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本地就业,改善民生,厚生劳动省协同龙国驻军代表处,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劳务人员,参与稚内、札幌等地驻军基地相关辅助设施建设及后勤服务工作。具体如下:
一、招募对象:(遗孤优先)
1.身体健康,年龄16-50岁之男女;
2.(特别优先)具有中文基础,或具备特定技能(如建筑、机械、厨艺、缝纫、清洁等)者;
3.无严重犯罪记录,服从管理。
二、工作内容:
场地平整、简易房舍搭建、道路维护、营地清洁、炊事帮厨、物资搬运、设备简单操作(经培训后)等非军事性质辅助工作。
三、待遇保障:
1.日薪按本地同类工种标准上浮20%结算,现金支付;
2.提供工作期间基本餐食;
3.提供集中住宿(新建板房),条件良好;
4.工作表现优异者,可获得长期雇佣合同及技能培训机会;
5.保证工作环境安全,不受歧视,人格尊严受到尊重。
四、报名方式:
即日起,携带身份证明文件,前往稚内港西区临时招募处(有明确标识)或各指定厚生劳动省役所窗口登记。咨询电话:(稚内)xxx-xxxx。
厚生劳动省国家事务局
龙国驻军代表处
昭和47年5月x日”
这份措辞官方、待遇优厚、尤其强调了“不受歧视”和“尊重人格尊严”的公告,在那些挣扎求存的遗孤群体中,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
铃木良子下工路过役所,看着公告上“提供住宿”“不受歧视”的字样,特别看到落款“龙国驻军,她涌起一种亲切感。
一股混杂着酸楚和希望的暖流猛的冲上眼眶。龙国…那里的人,会接纳她吗,在这片抛弃他们的土地上。
红肿的手紧紧攥住了衣角,眼中第一次燃起微弱的希望之火。
佐藤浩蹲在渔港简陋小酒馆角落,听着周围人带着轻蔑议论这“给龙国人干活”的机会,当听到“日薪上浮20%”和“包住”时,他默默灌下杯中劣质的烧酒,喉结滚动,龙国啊…。
心中己下定决心,明天就去报名,这是一种希望,同时在心里盘算着能给祖母多买些药了。
高桥明在油污的修车铺时,从工友递来的报纸上看到了公告。
他盯着“具备特定技能”和“技能培训机会”的字眼,心跳加速,也许……他的技术能有更大的用处?
一些由脚盆鸡民间友好人士(多为左翼团体或战争反思人士)组成的团体也活跃起来,他们深入更偏僻的村落和贫民区,向那些信息闭塞、饱受欺凌的遗孤及其家庭传递着这份公告的信息,并提供协助报名的服务。
稚内基地的建设现场,已然成为一片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的工地。周秉义几乎每天泡在工地上。
陈大山挽着袖子,脸上沾着泥灰,正对着图纸大声指挥:“三排!你们带领工人,在那边地基再下挖三十公分!钢筋班,预制梁今天必须全部到位!”
巨大的打桩机轰鸣着将水泥桩深深砸入冻土。
工程兵们喊着号子,配合吊车将一块块预制墙板精准地嵌入钢架结构。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排排规整、坚固的营房雏形拔地而起。临时铺设的碎石路上,满载建材的卡车穿梭不息。
在划定的“生活辅助区”,几排崭新的预制板房已经搭建完毕。
这里将是招募来的本地劳工,主要是那些响应号召的遗孤们的临时住所。条件虽然朴素,但比起他们之前的栖身之所,已是天壤之别。
周秉义在陈大山和几名技术干部的陪同下,视察这片区域。
他看到几名先期抵达、经过简单培训的遗孤,在几名态度和蔼的后勤士兵指导下,正小心翼翼地学习操作洗衣房的大型设备,或是帮忙分拣刚刚运到的蔬菜。
他们的脸上带着拘谨,但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和认真。
一个穿着不合身工装、瘦小的身影(铃木良子)正费力地挑着一桶水,往营地洗衣工坊走去。她抿着嘴,腰杆挺的笔直,仿佛在证明着什么。
周秉义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对身边的行政分队长低声交代:“注意这些孩子的身体状况,劳动强度要循序渐进。伙食保障要充足,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告诉后勤,按我们在北疆农场的标准来,不能克扣。”
“是,代表!您放心,我们还专门安排了国语培训,也安排了基础卫生和技能课程。”分队长迅速记录。
周秉义点点头,又望向正在搭建中的更大规模的仓储区和未来规划中的小型培训中心场地。
他的目光沉静而坚定。他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些正在融入基地的异国面孔,都是周秉昆宏大棋局中至关重要的落子。
冰冷的钢筋水泥正在浇筑的,不仅是一个军事据点,更是一个经济渗透的前哨,一个未来撬动脚盆鸡封闭市场的支点。
北海道二月的风,依旧带着彻骨的寒意,但在这片喧闹的工地上空,似乎正悄然酝酿着一股不同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