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伯点点头,把阿禾教的话在心里默念了几遍。不一会儿,村民们都来了,布区的摊位上,李婶的布挂在木架上,有白色的粗布,也有染了浅蓝色的细布;器区的摊位上,铁匠铺打的短辕犁、锄头整齐地摆着,闪着铁器的光泽。大家都站在自己的摊位前,时不时看向村口的路,眼里满是期待。
辰时刚过,远处传来了马车的声音。村民们一下子围了过去,只见三辆马车从路上驶来,车身上插着“燕郡粮商”的旗子,车轮滚滚,扬起一阵尘土。为首的粮商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叫王掌柜,他跳下车,看到市集入口的锦缎,又看了看整齐的摊位,眼睛一亮:“这就是楚地的新市集?看着比固陵镇的还规整!”
秦斩迎了上去,笑着说:“王掌柜,欢迎来楚地。咱们的新麦刚收,您可以去粮区看看,都是今年的新粮。”王掌柜跟着秦斩走进市集,粮区的村民们都热情地招呼他。他走到张阿伯的摊位前,蹲下身子,抓起一把麦粒,放在手里捻了捻,又放进嘴里嚼了嚼,点点头:“这麦不错,颗粒饱满,口感也劲道。多少钱一石?”
张阿伯心里一紧,连忙说:“每石百钱,王掌柜要是多买,还能再便宜些。这麦是新育的种,耐旱,您运回去卖,肯定好卖。”王掌柜又问了亩产和储存的事,张阿伯都照着阿禾教的话说了。王掌柜琢磨了一会儿,对身后的伙计说:“先称五十石,要是好,下次再来多买些。”
张阿伯一听,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帮着伙计装粮、称重。公平秤旁,阿禾帮着看秤,确保分量够。五十石麦装上车,王掌柜付了钱,张阿伯攥着沉甸甸的钱袋,手都有些抖——这是他第一次在家门口卖粮,不仅省了来回的功夫,价钱还比去固陵镇高了一成。
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商人来了,有买布的,有买农具的。李婶的布很快就被一个赵郡的布商买走了两匹,布商说:“你这布织得密,颜色也匀,运回去能卖个好价钱,下次开集,我还来。”器区的铁匠也卖出了五把短辕犁,买犁的是邻村的农户,他说:“以前买犁要去固陵镇,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还便宜。”
市集上越来越热闹,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马车声混在一起,成了村里从未有过的热闹景象。张阿伯卖完粮,没急着走,在市集里转了转,看到村民们都笑着收钱,心里比自己卖了粮还高兴。他走到秦斩身边,感慨地说:“秦大人,您这主意真好,在家门口就能卖好价钱,比以前省事多了!”
秦斩看着眼前的景象,也笑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中午的时候,市集的交易量已经过了百石,秦斩让人把交易记录记下来,心里盘算着下次开集,要再多邀请几个郡县的商人,还要在市集里搭个小棚子,给商人提供茶水——这样,他们下次才会更愿意来。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商人们陆续离开了,马车上装满了楚地的粮、布、农具,车轮滚滚,带着楚地的丰收,驶向各个郡县。村民们收拾好摊位,手里攥着钱袋,脸上满是笑容。李婶走到锦缎前,摸了摸上面的麦穗,笑着说:“下次开集,我再织块‘布帛满仓’的锦缎,挂在布区门口。”
阿禾则在整理价牌,把用过的价牌收起来,准备下次再用。她看着市集里的木棚,心里想着,下次可以教村民在价牌上画些简单的图案,比如画个麦穗代表粮,画个布的样子代表布,这样不识字的商人也能看懂。
秦斩站在市集中间,看着夕阳洒在锦缎上,金色的光映着“五谷丰登”四个大字,格外耀眼。他想起白天王掌柜说的话,说下次要带更多的伙计来,还要介绍其他郡的粮商来楚地。他知道,这个市集,不仅解决了村民卖粮难的问题,还会把楚地和周边郡县连起来,让楚地的丰收,变成更多人的好日子。
几天后,郡里的文书来了,带来了“系统提示”——楚地村级市集启用,月交易量突破千石,村民交易成本降低60%,解锁“郡县-村级”两级市集网络,带动周边三郡农产品流通。秦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民,大家又热闹了一场,赵叔说要把市集的木棚再加固些,李婶说要织更多的锦缎,阿禾说要教更多的村民认字写价牌。
第二个逢五,市集更热闹了。不仅有燕郡、赵郡的商人,还有齐郡、魏郡的商人来,带来了蜀郡的盐、西域的香料,不仅买楚地的粮布,还把带来的东西卖给村民。张阿伯用卖粮的钱买了一袋盐,还买了一小块西域的香料,说要给家里的孙子尝尝鲜。李婶用卖布的钱买了一把新的织布梭,织起布来更顺手了。
市集的叫卖声,渐渐成了楚地最热闹的声音。每天都有村民去市集转一圈,看看木棚,摸摸锦缎,或者和赵叔、李婶、阿禾一起,琢磨着下次开集要怎么把市集弄得更好。张阿伯每次去田埂上,都会看向市集的方向,那里不仅有他卖粮的摊位,还有楚地村民的希望——那是丰收的希望,是好日子的希望。
秦斩知道,这个市集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还要在市集旁边修个马棚,方便商人存放马车;还要请郡里的医工来市集坐诊,给村民和商人看病;还要教村民做些简单的吃食,在市集里卖,让商人来了有饭吃。他想让这个市集,变成楚地的“小咸阳”,让楚地的村民,不用再羡慕镇上的日子,因为他们自己的村口,就有比镇上更好的日子。
蝉声又起时,楚地的市集已经开了三次。每次开集,都有新的商人来,新的货物来,新的笑声来。张阿伯的新麦,已经卖到了齐郡;李婶的布,成了赵郡布商的固定货源;铁匠的短辕犁,卖到了更远的魏郡。村民们的钱袋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心里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夕阳下,市集的锦缎在风里飘动,“五谷丰登”四个大字,映着远处的粟田,映着村民们的笑脸,映着秦斩眼里的光。楚地的日子,就像这市集里的交易一样,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