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委员会决定,在地球上建立地球基地。
空间基地与地球保持相对稳定的空间位置,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通道。
久别的星球时间现在又重新回来了。但是这不是每天24个小时,而是每天22个小时多一点。时空开发中心预测,太阳不断分离发光粒子,随着地球体积的增大和抗态的增加,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在非常缓慢地变化。若干年后,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圈子将逐渐增大,每天的时间将会逐渐延长,直到地球脱离太阳的吸态作用。
地球上,天是雾蒙蒙的,满天灰尘。地球的自转和围绕太阳的公转,加上阳光的热力,使地球上尘土飞扬,白天闷热不见阳光,晚上冰冷不见月光。这时的地球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混沌的死寂世界。
太阳空间里,许多没有归属的自由小星体到处乱窜,不断撞击着地球、月亮和其他行星。为了应对这些空间事件,战斗队四处出击,保护基地不受撞击。
为了充分掌握太阳系各个子星的情况,开发人类生存的多空间,时空开发中心报最高委员会审议决定,同时对金星、土星、木星、火星、水星进行开发,并分别研究在太阳系里的可供人类居住的星球上建立基地的可行性,以地球、金星、土星、木星、火星、水星及其子星的基地建设为主要攻坚目标。
经时空开发中心研究,最高委员会审批决定,在金星、土星、木星、火星、水星及月亮上同时建立基地。由于各个星球的吸态、抗态和内部星体构成及其融作用情况不同,人类通过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来对星球环境进行改造。
一、二战斗队分别负责各星球建设基地的保卫,三战斗队负责基地保卫。
但是,除地球和火星外,其他星球基地的研究和改造都不顺利,甚至有的星球上还无法着陆进行基地建设,经过多批次的努力,最后都失败了。
在月球上,由于星球外沿体过小,吸态弱,基地改造的空气飘向了空间,水被太阳光照热后变成蒸汽飞走了,无法形成月亮气候条件。
在火星上,人类也遇上了类似的问题,也是想了不同的办法,如改造出来的水冷却成为冰后储存在土壤火星气候以适宜人类居住的目的,但是也没有成功。
地球基地建在了地球最高地,最高委员会任命盘古担任地球基地最高长官。起初投入的人力是3000人,随着基地建设的扩大,人员在不断增加。
地上建筑用生存舱替代,生存舱与地面紧紧相连,封闭起来,然后从生存舱内部向地下修建。
43年后,盘古建立起了规模庞大、可以容纳近十万人工作和生活的地球首批基地工程群。但是,这时的人们还不能到基地外面去。外面还不适宜人类居住,一方面是因为空气质量不适宜人类,需要进行空气改造;另一方面是地球气候复杂,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大,白天几乎是太阳直射,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夜间呢又是降温到负几百摄氏度。
地球上厚厚的气体在星体转动中高速移动,由于有高山,使气体移动受到了影响,气流变得很复杂。时空开发中心派出了资深星体物理专家和粒子移动物理专家对地球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地球上厚厚的气体成分不复杂,占95%的部分可以改造成为水,只是水的成分并不单纯,其中盐的含量最高,有了水后就增加了气体中的湿润度,然后可把气体扬起来的尘土降下去,覆盖地球表面成为土壤。
人们要出到基地外,必须穿着特制服装,向门务室登记备案,结伴同行。基地技术人员对地球两极进行了实地考察,地球两极与赤道的温差很大。
从地层沉积物研究,没有发现什么新的物质沉积,说明地球是新生的,还是一个初生的婴儿。
500年后,地球基地已初现规模。
火星基地建设进度缓慢,相当不理想,因为在火星建基地的条件远不如地球好。最高委员会决定放弃火星基地建设,集中力量改造好地球。
人类希望在太阳系的多个子星建家园的计划被排除后只留下了一个,这就是地球。
通过前期对地球的初步工作,时空开发中心进行技术研究和评估后,提出了地球改造初步计划,送最高委员会规划办公室评估审核,经最高委员会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最高委员会审议了地球改造初步计划后,将改造任务交给了时空开发中心,这是全人类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时空开发中心针对年轻地球体内融作用活跃的特征,制定了有效的改造规划。事实也证明,在地球的成长历程中,内部融作用活跃,不断推进着地球内部和外部面貌的改变,并且还不断有来自空间小星体的冲撞,这给地球改造进程带来了严重危害。
在随后的对地球改造中,最严重的几次是地球体温变化带来气候恶变、制造的水增加后带来地球内部的剧烈融作用引起的三次地貌剧变、小星体的弥散冲撞、九次剧烈的巨大星体撞击。但英雄的人类都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一次次地战胜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