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想我阿娘了
◎想告诉她我定亲了◎
就算她坐在桌上,还是小小一团,裴岘站在那里比她高大太多了,将她遮得严严实实。
他甚至都不需要用力,就能将人攥在怀里。
赵幼澄还不死心,问:“你到底答应了陛下什么条件?”
裴岘顺着她的头发,轻轻的抚,轻声说:“你不需要知道这些,如果有风雨,我会替你挡着。你只管做你自己的事就好了。”
赵幼澄心说,你若是知道我在江南搅弄风雨,我怕你和我翻脸。还不得把我交给孟廷元,尤其是你哥哥。
她想了想,又觉都好笑。
这么算起来,有点虚假了。
她问裴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骗了你,你会怎么样?”
裴岘看着窗外朦胧的月色,淡淡说:“能怎么办。”
话里有些不易察觉的无奈和宠溺,全是对她的纵容。
赵幼澄以为他会说点什么,没想到他这么说。
她笑起来觉得有意思,松开手,抓着他的手臂,问:“我能和你学缠藤手吗?”
裴岘低头看她,觉得好笑,示意她伸出手,他的手伸出来,显得她的手太小了。
他说:“你挡我一下。”
赵幼澄依言伸手挡了一下,结果他的大手一翻,顺着她的手腕向上,然后攥住她细细的手臂将人直接掣向自己怀里。
赵幼澄哪里是他的对手,一招就被他扣在怀里,纹丝不能动。
简直是流氓的招数。赵幼澄推开他。
他才淡淡说:“所有的功夫的起点,都是力量。你的力量不够,所以学不成。”
赵幼澄问:“那我能学点什么?”
“学聪明点吧。”
关键时候脑子聪明,也一样可以保命。
赵幼澄都被气笑了。
“师叔糊弄我呢?”
裴岘长叹了声气:“我恨不得早日成亲,免得夜长梦多。”
赵幼澄:“怎么可能,安成的公主还在……”
她说到一半,突然惊觉,她和安成不同,而且她比安成大。或许,她的婚期确实在前。
她想了下才说:“改日,要去宫中谢恩,也要去和皇祖母说一声。”
裴岘知道她和太后娘娘多有嫌隙。
“太后娘娘那里会难为你吗?”
赵幼澄从来不会说自己和皇祖母之间的事情。
摇头:“皇祖母最是疼我,不会说什么的。”
陛下既然敢赐婚,就是不怕太后娘娘说什么。周太后确实不能说什么,她眼下并不想赵幼澄嫁人,更不想她嫁给一心忠君的裴家。
云姑进来悄声说:“康亲王府的老王妃递了信儿,说是端午节快到了,来看看皇后。”
周太后淡淡说:“她哪里是来看皇后的,她是来看我的,陛下倒是推的干净,请动这位来,是怕我说什么吗?定婚礼当日裴家要进宫谢恩,老王妃这是来盯着我的。”
云姑:“老奴准备好宴,到时候娘娘可以请宫中嫔妃们一起来。”
周太后笑笑:“这是自然,她是长辈,自然要宴请。她倒是勤快,护着皇帝的心倒是真切。”
文襄如木偶一般,站在一侧什么话也不说。
周太后问:“婉淳可有说何时进宫?”
文襄:“小殿下不曾说。”
周太后问:“文襄,你觉得,她是不是和先帝有几分相像?”
文襄:“娘娘折煞了,小殿下青春年少,一心向往自由自在,也是有的。”
周太后煞有介事附和:“也是,她性格执拗,怎么哄都没有用,一个女娘子性格刚直成这样,早晚是要吃亏的。先帝把她送到江南,就是养的性子野了,这才收不回来了。你看宫中养大的公主,哪一个的规矩差了?”
文襄一句都不敢说。
周太后又问:“养性殿服侍的人,只有苏妃吗?其他几位没有进过养性殿吗?”
“是,只有苏妃一人进了养性殿。”
周太后淡淡说:“皇帝过几日就要去西苑避暑,宫中这些嫔妃们年轻好颜色的自然要跟着去的。只剩下这些宫中本分的老人了,明日让惠妃来一趟吧,总归是周家人。”
文襄应了声。
周太后的动作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但康亲王府的老王妃却开始开宴。
康亲王府都人来请赵幼澄姐弟,正遇上裴府的人也来了,章嬷嬷安排裴府的回礼后催着赵幼澄:“殿下赶紧收拾收拾,老王妃可是宗亲里的老祖宗。殿下一定不能失礼了。”
赵幼澄听得好笑:“我知道了。”
她特意带着赵诚,这些日子赵诚一心在家读书,几乎闭门不出。
在路上赵诚煞有介事说:“果然,阿姐看起来很开心。”
赵幼澄:“有吗?”
赵诚认真说;“虽然赐婚的旨意到了后,所有人都恭喜阿姐,你一直都看起来没什么欣喜,可是你的眼睛里很开心。裴大人真的那么好吗?”
赵幼澄忍着笑:“大约是比较可靠吧。等你长大了娶新妇的时候,应该就知道了。”
赵诚点点头:“那就好,我希望你一直都开心。裴大人性情冷硬一些,但是对你一直都很好。”
赵幼澄被他逗得笑起来:“你从哪里知道的?”
赵诚老气横秋说:“你应该知道,我和其他人不一样。”
赵幼澄拍拍他的肩膀,叹气:“我阿弟是最聪明的。”
老王妃见了赵幼澄,笑的眯起眼睛,问:“这么久都不来看我!可见是忘了。”
赵幼澄领着赵诚说:“快给老祖宗磕头吧。”
赵诚听话的跪下给老王妃磕了头,老王妃家里向来没有这个规矩,连忙让人扶起来。
赵氏笑着说:“阿鲤快坐,母亲惦记你好久了。”
赵幼澄:“我今年没有去山里,没有什么可送您的,所以就更不好意思上门了。”
老王妃笑着说:“看吧,她也学会滑头了。”
赵氏却捧着赵幼澄:“怎么会,母亲喝着蜂王浆一直都说很好,吃的也是阿鲤送来的松仁。哪里能说人滑头。”
老王妃笑着握着她的手,故意说:“阿鲤都要出嫁了,那裴蕴玉名声显赫,是不可多得的才俊,阿鲤不要嫌弃他年纪大,也不要嫌弃他是武夫。他年少时才名出众,也算是文武双全。”
赵幼澄一点都不上当,和赵氏说:“可记住啦,到时候和裴家说老祖宗在这儿给他们当说客,好话说尽,让他们尽快孝敬一份礼来。”
赵氏听得忍不住笑起来。
老王妃瞧着她机灵模样,感慨:“这张嘴看着就不会吃亏,那我就放心了。姻缘天注定,就算你们差着年岁,但不要紧。夫妻重在信任、扶持。这样一辈子才能平顺。”
赵幼澄这才认真答:“我记住了。”
老王妃又问:“去过宫中了吗?”
“还没有。”
“那正好,过几日我去宫中看皇后,阿鲤随我一起去,到时候和你皇祖母好好说说。她性格刚强,必然为了你的亲事,也是牵肠挂肚。定婚礼那日让她也渐渐裴蕴玉,自己的孙女交给别人,心里总归不放心。”
老王妃的话说的轻巧,但拿话点人呢。赵幼澄只当没听懂,装傻。
乐呵呵地乖巧答:“是。”
赵诚听着老王妃的意思,他不怀疑老王妃对姐姐的爱护,要是有老王妃相陪,皇祖母必然不敢为难阿姐。
老王妃看着赵诚,笑着说:“你姐姐把你养的很好,看着壮实了不少,儿郎就该有儿郎的样子。”
赵诚笑眯眯说:“老祖宗说的对。”
女眷们正在说话,听见外面报康亲王回来了。
赵沧进了院子,见院子里人多,问了声:“怎么了?”
赵氏出去说了声什么,赵沧进来先看的是赵诚,大约是赵诚又长个子了,他有点惊讶,问:“这是,又长高了?”
几个月前见,还没有这么高。
赵诚有些羞涩,因为他已经比同龄人高出不少了。
“是。”
赵沧有些欣慰,仿佛寻常家长一样,看到家里的孩子长得好就心里高兴。
“不错不错。”
赵沧对赵幼澄这一点是很满意的,把赵诚养的很好。
赵幼澄看着他们夸赵诚,也笑起来。
赵诚:“阿姐一直说我学问不一定要多好,但身体一定要养好,自从阿姐回来后,我就一直在习武,确实长高很多。”
赵沧听着点点头:“身体好了,学问也不可落下。”
他说完就起身领着赵诚去了书房,作为家中辈分比较大的男长辈,他也没什么能和赵幼澄说的。
赵幼澄总觉得赵诚难得这么积极,有点奇怪,他向来对京中的宗亲们态度都很一般。
赵沧对赵诚功课校考了一番,赵诚这次不再像从前那样藏拙,回答的都很好,有些甚至说的很精彩。
赵沧心里叹息,脸上却严肃说:“不可骄傲,学问要扎实。以后要是缺了什么只管让人来和我说。你们姐弟也要互相扶持。”
赵诚见他话说的这么谨慎,也不失望:“是,孙儿记下了。”
赵沧对赵诚是真的很满意。比起上次只是随意问了几句,这次是深入校考,赵诚的学问确实出乎他的意料。廉亲王都说太子的资质一般,学问也一般。
但他是知道的,文敬太子早慧,也可能是太过早慧,伤了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