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4章(2 / 2)

“你是何人?”蒙根心下一惊,差点没夺窗而逃,伸手就要去拿武器。就在他准备扬声高喊“有刺客”之时,那人却道:“使臣大人莫慌,在下奉命来送使臣大人离开京城。”

奉命?奉谁的命?

蒙根此时犹如惊弓之鸟,看谁都觉得别人是来催命的。心下希冀这人是冯源派来的,却不敢放下心防。

“我家主子说了,希望使臣大人回去之后,代他向你们的王问声好。”黑衣人说着,往蒙根怀里丢了封信。蒙根连忙接过,拆开来一看,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使臣大人,咱们这便走吧!”黑衣人动作利落,见他看完了信,就伸手接过,放在烛台上烧了。

“可是我那些属下.”蒙根拿起了他惯用的长刀,朝后窗外看了一眼。

那火势越来越大,张牙舞爪的火苗将整个厨房都吞下去了,如今正乘着风,朝西南角而来。那些睡下的人都起来了,各自提着桶、端着盆,不断地扑火。

黑衣人闻言道:“在下是孤身一人前来。”

言下之意,我只顾得了你,可顾不上旁人。

蒙根只犹豫了一瞬,就做下决定跟人走了。毕竟一行人中,就数他的官职最高了。

要是他走了,大秀皇帝应该不会追究

剩下的人吧?

应该不会吧。

狄戎使臣连夜潜逃的消息并未能隐瞒很久。待到大火熄灭,下人因担忧前往蒙根的屋子查看时,只看到人去房空。

“朕养你们何用?”

皇上心中暗笑一声,中计了吧!面上还不得不装出震怒的样子,右手一挥,宽阔的广袖将案头那些个奏折全部扫落在地。

噼里啪啦。

众臣何曾见过这个架势?他们印象中

的皇上,那可是温文尔雅,和风细雨。

这会可见是气得狠了。

于是个个都缩着脖子不做声,打算装成小鹌鹑。

沈洵脚边就有一本奏折,皇上用力太大,这本奏折也是倒霉,在台阶上弹了好几下,最后落到他脚边,坦诚地将自己打开。沈洵知道自己不该看,可是千不该万不该,那奏折里不该有他的名字。

他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上,见他故作阴沉地低眉不语,悄悄地扫了一眼那

奏折。

毕竟皇上的演技不如奏折更吸引人。

真的只是一眼,因为他一眼就看完了。

宋向南的奏折,说的是他沈洵。

“废物,看个人都看不住!”皇上还在佯装愤怒。

李才德躬着身,一本本地拾起奏折,待走到沈洵身边时,他莫名地感觉到了这位沈翰林身上的阴郁之气。

奇怪了,沈翰林如今不是该高兴他的计划奏效了吗?

“皇上息怒!”殿下的臣子们苦不堪

言,蒙根连夜跑了,这事同他们有什么关系?

唯一有关系的那个站在右边第一排,还在劝慰皇上,“皇上息怒,蒙根虽然跑了,但他的属下还在。”

冯源敛下眉目,压下心头的邪火。

看皇上这架势,原来是真打算绕过他,直接向狄戎出兵了。

很好,你既然不愿意乖乖听话,那这龙椅你也别想坐了。

皇上惯会看人表情,尽管冯源装得很像,然而他右眉稍稍挑起。这表情表示他其实是不虞,而非惶恐。

“呵。”皇上冷笑一声,“几个属下有什么用?”

冷笑完仍是觉得气不过,袖子一挥,“退朝!”

冯源盯着皇上离去的背影,嘴角一点一点绷直。

沈洵的嘴角也是绷直的,他很不开心,急着要见皇上。

这计划畅通无阻,皇上心情好,早知道他会过来,便也没有故意难为他。

只是这人的表情,跟他预想的,有点不太一样啊。

“沈爱卿,这是何意?”

蒙根跑了,你不高兴?

“皇上,”沈洵猛地擡头,面上闪过了几丝欲说还休的挣扎,偏偏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还要装作一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微臣、微臣很欣喜。”

欣喜?

这可不是欣喜的表情,沈爱卿你学会撒谎了,虽然技术不大好。

皇上曲起右手食指,顶了顶眉心,“朕记得灼灼小时候,身边有个宫人一直很讨她喜欢。”

他说到这里便停下,不再说了。

沈洵被奏折勾走的心神全都回来了,看着皇上。

然后呢?他用眼神无声地问。

“沈爱卿可知后来发生了何事?”皇上清了清嗓子,咽下差点溢出来的笑声。

沈洵摇摇头,他从何得知?

皇上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后来灼灼发现那个宫人对她撒了谎,便把他打发走了。”皇上眼见沈洵僵了一僵,又道:“灼灼还说,她最讨厌撒谎的人了。”

皇上故意隐瞒了下人欺骗主子同其他

撒谎行为的区别。

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撒谎是不好的。

他这么做,也是为了灼灼好。

万一那天沈洵开窍了,变成了人精,那岂不是怪他没有提前好好教教沈洵?

当然这种万一微乎其微,因为他的天赋不在此。

“启禀皇上,”沈洵若是懂察言观色,接下来的话,他必然是不会说的。然而他不懂,所以他用一种大无畏的勇气往下说了,“微臣今日在早朝上不慎看到了一张奏折。”

好吧,皇上心想,沈洵的天赋都用在偷看他的奏折上了。

皇上问:“什么奏折?”

他当时为求逼真,哪里还顾得上奏折?

“宋丞相递上来的奏折。”沈洵道。

皇上闻言,走到御案前去翻了翻,没翻几下,便找到了。

匆匆略过几眼,皇上好看的眉便挑了起来。

怪不得沈洵不高兴,原来这奏折是弹劾他来的。

“沈爱卿被人弹劾了啊,”皇上双手

捧着奏折,倚在御案边,看得津津有味,“宋丞相为人忠厚老实,他的奏折,朕得好好看看。”

说是好好看,皇上他自己也没把这奏折当回事。

大秀文官之弊端有二:一是轻武,二就是这弹劾了。

有事没事弹一下,大事小事弹一下,旧事重提接着弹,皇上不理持续弹。

他都习惯了。

对于这点弊端,沈洵也是清楚的。但是清楚归清楚,抵不住他担心啊。

宋向南在奏折里芝麻小事列了一堆,

无非是说沈洵配不上三公主。

是以皇上一拿到奏折,就猜到沈洵会有多紧张了。

不过,怪谁呢?

这种奏折他都打算无视的,谁叫他看的,看完了还非要说出来。

沈洵抿了抿嘴,憋了半天,憋出一句,“皇上,宋丞相所言不属实。”

为官奸诈,官越大越奸诈,沈洵终于体会到了。

皇上见他真着急了,反倒歇了耍他的心思,笑道:“朕知道。”

宋向南此举,还不是为了宋诩。

可他也不想想,宋诩配得上灼灼吗?

区区一个庶子,还是个心术不端的庶子,能留他到现在,不缩着脖子做人,还上赶着往刀尖上装,是真的觉得自己的项上人头长得太结实了吗?

沈洵松了口气,转念心思又活跃起来,“那、那.”

那那那,那什么那?

皇上没好气,“朕记得,你去同灼灼商量好,再来禀告朕。”

皇上觉得亏欠了昭宁,便总想给她最大的自由。

灼灼可比皇上好说话得多,沈洵心

想,“好,多谢皇上。”

这声“好”说的信誓旦旦,竟像事已成了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宋向南:弹弹弹,弹走状元郎~

沈洵:我可是传说中的狗皮膏药,微笑.JPG

瞧瞧这骚气满满的小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