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1章 强离(2 / 2)

他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耳朵。

在自己地盘,雅集开与不开?何时开?自己还定不了?

众人正莫名其妙,便听薛向朗声吟道,“长安大道连斜狭,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诗声入风,清越回荡。

屋檐下悬挂的明月玉胧,先是一枚轻颤,继而串串齐亮。

七彩光晕在夜色中荡开,仿佛一滴水坠入湖面,层层扩散。

随即,院中云气自地涌起,像被诗意唤醒了文脉,从青石缝间翻卷而出。

云中闪烁星点,若金粉流转,宛如天街灯火。

一头青牛的虚影,缓缓自云雾中踏出。

其后,几辆七香车影浮现,雕轮玉饰,帷幕垂垂。

院外的风被卷入,远处的梅香也一并被牵入这片诗意,化作轻霭,与天光相织。

天地之间,只剩诗境铺展。

“悲秋客到底是悲秋客,一句诗出,院中的明月玉胧全被激活了。”

一名青袍世家子忍不住惊呼出口。

霎时,全场沸沸扬扬。

“前所未见,前所未见呐。”

“我明白了,他是故意的,故意用诗文激活明月玉胧,铺成意象,惹得半城惊动。到时候,谁都知道悲秋客来长安城了。”

“是啊,以悲秋客现在的热度,满长安的名士,大儒,怕不都要惊动。悲秋客若放出风要在端王府别业举办雅集盛会,保管无数大人物会趋之若鹜。”

“那时候,大家要在端王别业开雅集,便是端王爷也不好拒绝吧。”

“真是霸气啊,也只有他了,说做出传世名篇,便能做出。”

“诸君静听,他诗已过十六句,竟还没完,分明是有一首长诗。”

“意象还在铺陈,半座城都轰动了吧。”

宁羿怒极,脸色铁青,猛然转身,厉声喝道,“老段,动手!”

他宁肯拼着得罪明德洞玄一脉,也决不能坐视薛向在他的地盘大出风头。

他要打断薛向的诗作,阻止意象继续铺成。

端王身后的一位青甲大汉应声而出,喝声方落,脚下青砖碎裂,气势轰然爆发。

他是端王的第一心腹段石,以一人之力守三寨的“铁关神臂”,结丹圆满修为。

他身形化作残影,拳如雷霆,直扑薛向。

然而他方才掠出,薛向的身影已微微一侧,掌中青芒一闪。

一拳递出,平平无奇,却似山岳坠落。

只听一声闷响,段石整个人被震得倒飞而出,撞碎一座池心假山,重重坠入池中。

众人无不色变,宁羿目瞪口呆,端王也惊到了。

号称“铁关神臂”的段石,本就是横炼型修士,他竟在硬碰硬的对轰中,败得这么惨。

薛向攥紧掌心的应天石,深觉此物,凭心念加持重量,简直是给自己量身打造的宝物。

一招逼退段石,薛向诵诗不停。

至此,屋檐下,八十一枚明月玉胧完全被点亮。

便听他接着诵道,“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最后一字落地,屋檐下的明月玉胧齐齐一颤,瞬间爆裂。

光焰如星海散开,化作千万缕流光直冲天穹。

风声大作,文气轰鸣,天地间出现了一幕无比瑰丽的景象。

整个端王府上空,云海翻卷,一道道光影交织,映出长安古景。

琼楼玉宇在空中显形,宫阙层叠,红墙金瓦。

楼下车马如织,青牛白马穿行云中,笙歌、箫曲、丝竹之音齐起,织成浩瀚乐章。

而那“鸳鸯不羡仙”的诗意更在瞬息蔓延,化作无数双光影鸳鸯,自云层间成双掠起。

它们环绕天街,落于城中池畔、阁楼、桥影,所到之处,花雨纷飞。

花瓣非花,而是文气凝成的流光,一瓣一瓣化入长安夜色。

不止端王府,整座长安城都被笼罩在这股诗意之下。

远处的楼宇、宫灯、琴台,纷纷亮起同样的七彩光辉;

街巷的孩童抬头,看见天上有一对对鸳鸯光影交飞,以为是仙迹降临。

天穹如幕,万灯同辉。

而在这片流光之中,薛向立于院心,衣袖微扬,光影绕身,文气缭绕,竟以一首诗,编织了整座城的梦。

端王怔立不语。

宁羿嘴唇发抖,脸色涨得通红,声嘶力竭喝道,“都给我上!杀了他。不能再让他吟诵下去。”

“够了。”

端王厉声喝道,压住蠢蠢欲动的众人。

薛向充耳不闻,仍在吟诵。

端王眸色深沉,望着仍立在流光之中的薛向,神情复杂得难以言说。

眼下,再动手,还有什么意义?

这首《长安古意》,已搅得满城上下皆为诗境。

整座长安的读书人都被激起共鸣,光影之势从王府扩散到外城,连东市的酒肆都能看见天边霞彩流转。

以“悲秋客”如今的名声,这动静一出,用不了多久,“悲秋客造访端王府”便要传遍天下。

想瞒,都瞒不住。

这等情况下,再强留嘉宝郡主,再灭杀薛向都是自找麻烦。

强大无匹的名声,也就意味着强大无匹的影响力。

文人的影响力大到悲秋客这个级别,已经能形成恐怖的威慑了,毕竟天下舆论,任何人都不能不虑。

端王深吸一口气,知道,若再用强,只会让自己变成笑柄。

缓缓一挥手,禁制光纹自府墙散去,阵势隐没,中门大开。

“放他们走。”

他平静地说完,转身入廊,连衣袂都未再停顿。

众人对视,不敢再言。

薛向回首,目光在院中扫过,唇角带笑。

他拱手一礼,“王爷当真不为在下组织一场雅集?”

话一出口,宁羿差点气得昏过去,胸口一滞,连呼吸都乱了。

他伸手指着薛向,话还没吐出来,便被一阵风呛了回去。

薛向却已转身,衣袖掠过飞舞的梅花,与苏宁并肩,步出王府。

天穹仍有诗意未散,鸳鸯光影在云中盘旋,铃声自风里远去。

长安城外,灯火正亮。

薛向与苏宁并肩走出端王府别业的大门,街灯摇曳,苏宁停下脚步,回身对薛向拱手道,“多谢薛兄,若非你出手,今天恐怕难以脱身。”

她顿了顿,眼神中满是惭愧,“只是……家中出了变故,父亲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我已无暇招待薛兄,还望见谅。”

“招待不招待,不算事。”

薛向视线掠过远处宫阙上空仍未散尽的霞光,“现在的关键是,令尊那边,似乎不妙。

我恰好善于处理复杂局面。

若能帮令尊渡过此关,不知那升龙台的使用权,可否由我一用?”

他语气不急不缓,像在谈一笔公平的交易。

苏宁心念急转,沉声道,“若真能渡此难关,升龙台的事,我去说服我父亲,让他全力运作。”

非她不愿相助薛向,只是师出无名,自己也无法说服太子。

如果薛向能在此次的夺嫡战中,起到作用,那她就有了充足的由头。

“好,那便一言为定。”

薛向大喜。

他不怕什么风波,不管谁最后修成正果,大概率不会为难他这个有着巨大声望的外国人。

赢则全赚,输则无损,这笔买卖当然要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