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基地后勤部,一栋新建的办公板房内。曹德宝正和几名后勤干部在核对入库物资和外派的业务员递交上来的订单。
窗户大风,呜呜作响,临海的风还带着咸味。
屋里就靠一个烧得通红的铁皮煤炉子撑着热乎气,煤烟味混着室内香烟味,有点乌烟瘴气味道。
几张办公桌子拼成的“会议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记账本:这些是部分业务员递交上来的订单,驻军后勤部外销农产品的开端。
曹德宝穿着那身深蓝涤卡干部服,袖口蹭得发亮,领口松了两颗扣子,眉头锁得死紧,正拿着手里一本写得歪七扭入字迹的笔记本看着。
纸上墨点子混着汗印,那是稚内片区刚送来的单子,量太大,得赶紧调度卡车。他嘴角燎起个水泡,又疼又干。
“咚咚!”板房门被敲响,曹德宝喊声进来。
一股裹着海味的冷风直灌进来,吹得桌上记账本哗啦啦响。
进来的是铃木良子。脸蛋冻得像熟透的苹果,红得透亮,可那双眼睛亮得吓人,里头烧着一团火。
她顾不得拍打身上沾的灰尘,进门就冲着曹德宝方向躹了一躬,腰弯得低低的,声音又脆又快,带着压不住的兴奋:
“曹科长!札幌第三片区那边,也成了!”
她直起腰后,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桌子前,从怀里掏出那个半旧的黑皮笔记本,宝贝似的拍得啪啪响,
“光大米!三吨!整三吨订出去了!还有白菜、土豆、大萝卜…喏!比上一区的单子还多。
全在这儿,门牌号、要多少斤两、订金收了没,写得清清楚楚!”
她哗啦一下翻开本子,指头点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语速快得像爆豆子,
“您是没瞧见,那些主妇婶子们,一听咱的价,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三百块一公斤的上等米!商店里卖一千多!她们抢着登记,生怕晚了捞不着!
山货也走得好,都说那样品看着就味儿正,比城里干货铺子的强!”
她喘了口气,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和一种脱胎换骨的光彩:“我就按曹科长你教的,专挑那些日子紧巴的街区,找那些拎着空菜篮子、愁眉苦脸的主妇搭话。
话头儿一递过去,说咱这有又好又便宜的米面菜,她们眼睛‘唰’就亮了!都不用我多费唾沫!”
她刚说完,后面呼啦啦又挤进来七八个人,都是被曹德宝挑出来的年轻遗孤业务员。屋里顿时热闹起来,跺脚哈手搓耳朵的,七嘴八舌地报着数儿。
“曹科长,小樽那边订了一吨半米,八百斤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