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5章 莫急,我来杀你(1 / 2)

太子求死的话一出,太子府阵营立时喧声如潮。

有人高声劝谏,有人怒呼护驾,有人哭着要随主共死。

宁淑一双妙目通红,“父亲仁厚,愿为我等舍身。

若父亲枉死,我等又何忍苟活?”

“老夫愿从太子于地下。”

魏祥慨然放声,应和声寥寥。

太监总管李方高声道,“便是拼死,也要多杀几个贼人,诸君休要听信贼人的蛊惑之词。

诸公读圣贤书,自知舍身取义之理!”

“宁伯谦,又在惺惺作态,邀买人心了。”

白袍斗篷客冷声道,“都这个时候了,宁伯谦,你还在沽名钓誉!

也罢,老夫便亲自揭下你的画皮。

杀人,诛心,老夫都要。

我今日摆下杀斗场,跟你单打独斗,老夫倒要看看,几人愿为你抛头颅,洒热血。”

此话一出,五方杀手阵营各自嗡然。

显然,都对白袍斗篷客脱裤子放屁的举动,十分不满。

有大妖哼道,“就太子府这点货色,何须多言,各方齐上,一击之下,什么护阵都得碎。”

白袍斗篷客道,“诸位,某此来只为天诛戾太子,与百姓无关,与大周国运无关。

若贸然强攻,太子府倾圮,长安城崩裂,尸骸满地,此等罪名,你我谁来担?”

此话一出,五方杀手阵营都觉荒唐,都来攻打太子府了,还怕什么罪名?

那就只有一种情况,是主家担心担责。

若如此,那买凶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必是端王和赵王无疑。

若是旁人,何必顾忌大周国运,何必顾忌满城百姓。

“端王、赵王,以弟弑兄,真禽兽也。”

老儒魏祥痛声怒骂。

李方哼道,“明摆着的事,多说何益?

传送光门至太子府上空开启,已近半盏茶的时间,若是平时,皇城早就惊动。

也只有这二人严控宫禁,才致使消息未能走漏,援兵迟迟不至。”

太子府中众人或咒骂,或哀叹,乱成一团。

白袍斗篷客高声喝道,“宁伯谦,我已给足你颜面,你若还有天良,念及这满府属员,就别做这缩头乌龟。

你若缩头,我便下令强攻,太子府崩塌,长安城陷落,百姓遭殃,皆是你做下的孽。”

柳知微暗道,白袍斗篷客的嘴太利了。

这不是在谈条件,而是要从大义上,将太子府整个掀翻。

太子仰头望天,喃喃道,“孤与国无功,与陛下有罪。”

话至此处,他猛地断声喝道,“但这不是你们这些猖狂匪类进犯太子府的理由。

孤可以死,可以为万民而死,但绝不会被你们吓死。”

下一息,太子身上气机鼓荡而出,显露元婴后期之上的修为。

“父亲息怒。”

宁淑低声道,“别中了他们的奸计,我们,会有援兵的。”

“援兵?”

太子府众人一阵喧哗。

宁淑高声道,“我早已传出秘信,都是得力大能,他们收到消息,绝不会置若罔闻,诸君放心。”

宁淑还在鼓动着人心。

她看得明白,众人抱团取暖,那是还心怀希望。

一旦让众人看不到希望,绝望之中,人性最靠不住。

“援兵,哈哈……这当口,哪里来的援兵?”

妖盟中已有大妖放声大笑。

笑声未落,远处天际忽然划过数道狼狈光影。

十余道身影自夜空疾驰而来,斗篷残破,盔甲破裂,血迹在他们身后拖出长线。

再后方,禁军旗帜翻卷,杀阵已然展开,数千甲骑在空中逼近,刀戟符光连成锋线。

十余人凌空结阵,灵光在他们之间迅速搭起脉络,化作一面粗糙却稳固的阵盾,正面迎上禁军第一波攻势,戟芒与符矢在阵前炸开,火光四散。

其中一人仰身高喝,“太子仁而有度,将来必为明君,我等愿为太子效死。”

“是丁叔叔。”

宁淑高声喊道。

“是武威将军。”

太子府众人高呼。

“有种的,把禁阵放开。”

魏祥怒叱白袍斗篷客,“你自称比斗,何必挡忠义之士在阵外。”

白袍斗篷客遥指太子,“你还有几个忠臣,若坐视他们为你战死,不知你还会舔脸苟活否?”

说话儿,白袍斗篷客抬手一挥。

大阵边缘的光纹应手而开,一道缺口自太渊返息阵上裂出,来援的十余道身影一闪而入。

众甲士的攻击收不住,霎时,灵炮、符矢、诗词意象,铺天盖地落下,却如石沉深海,被古阵一层层吞没。

乱光飞过,大阵之内,竟不止多了十余人。

还有数道身影悄无声息潜入,或立在屋顶,或坐在房檐,有的停驻虚空。

白袍斗篷客扫视全场,并不在乎到底来了多少援兵,淡定摆手,“既然人都到了,那便开始。”

“且慢!说好是连阵攻杀,怎么成了比斗。”

巫神教中有人高声喝道。

“拖这般久,还是单打独斗,风险拉高,我们的价要往上提。”

青阳灵族也有人不满。

“要一国太子的首级,总不是容易事儿,你还不停改换要求,早知道不接你们人族的买卖,啰嗦。”

发话的正是妖盟大妖。

他们才不管场中百姓如何,太子府如何?这是主家要操心的。

现在条件变了,他们的心思便也多了。

白袍斗篷客双手虚压,“增加报酬容易,事成之后,一切好说。若事不成,大家能不能活着离开,还是两说。

所以,我劝诸君一道努力,克服困难,击败戾太子余孽,取下戾太子首级。”

五方阵营应者寥寥,但都品出了白袍斗篷客话里的威胁。

毕竟,他们传入此间的传送阵,全在白袍斗篷客的把控之中。

而白袍斗篷客传入此间的,只是一道虚影。

由是,五方杀手阵营也都熄了坐地起价的心思。

太子府护阵之内,太子上前一步,立于光影之中,先对一众闯入的援军一揖,又回身,向府中文武与亲军拱手一礼,“诸位于此乱局,与孤并立太子府中,孤心中铭刻。”

人群寂然,风从护阵边缘掠过,吹得甲叶轻响。

一名披残甲的中年剑修出列,拱手道,“微臣郭廷,当年蒙殿下救护,得免冤狱,今日特来效死。”

一名鬓发斑白的老将按住刀柄,“赵弼,从军三十年,食殿下俸十年,如今只站回自己该站的地方。”

一名衣襟染血的白衣儒生拢袖行礼,“学生许陵,读殿下旧文,知殿下心系社稷,不在一府,此来一立,只求对得起平生所学。”

众人攒动,甲片轻击,袍袖相摩,一股肃杀而安定的气息在阵内缓缓立起,将先前的惶然压下去不少。

太子略略颔首,“诸位之忠义,孤愧不敢当。”

他抬眼仰望高空的白袍斗篷客,“你是为孤首级而来,且放我府中其他人离开。

孤一人自裁于阵前,赠此头颅与你。”

全场大惊。

反对之声几乎同刻响起。

“殿下不可。”

“殿下自裁,老夫绝不独活。”

“殿下若死,任由他们泼污,必留骂名于万世。”

有人干脆单膝跪地,铁甲撞在青石上,发出一声闷响。

宁淑抬头看向太子,清目含泪,“诸君根本走不了,内有逆贼,外有叛军,只有死中求活,何况,我还有援军驰来,父亲坚持片刻,必有奇变。”

她所谓的援军正是薛向,但她心中已不抱多少希望了。

她倒不是觉得薛向会骗自己,但人生之事总是不如意占十之八九,许是薛向花了钱也请不动人。

太子缓缓点头,再次看向白袍斗篷客,叹息一声,“赌斗之约,孤应了,但须有规矩。

自此刻起,只争胜负,不许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