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99章 三易体系的π分形框架:从离散原子到接口的逻辑脉络(1 / 2)

π/4层:根基——离散原子的锚定

(这里定义系统的“不可再分单元”,如同叶脉的微观细胞)

1.信息原子(0/1):

一切始于最朴素的二元态——阴爻(0)与阳爻(1)。这不是玄学选择,而是离散系统的数学必然:

(推演痕迹:参考香农信息论——二元符号是信息编码的最小完备集,就像细胞是生命的最小单元)

2.唯一规则(爻变|Flip):

唯一允许的操作是“位翻转”(0?1)。这个设定极其克制——

(推演痕迹:既然符号本身是二元的,操作它的最小动作只能是翻转。加其他规则(如“跳跃”)会破坏简洁性)

π/2层:主干——结构化空间的生长

(原子组合成稳定结构,如同叶脉的主干与支脉)

1.64态超立方体(状态宇宙):

6个爻位=6个独立维度→自然形成64个顶点(2?=64)。这个数不是偶然:

-够用性:64态可编码中等复杂度系统的全部状态(如6个开关的所有组合);

-可控性:数量有限(可遍历),避免无限系统不可控;

(推演痕迹:试算过5维(32态)不够表达因果链,7维(128态)增加冗余——6维是复杂度与简洁性的平衡点)

2.循环群护栏(变化不越界):

引入连山易8阶循环群(C?)并非物理隐喻,而是数学约束工具:

-8个基础卦构成闭环(如乾→兑→离…→坤→乾);

-任何操作(包括多爻变)最终在群内循环,确保系统不会崩溃或发散;

(推演痕迹:为防止“64×64×6=种路径”的混乱,群论的“封闭性”像给变化套上缰绳)

3π/4层:枝叶——与真实世界的接口

(结构如何呼吸?这里是叶片的气孔,连接内外)

1.规则复用引擎(FlipasOpde):

“翻转第k爻”就是系统的机器指令。复杂操作?组合即可:

-例:实现“加法”=翻转进位爻+翻转结果爻(类似CPU的加法器电路);

(推演痕迹:拒绝定义“64种专属规则”——像计算机仅用AND/OR/NOT组合万物,这里用“爻变组合”生成复杂行为)

2.领域网关(textTags):

用首卦声明语义空间,解决跨领域混淆:

-坎卦领头→后续符号按数学规则解读(如坎?→乾?→兑?=“3+5”);

-离卦领头→启用语言规则(如离?→乾?→坤?=“我爱你”);

(推演痕迹:受编程语言“iportath”启发——用前缀卦声明后续符号的语义场)

3.熵源输入口(StochasticGateway):

筮法“分二挂一”实则是物理随机数接入协议:

输入:放射性衰变等熵源

输出:卦象编号(0-63)

过程:

分二→模拟量子叠加(分裂状态空间)

挂一→模拟测量坍缩(随机选择路径)

(推演痕迹:剥离玄学解释——将其转化为“利用物理熵驱动状态生成”的实用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