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6章 发现可改造小星系,地球会回来吗?(1 / 1)

经过初步监测,各个小组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其中,第五监测组的报告触动着人们的神经。报告称,地球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虽然上面没有水,笼罩着厚厚的气体,成分多种,一片荒凉和混沌,气体里尘土飞扬,但是这些气体是最重要的物质,可以运用粒子重整技术将绝大部分改造成为水。只要有了水,这个星球的气候就可以改变,就可以将厚厚的尘埃吸到地面增厚地表泥土,净化空气,这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地球上有两座高高凸起的大山,以太阳为参照,处于该星球体的中下部。两极是超低温,赤道附近区域受到太阳光照,白天和夜间温差很大。不足的是地球核心在燃烧,如果没有水,整个星球会在不久的将来被高热烧起来;太阳则是红红的,正处于燃烧的初期,但是燃料不足,需要添加燃料。不远处有一个没有气体包围的小星体子星,暂命名为“月亮”。监测中心和战斗队发现,陆地上面没有动物、植物。这是一个年轻的星球,还不适合人类生存。

最高委员会下令向太阳系再推移近20万千米,增派力量,对太阳的各个子星进行再监测。20年后,对太阳系的监测汇总报告出来了,显示虽然与人类迁移前的太阳系相似,但这个太阳系所处的银河系位置是一外围的旋臂,这个臂中的星体尚处于混沌,即太阳星系内有了各大行星,但行星之间尚有大量自由的小粒体飘移,可能随时与来自太阳系内外的空间小粒撞击,带来混乱的星际灾难。

时空开发中心决定集中力量对地球加强监测,派出地球监测组在太阳系的旋平面上端4万千米处停下来,派出5个监测舱对地球进行观测。监测组派出技术人员,在战斗队的保护下,向地球靠近,布放机器人监测器,围绕地球进行360度的全周面监测和地面监测。

5年后,地球监测组的报告再一次激动了人心。这个星球与人类在空间迁移前的地球构成要素有95%相似,只是上面没有水,没有生命,荒凉混沌。但是,地球表面干燥,内部高温不稳定,对来自空间的自由粒子冲击有厚厚的大气防护层,是初生星球。

难道就没有办法来解决吗?人们的情绪开始由热烈变得失望。

随后的持续研究报告又一次鼓起了人们的信心。5号地球科考报告显示:地球内部核热温度呈升高态势,但是非常缓慢;外空间的自由粒子冲击带来的影响不大,可以承受直径几千米的星体冲撞,以当前人类的能力,可以预测并避免损失。这两方面的灾难性事件是必然的,时间延到某一个时候必然要发生,但是可以采用技术来缓解地球遭遇的重大灾难,直至遇上不可挽救的灾难。初步测算,它可供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几十亿年,如果运气好可以达百亿年或几百亿年。这个技术就是在地球表面制造水,一方面缓解地温,利于生命环境;另一方面可增强抗拒外空间自由星体冲击的能力。外空间星体冲击到水上远比冲击到陆地上的灾难要小得多,并且在大气阻挡下,小星体冲到水里,灾难可以降低到忽略不计。但是,水也可以带来地球内部融作用的改变,引起地球内部结构改变,带来地震、洪水、暴雨等连锁风险和生命环境改变。但是二者相比起来,风险完全是不可比较的。

其他监测组也报告,太阳系内自由粒子多,但是运行是比较单纯的,呈规则化。太阳系外大尺度空间和太阳系内自由粒子很少,子星有可以改造的机会。最高委员会要求时空开发中心再次进行可居星球的生命环境评估,重点是地球。15年后,时空开发中心得出结论,从空间位置、星体构成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地球是最适宜改造的。但是,必须要有大量的水,即增大地球吸态吸住空气,又控制地心燃烧,在水的作用下改变地貌,形成山川河谷,以实现地球体温的平稳,调节气候。

地球,应当是人类的新家园了,只是需要建设。虽然只是一个评估,但是这个消息鼓舞着全人类,人们为之狂喜。

最高委员会决定,基地再向太阳系靠近,将人类空间生存基地调整到地球附近,随地球绕太阳公转,集中力量研究地球,并且进一步分析在地球制造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在5年后出来了,报告显示地球上必须要有大量的水,如果能覆盖地球表面80%以上,是最好的。tv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瑜百芬深情地说:在无水的地球制造水,工程浩大,但是也值得。为了新家园,为了美好生活,人类必须要面对,没有选择。

告别了人类亿万年的阳光和月亮,现在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