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27集:项梁布局(2 / 2)

接下来的几天,朵朵每天都跟阿爷学刻木头,从一开始的歪歪扭扭,到后来能刻出简单的小花。阿爷也教她用刨子,教她弹墨线,教她看木纹。朵朵渐渐不玩手机了,每天泡在作坊里,身上沾着木屑,手上也磨出了小小的茧,可她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开心。

这天下午,巷口忽然来了几个人,穿着西装,拿着图纸,走到作坊门口。“请问是周老师傅吗?”领头的人问,递过来一张名片,“我们是开发商的,想跟您谈谈作坊拆迁的事。”

阿爷放下手里的刨子,脸色沉了下来:“我不拆。”“老师傅,您听我说,”那人笑着说,“我们给您补偿,要么拿钱,要么在城里给您一套房,比您这作坊好多了。”“我不要钱,也不要房。”阿爷说,“这作坊是我的根,拆了,我的根就没了。”

“您这作坊占着地儿,我们要建商业街,都是为了镇上的发展。”那人的语气有点不耐烦了,“您别这么固执,识时务者为俊杰。”朵朵站在旁边,看着那人的嘴脸,忽然说:“我阿爷的作坊能修老房子,你们建商业街,不也需要修古镇的老建筑吗?”

那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小姑娘,现在都用机器修,谁还用手工啊?”“手工修的才结实,才好看。”朵朵说,声音有点抖,却很坚定,“我阿爷给祠堂修的匾额,用的是桐油,能管十年;他给张奶奶做的摇椅,用了二十年,还好好的。机器做的东西,哪有这么耐用?”

阿爷看着朵朵,眼里闪过一丝欣慰。那人被朵朵说得没话说,只好说:“那我们再考虑考虑,过几天再来。”说完,带着人走了。

等人走了,阿爷摸了摸朵朵的头:“谢谢你啊,朵朵。”“阿爷,我们不能让他们拆作坊。”朵朵说,“我跟你一起想办法。”阿爷点点头,心里暖烘烘的。

第二天,阿爷去找了镇长。镇长是个年轻人,刚上任没多久,对古镇的历史很看重。“镇长,我知道开发商要建商业街,可我那作坊是祖传的,还能修古镇的老建筑。”阿爷说,“你看镇上的老戏台,柱子都快断了,还有老巷里的门楣,好多都坏了,我能用手工修好,比机器修的好看,还耐用。”

镇长想了想,说:“老师傅,我知道您的手艺好,可开发商那边不好协调啊。这样吧,您要是能把老戏台的柱子修好,让大家看看您的手艺,我再跟开发商谈,争取把您的作坊保留下来。”

阿爷听了,心里松了口气:“行,我一定修好。”

回到作坊,阿爷跟朵朵说了这事,朵朵很开心:“阿爷,我们一起修戏台!”阿爷点点头,开始准备工具和木料。他去镇上的老木料场,找了两根老松木,是以前老房子拆下来的,纹理结实,适合做柱子。

修戏台的那天,朵朵跟着阿爷一起去了。老戏台在镇中心,木质结构,柱子都裂开了缝,有的地方还生了虫。阿爷先把柱子上的旧漆刮掉,露出里面的木头,然后用凿子把裂缝里的木屑清理干净,再用小木片一点一点地填进去,最后用胶水粘牢。

朵朵帮着递工具,递木料,有时候还帮着扶柱子。阿爷教她怎么看柱子的裂缝,怎么选小木片,怎么用胶水。“你看这柱子,跟人一样,老了就会生病,我们修它,就像给它治病,得细心,不能马虎。”阿爷说。朵朵点点头,看着阿爷专注的样子,忽然觉得,阿爷的手艺真了不起。

修了半个月,老戏台的柱子终于修好了。阿爷给柱子刷上桐油,刷了三遍,晾了几天,柱子变得油亮油亮的,看着比以前还结实。镇长来看了,很满意:“老师傅,您的手艺真不错!我这就跟开发商谈,一定把您的作坊保留下来。”

没过几天,镇长带来了好消息:开发商同意保留作坊,还打算把作坊纳入古镇旅游的一部分,让阿爷在作坊里展示木工手艺,给游客做小木雕。阿爷听了,很高兴,朵朵也开心得跳了起来。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朵朵给阿爷做了一个小木盒,刻着“祖孙匠”三个字,虽然刻得不是很工整,却很认真。“阿爷,这个给你,装你的工具。”朵朵说。阿爷接过木盒,摸了摸上面的刻字,眼里湿湿的:“好,好,阿爷一定好好用。”

开学那天,朵朵要走了,她抱着阿爷,说:“阿爷,放假我还回来,跟你学木工。”阿爷点点头:“好,阿爷等你。”

朵朵走后,阿爷回到作坊,把小木盒放在工具桌上,然后拿起刨子,继续给祠堂修匾额。“沙沙——”刨木的声音在巷尾响起,和着河水的流动声、鸟儿的鸣叫声,成了巷弄里最温暖的声音。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阿爷的身上,也照在小木盒上,“祖孙匠”三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阿爷看着手里的木料,嘴角露出了微笑,他知道,他的手艺,不会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