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能和我说说
◎你和皇祖母之间的事吗◎
明鹤对裴岘的执着很理解,毕竟窥见这种事情,心里没有波动是不可能的。
明鹤见他又不说话,最后很中肯说;“你也不用这么心焦,殿下能梦见,是因为她人不在局中,你就算时刻盯着她也没有什么意义。她是个待字闺中的公主,哪里能掌握这天下的命运,国运永昌这种话,和她不相干。国祚在陛下,在朝臣,在裴大人这样的人手里。不是在一个命数有变的小公主身上。至于太平王,他的命数如何,他将来会如何,由得了他自己吗?就比如我,三十年前那一卦,国朝覆灭,是因为我的卦吗?先帝派人彻查,官府追杀我,难道我就是乱臣贼子吗?我可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百姓和朝廷的事情,可我偏偏就成了乱臣贼子,达大周的颓败与我何关?是因为贪腐成性,是因为陛下不作为,是因为结党成群,包庇成性,是因为南北官员之争,是因为边境不稳固,文臣武将敌对……”
他说到情绪激动处,却戛然而止,自嘲的笑起来,笑完后又沉默了片刻,才又说:“这谁能说得准呢?我在三十年前可不知道,驭极的是当今陛下。我没见过那位文敬太子,也不知道他寿数有限,或许这就是命数吧……”
他语气中全都是苦闷和难以释怀,毕竟他当年才二十几岁,而如今再回首,一辈子都过去了。
当年意气风发,天资聪慧的明鹤先生,自幼就有慧根,半生被毁了。
裴岘之所以信得过他,就是因为他这些年一直混迹在市井中,靠着医术过活。不测算过一卦。
当年的明鹤先生,相术、卜卦,无一不精。他不论做什么,都可以活得很好,可是他就是在姑苏城中靠河边的茅草屋中过了大半生。
他心里是干净的。
裴岘没有问他后不后悔,因为后悔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谢谢先生解惑。”
明鹤看他一眼,一点都不领情,没滋没味说:“何须我解惑,你心里明明白白,只是不想承认而已。太平王看起来可不像是孩子,他在宫中长大,而早慧的事,京中几乎没人知道。如今想来也是有意思。他们姐弟身上的秘密确实很多。”
裴岘并不否认,包括赵诚在宫中长到快十岁,没人知道他早慧。赵幼澄肯定是知道的,但赵幼澄还是掩饰了他的早慧。
赵幼澄的谨小慎微她是知道的。
很多事情都和从前都变得不一样了。
西苑里,赵晖服了药,苏妃服侍在左书房中,这次采选的两妃四嫔都在西苑,还有八名选侍也在。苏皇后足不出户,也不过问后宫中的事。
但新进的嫔妃们都有一个嫉妒的对象,她们觉得是皇后要扶持自己的族妹,所以才有苏妃一个人进左书房服侍陛下,其地位已经无人能及。
嫉妒的人难免会有,但西苑还有皇后娘娘在,大家也只是说说酸话,没人敢在外面多嘴。
苏妃是个美人,而且性格很静,平日里几乎不说话,一双眼睛只会静静看人。
此时她正在试药,陛下一日三顿的药,都是她亲手准备。
杨寿山如今老态毕现,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端着药进去。
赵晖看了眼苏妃,接过药一饮而尽,温声说:“你也回去休息吧,让杨寿山在这儿就好了。”
苏妃乖巧答:“是。”
但也只是回了左书房后面的院子里,她生活的地方不会离开陛下太远。
从本质来讲,她和杨寿山是一样的,都是伺候陛下。
从进宫那天开始,她的命运就注定了,陛下需要一个干净的人,一个对天真懵懂的人守在他身边,照顾他的生活。
因为他病了。
宫中无人知晓,那个万人之上的陛下,躺在她怀里,静静诉说着他的不甘心,诉说着他曾遭受到过的屈辱,和他的雄心。
包括他丧子的哀痛……
她只有十七岁,她都不曾和其他男子说过什么话,所以她注定会做这金丝笼中的鸟,并且甘之如饴。
因为她爱慕这个只会在她怀里脆弱的男人。
有些枷锁,不必拴链子。
陛下看着她的时候,她知道那不是爱,是因为她乖巧,因为她听话,因为她父母无依无靠,她看起来最安全,也最值得信任。
他很爱苏皇后,丝毫都不愿意后宫中的琐事打扰她,但是宫中的权力依旧在皇后手中,不容任何人置疑。
但是她毫无嫉妒,她对权势没什么执着,只想守着陛下。
赵晖等苏妃走后,才和杨寿山说:“宣吕大人,孟廷元,还有赵善易。”
高家的案子,凡事涉案的那二十三人,已经处决。江南闹得厉害,但是马廷庸至今没有多说一个字,这让赵晖很满意,起码马廷庸愿意臣服,他展现自己雄心的同时,也觉得收复了那些不听话的老臣。
起码马廷庸已经不再用祖宗规矩压着他点头了。
吕大人最先进来,吕大人已经年纪大了,说话略显沉稳。
“陛下,吏部已经在选新的人,陛下可有合适的人选?”
姑苏的宋大人已经北上,江南空缺出来的位置那么多,总要填进去。
赵晖淡淡说:“吕大人以为呢?”
他新的心里顿了下,才说:“还望陛下定夺。”
赵晖点点头,“让朕想想吧。”
吕大人便知道,陛下这次不想听任何人的意见。他也只是将内阁积压的事务报备完。没想到赵晖最后说:“听说马大人病人,吕大人就代朕去看看吧。”
吕大人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但依旧答:“是。”
赵晖喜欢吕大人的原因很明显,因为他忠君,也因为他听话。
他最后说:“朕打算调高崎回来,去江南。”
高崎是吕大人的爱徒,去年的粮价案,高崎被关在江南两月,最后也没怎么样。陛下最后因为江南大族解围,而训斥了高崎。
吕大人知道,君心不可测。只是没想到陛下会这样反复。
这时候让高崎去江南,不是好时候。
“也可。”,他只能这么说。
赵晖也说:“江南不太平,高崎的性格耿直,不用担心,有朕给他最后盾,他什么都不用怕。”
吕大人:“谢陛下如此擡爱他。”
他嘴里说着,但是心里一点都没有为高崎高兴。
正说着,杨寿山如幽灵一般说:“陛下,孟大人到了。”
“宣他进来吧。”
吕大人这才弯腰退出去了。
在门口和孟廷元遇上,孟廷元见吕老大人面色不对,但也没来得及说话。
等进来后,赵晖问:“江南的事宜,都妥当了吗?”
孟廷元:“都已经妥当,曾大人已经将卷宗整理好了。这次南下,他也不曾推脱。”
赵晖冷笑一声:“他心里清楚着呢。”
毕竟巴结陛下,可比巴结马廷庸、高关澄之流要重要的多。
曾庆国在他眼里,依旧是二臣。
孟廷元其实对曾庆国感官还不错,曾庆国做事手段有,但也不是那等谄媚之人,做事有能力,又恪守本分,在哪里都不会惹人讨厌。
赵晖摆摆手,并不理会这件事,而是问:“江南空出来的职缺,你可有什么想举荐的人?”
孟廷元从来不沾这些,摇头:“承蒙陛下擡爱,并没有。”
赵晖也不意外,问:“你说,裴蕴玉去江南,怎么样?”
孟廷元惊讶睁大眼睛,但还是说:“裴大人倒是也合适,但不适合驻守江南。京中现在很多流言对他很不利,尤其是张大人和他是师出同门,怕是不好交代。”
赵晖也点点头,说:“那就,让他去负责扫尾,到时候再回来,如何?”
孟廷元其实不太明白陛下的目的,按理说,让曾庆国去最合适,陛下倚重裴岘,怎么会让他去江南无功绩,白走一趟,落不到好。
“庆王殿下也在江南。”
“朕知道。”
所以,陛下是故意让裴岘去江南?孟廷元也有点不理解陛下了。
两人还没说出什么结果,杨寿山又报:“赵总督到了。”
孟廷元看了眼,陛下并没有让他退出去的意思。他也在想,赵总督和裴岘向来关系亲厚,陛下会不会问他的意思。
但容不得他多想,赵善易进来报的是城防的事情,赵晖问完后,才说:“最近都不见你,有去哪鬼混了?不行就把你扔到江南去吧!”
赵善易嘿嘿笑,没皮没脸说:“陛下要是真这么想,那我就去和庆王殿下作伴,最好把蕴玉也带上,庆王赋诗,蕴玉题字,我就是个酒肉朋友。这不快哉!”
赵晖被他逗笑了,笑骂了句:“混帐东西!”
但脸上都是笑意。
孟廷元一言不发,垂首听着赵善易和陛下插科打诨。
赵晖笑完最后说:“行了,好好当差,要是再敢给朕鬼混,小心你的皮!”
赵善易笑着说:“陛下不能这样,老爷子下次都不骂我,改成直接揍我了。”
赵晖笑着赶他出去:“滚。”
赵善易没皮没脸的退出来,等除了左书房,脸上的笑意就淡了,看了眼老狗杨寿山,杨寿山后来可是话少的可怜。
出了西苑,他就直奔京卫营。
见了裴岘只管说:“我有事找你。”
裴岘见他面色不对,问:“怎么了?”
赵善易阴着脸:“不知道是谁在陛下跟前多嘴了。陛下起了心思,让你去江南。”
裴岘其实猜到了,因为猜到了所以很少到陛下眼前去。
再加上裴荀现在闲在家中,陛下利用他也是正常的。
“你听谁说的?”
赵善易坐下灌了杯茶,才说:“陛下把我叫召去,特意试谈了一声。问的是我,可我知道他不可能打发我去江南,所以说的肯定是你。当时孟廷元也在,究竟是谁多嘴的?别让我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