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街边的大排档亮起霓虹灯牌,油锅的滋啦声混着啤酒瓶碰撞的脆响。杨东一家刚拐出巷口,就撞见邻居张大婶拎着菜篮子从菜市场回来。
她瞟见杨家人往餐馆方向走,立刻尖着嗓子嚷道:“哎哟,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杨家铁公鸡居然舍得下馆子?”
张大婶的菜篮子里还滴着鱼腥水,她故意甩了甩篮子,水珠溅到杨母的布鞋上:“该不会是儿子回来,装阔气吧?”她斜眼打量着杨东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听说你在外头混得不咋地啊?”
杨父皱了皱眉,拉着老伴就要走:“算了,别跟她一般见识。”
杨东却站住了。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餐馆老板的电话:“老陈,你这店卖不卖?”
电话那头愣了两秒:“小杨?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三百万,现在转账。”杨东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几下。
三秒后,餐馆里传来老板的惊呼——到账提示音响彻整个大堂。
杨东收起手机,朝张大婶笑了笑:“以后,咱家天天吃。”
整条街突然安静下来。
对面烧烤摊的炭火“噼啪”炸了个火星,张大婶的菜篮子“咣当”掉在地上,活鱼在水泥地上扑腾。
餐馆老板慌慌张张跑出来,手里还攥着沾了酱汁的手机:“小杨、杨总,这...这...”
杨东摆摆手:“照常营业,给我爸妈留个固定包厢就行。”他瞥了眼僵在原地的张大婶,“哦对了,以后张大婶来吃饭——”他故意拖长声调,“打八折。”
第二天。
晨雾未散,张大婶正蹲在自家院子里择菜,嘴里还嘀嘀咕咕念叨着杨家的闲话。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她。
两名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站在门口,面色严肃:“张女士,我们接到举报,你涉嫌散布不实信息,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其中一人亮出证件,“请你立即停止这种行为,否则将面临法律追责。”
张大婶手里的菜篮子“啪”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煞白:“我、我就是随便说说......”
“随便说说?”另一名执法人员翻开记录本,“你在菜市场、棋牌室、社区广场等七处公共场所,连续三天散布杨东涉嫌非法集资杨家钱财来路不明等不实言论——这些都有监控和证人证言。”
肉铺老王提交了录音,证明张大婶昨天买排骨时,故意高声说杨家的钱怕是沾了血。
几个常打麻将的老太太联名证明,张大婶赢钱时就炫耀“我知道杨家见不得人的秘密。”
居委会调取的视频显示,她逢人就说“杨家小子在外头干违法勾当。”
张大婶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她这才意识到——那个曾经被她嘲笑“没出息”的杨东,如今早已不是她能嚼舌根的对象了。
执法人员临走前,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杨先生是市里重点企业的贵宾,省里都挂名的特殊人才。”他指了指停在巷口的黑色公务车,“下次再这样,来的就不是我们了。”
张大婶瘫坐在门槛上,看着对门杨家的位置——今天正好有工人来安装太阳能板。
她突然想起前天杨东说的那句“天天吃馆子”,原来不是吹牛。
而巷子深处,那辆没挂牌照的黑色轿车里,隐约能看见异管局的银色徽标。
杨家。
杨母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用抹布擦着餐桌,眼睛却往杨东的手机屏幕上瞟:“东子,上次带回家的那个小林姑娘,人挺不错的,怎么不叫人家来吃个饭?”
杨东正低头刷着手机,闻言手指一顿:“妈,人家在金城,忙着呢......”
“忙什么忙!”杨母把抹布往桌上一拍,“你发个消息问问,万一人家有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