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金标师弟(白银盟11)
黄遵义取出的方印,非凡金所铸,而是以古曜之铜,裹七星砂炼成,四角刻龙纹,印底嵌有朱文篆字“钦天”。
随着他将灵力注入,金印发出轰鸣,一圈圈炽光向外扩散。
“开!天!”
金印冲天而起,悬于云层之下。
紧接着,整个沧澜司上空骤然亮起无数星芒。
那些星光被金印牵引,自天河处强行撕落。
天穹在震动,星辰坠下,光线如瀑布倾泻,汇聚成一条条晶莹的锁链,在半空回旋。
锁链每动一分,空气便随之裂开。
那是一种能把山岳绞碎的力量。
“星象之力……”
人群中有人惊呼,声音里满是惶恐。
“这是钦天殿禁术,需以司天星印为引,汇二十八宿之力!他要以天星灭这些强者!”
场间一片喧哗。
那些锁链缓缓垂下,宛若无形的神罚,带着天威与杀机。
风压剧增,雷声如鼓。
融文圣树忽地无风摇摆,迢迢文气形成遮天之幕,死死挡住星光锁链坠下。
“金刚兄,你到底有谱没谱,实在不行,便由我等出手。”
说话的正是礼运冲玄之主。
原来这些斗篷客,皆是文墟福地之主。
那日,薛向接回母亲,小适,小晚后,通过文墟台联系的正是诸位文墟之主。
当时,结好的交情,现在就用到了。
有这些文墟之主在背后戳着,他才敢勇闯天涯。
这些文墟之主,有求于明德洞玄之主,正巴不得让他欠下人情。
是以,薛向一召唤,众人皆动了。
只是,众文墟之主没想到明德洞玄之主玩得这么大,哪是和钦天殿殿尊在抗衡,简直是在对抗国朝体制。
不然,就凭一个黄遵义,哪里引得动天象之力。
此刻,众位文墟之主多少有些慌了。
若出场的是明德洞玄之主,天塌下来,他们也不慌。
可出场的只是明德洞玄之主的弟子,有熊金刚,他们心中实在无底。
就在这时,苍穹上,星空爆闪,大量星云聚成的锁链,洞穿了文气巨幕,压落下来。
有熊金刚抬手遥指黄遵义,“阁下冥顽不灵,不配称儒门宗师!
我师高洁不群,广纳众生,天地之间,唯视真理为宗!
此正宗师气度——你不懂!”
他深吸一口气,眉心金焰陡亮,“今日,便以一篇《伯乐》,镇你邪心。”
“伯乐,什么伯乐?”
“一个相马的家伙,最近挺火的一个画本传奇里提到的人物。”
“是那个擅长从凡马中找出千里马的家伙。”
“这又是做什么?莫名其妙。”
“这还不明白,他是要做文章,引动文气。”
“他一介妖类,也太狂了,诗词之上,才是文章,你凭什么有这个自信,就因为他是明德洞玄之主的弟子?”
“…………”
场间一片嘈杂。
就在众人议论声中,有熊金刚诵声震天,“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一句落地,文气震荡。
空中那株巨大的融文圣树轰然一震,刹那间,文气巨幕迸裂成千条流线。
那些流线化作金纹,冲入天穹,与坠落的星链硬生生撞在一起。
星链被阻,轰鸣如万鼓齐发。
“他以文辞御天象!”
“这怎么可能!这是什么雄文,竟引动文气至斯!”
“天啊,这妖族竟能以文章引动融文圣树,对抗钦天殿星阵?!”
黄遵义脸色骤变,怒喝:“竖子敢尔——”
有熊金刚充耳不闻,继续诵声: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他的声音越来越宏大,周身文气蒸腾。
宝树之光再次闪耀,迢迢文气在他的文辞的编织下,交织成巨大光轮。
星辰锁链被撞得震颤,瞬间失去锋芒。
空中隐隐浮现出异象。
一匹披甲战马踏空而出,鬃毛如火,嘶鸣震天,长啸直奔星阵。
那声音化作卷天长风,吹得无数星链摇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有熊金刚继续吟诵,字字如雷。
异象愈盛,空中又现无数匹虚影骏马,或青或白,奔腾不息。
他们踏着文气奔流,穿越星光长链,如万马破阵。
“好个《伯乐》,寥寥数言,论理精当,肆意汪洋,这,这明德洞玄一脉真是天才辈出啊!”
“文章之威,远胜诗词?何也?诗词多是意象优美,而诗词论理合乎儒家纲常,每一篇论理之文,皆有教化世道人心之效!
这篇《伯乐》,当属圣品。”
雷声再爆,天穹裂痕纵横,星光不再稳定。
有熊金刚的声音却更宏大:“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随着这一句落下,半空骤然生出一片青原,匹马奔腾,山河浮动。
众人仰头,只觉自己置身画卷之中。
那画是活的,有山、有野、有风、有草,马蹄嘚嘚,仿佛踏在心田。
雷锁再降,却被蹄声踏碎,化作星光,汇于草原。
星光一触地面,便被吸收,化为一道道文气流。
黄遵义怒极,手中金印再亮,喝道:“给我镇!”
金印上符纹狂闪,残存的星链带着刺目的光芒横扫而下。
有熊金刚却毫不退让。
他长声吟诵最后几句,声如洪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识马也!”
轰!轰!轰!
最后一字如霹雳。
整个天穹的星光顷刻爆碎,化作漫天流火,坠入融文圣树的光影中。
那一刻,天地颠倒,风浪席卷,光辉如昼。
星阵崩毁。
金印倒转,黄遵义身形猛退,鲜血自嘴角涌出。
他死死撑着阵台,瞪视台下,面色铁青。
融文圣树缓缓收拢,光辉淡去。
天色重归寂静,只有残光在空中飘摇。
有熊金刚立于废阵之中,金纹皮肤上仍闪烁微光。
他环顾四方,沉声道:“吾师尝言,儒门之道,不在血统,不在权势,在识才、在容才、在育才。
先有识人之明,才有天下俊才。
殿尊若不悟此义,钦天殿再辉煌,也终为牢笼。”
众皆默然,心中震动如海。
有人低声语道,“明德洞玄之主真是当世伯乐,其门下弟子薛向、有熊金刚,皆为惊世之才。”
“是啊,我人族有此圣贤,幸甚。”
“明德洞玄老前辈的有教无类,我看乃是至理,有熊金刚虽为妖族,但口诵我儒门文章,温文守礼,哪里有妖族的狂妄。”
“…………”
议论声中,黄遵义已被金光卷住,身形如被天地吸摄,转瞬没入虚空。
有熊金刚和一众斗篷客,也随之消失无踪。
全场先是死寂,继而,一片哗声。
那是钦天殿殿尊,朝廷钦命官,竟被人当众擒走。
众人彼此对视,心中惶惑难名。
此举已是明目张胆地宣告:明德洞玄之主不再是隐于山林的散修,而是一股能与国朝体制抗衡的力量。
有人颤声道,“除非朝廷下大决心,彻底断绝明德洞玄一脉,否则无人可制。”
“绝无可能。此老在妖族声望也是极盛,又素来以文章垂世,从不染官场之利。
与这样一位兼老、兼贤、兼强的存在为敌,有几分好处?”
有人叹息,有人低首不语。
山风自薄刀峰掠过,幡旗猎猎,卷起灰尘。
风过处,天地间余音犹在,似有无数骏马踏风而去,隐入云端。
而那一篇《伯乐》,也在众人心底,久久不散。
…………
明德洞玄文墟福地。
福地外的青坪上,草色如织,风自山巅吹下,带着微凉的香气。
青坪上,往日汇聚于此的诸位强者尽皆在列。
今天虽不是讲道日,但明德洞玄之主派出有熊金刚亲入薄刀峰,擒回黄遵义之战,已为天下瞩目。
诸位强者虽不能亲身参与,但也与有荣焉,赶过来,既是想看一看热闹,也是想看明德洞玄前辈有没有差遣,自己也出一把子力气。
毕竟,听说当日在薄刀峰为明德洞玄之主助拳的,已基本都是元婴大能了。
眼见得明德洞玄前辈威望越来越高,挤在他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自己再不努力,恐怕在明德洞玄前辈之前快没位子了。
众人抱着出力的心思前来,可到得地头,见到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一幕。
但见钦天殿殿尊黄遵义,一身素儒长衫,鬓发整束,面色温和,眼角带笑,立于青坪之上,冲众人拱手道,“我知诸君到来,是为探视明德洞玄老师。
但老师已经闭关了,着大师兄姓薛讳向署理门庭。
大师兄也在参修,数日才出。
二师兄有熊金刚业已返回妖地,在下黄遵义,蒙老师再造之恩,现在此替老师支应门面。”
众人都惊呆了。
谁都知道黄遵义是怎么来的,这才过了多久,黄遵义成了明德洞玄之主驾前得用人物。
如果说薛向和有熊金刚被明德洞玄之主收为弟子,大家虽心里吃味,但还能理解。
毕竟,这二人都有天才之名,堪配列入明德洞玄之主门庭。
可黄遵义算怎么回事,一个俘虏,虽然地位高,修为厉害,可那也是俘虏啊。
不少人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说出口来。
都觉得自己更该被明德洞玄之主,收为座下弟子。
有那胆大的,高声道,“黄道友,你不是来找明德洞玄前辈论理的么?
怎么在文墟福地支应起了场面?”
黄遵义道,“此前黄某蒙昧,做出许多荒唐之事。
明德洞玄老师不以黄某荒唐,而嘱托师兄薛向尽力搭救,黄某才有今日之清明。
虽明德洞玄老师未答应收录黄某,但黄某已决议认明德洞玄前辈为师,专心在其座下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