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发现可以把人类历史向前推若干年。不,可能是若干千年、万年,或者是若干亿万年!”……
一个星期后,文物局长黄闻金主持召开文物申报会议,玳虹详细地记录了全部会议内容,摄影人员全程记录着会议过程。这些都是对文物研究有用的珍贵资料。
“关于这件文物的命名问题,按惯例以发现者或地名来命名,然后向国家申报。
这是特一级文物,属于国宝级,是全人类的宝贝。”黄闻金说。
“我建议命名为‘酒州书’!”
“我建议命名为‘龙城书’!”
“我建议命名为‘机车手之书’!”
“我建议命名为‘酒州广场书’!”
“我建议命名为‘中国书’,因为这是在中国发现的,上面的文字也像是我们中国的汉字。”
︶大家都在建议着。玳虹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听了他们的建议,觉得这些命名太简单了,发言比较随意,都不能体现这样一件文物的意义和价值。玳虹理了理头绪说:
“我建议这样命名:将中国、发现地和书的外在特征结合起来命名。至于发现者就不用考虑进去了,相信发现者会理解的。再说,政府也对发现者给予了奖励,他的功劳将永远记录在这件文物的发现史中,在各种文献资料中都会提到发现者的名字。”
“那你说叫什么名字呢?”黄闻金问。
“我认为可以叫‘中国酒州黄金书’,这样可以恰当地体现这件文物的全部特征,也符合惯例。”玳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做进一步解释。
会议室里又热闹地讨论开了。
黄闻金在征求大家意见后,最后决定:“这件文物就叫‘中国酒州黄金书’吧,因为客观事实是在酒州发现的,也是在中国大地上,会发金光,里面的文字符号也像中国文字。就用这个名字向国家申报。如果谁有更好的建议,可以在正式申报报出前向局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