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大家放心。”林月瞳从背包里拿出林氏集团的担保函,上面盖着红色的公章,“林氏集团已经承诺,保护队的工资会每月1号准时发放,就算旅游收入没到位,也会先垫付。而且,我们已经和星际旅游公司签了合同,他们会提前支付半年的管理费,作为启动资金。”她指着担架上的银尾狐,“这只银尾狐已经被我们标记了,等它恢复后放回森林,红外摄像头会追踪它的活动——游客最喜欢看银尾狐的日常,尤其是幼狐,肯定能吸引很多人。”
林守义看着担保函,又看了看担架上的银尾狐——那只银尾狐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他。他沉默了片刻,突然把手里的斧头扔在地上:“好!我相信你们!我带头加入保护队,明天就把村里的砍树工具都收了,再去说服西边的人,不用高毒农药!”
有了林守义的带头,村民们纷纷响应——刚才质疑的中年男人也放下了斧头:“我也加入保护队,要是真能让森林恢复,我儿子以后也能看到银尾狐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家村变得热闹起来:叶云天带着保护队成员进行培训,教他们使用量子通讯器——这种通讯器能实时连接云月号的数据库,遇到非法砍伐者,只要按下紧急按钮,云月号就能立刻定位;红外监测眼镜能在夜间识别出银尾狐的热成像,还能区分正常动物和偷猎者。林日斌则联系了水球区农业部门,拉来了一车基因编辑微生物农药和星斑蜂的蜂箱,他手把手地教村民使用喷洒器,还在农田里搭建了蜂房——看着星斑蜂在稻禾间飞舞,村民们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林月瞳则带着银尾狐的监测数据和森林破坏报告,乘坐云月号前往水球区和火球区的政府。在水球区政府的全息会议室里,她调出森林的土壤和水源检测报告,当看到银尾狐体内的农药残留数据时,水球区区长立刻拍板:“我们马上出台政策,禁止在森林周边使用高毒农药,补贴会在下个月到位。”火球区政府则在看到生物合成木材的检测报告后,承诺会加大对非法砍伐的打击力度,查封赤焰伐木公司的非法加工点。
与此同时,叶云天和林日斌在森林里安装了30个“智能红外监测摄像头”——这种摄像头能识别银尾狐的个体特征,自动建立档案。他们给受伤的那只银尾狐取名“银霜”,在它的耳朵上安装了微型定位器,能实时监测它的活动范围。摄像头还能检测森林的生态数据,比如星脉古木的生长速度、镜溪的水质变化,这些数据会实时传送到云月号的数据库。
申报一级自然保护区的过程并不顺利——联邦环境部的官员在全息会议上提出质疑:“成立保护区会影响火球区的工业生产和水球区的农业收入,你们有把握平衡生态和经济吗?”叶云天立刻调出3D森林模型,动态显示了保护方案实施后的模拟效果:“按照我们的方案,五年内,星脉古木的覆盖率会恢复到80%,银尾狐的数量会超过500只;而火球区的工厂使用合成木材后,成本会降低20%,水球区的农户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后,稻禾产量会提高到1000斤/亩。”他还播放了银霜的红外监测影像:画面里,银霜在森林里缓慢行走,腿伤已经基本恢复,偶尔会停下来啃食地上的浆果。联邦官员看着影像,沉默了片刻,最终点头:“同意申报,星际森林将成为M27星球首个跨区域一级自然保护区。”
1995年8月15日,M27星球联邦正式颁布公告,星际森林一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当天,林家村举行了热闹的庆祝仪式——村民们穿着崭新的保护队制服,举着银尾狐的卡通牌子,在村子里游行。云月号的全息投影在天空中播放着星际森林的恢复模拟图,吸引了周边星球的游客前来观看。
保护区成立后的第一个月,星际旅游公司组织的“银尾狐观测之旅”就迎来了1200名游客。游客们戴着AR眼镜,跟在村民导游身后走进森林——AR眼镜里会实时显示银尾狐的生活习性讲解,比如“银霜喜欢在上午9点到11点活动,主要以浆果和光鳞鱼为食”。当游客们通过红外摄像头看到银霜在树干上留下气味标记时,纷纷发出惊叹声。村民林小虎以前是个伐木工,现在成了生态导游,他拿着扩音器,向游客介绍:“这棵星脉古木已经有300岁了,以前差点被我砍了,现在它的金色纹路又亮起来了,你们看——”他指着树干上的纹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纹路果然泛着淡淡的金光。
科研站也很快建立起来,林日斌带领科研人员在森林里培育濒危的“星蕊花”——这种花只能在星脉古木的树荫下生长,花瓣能发出淡紫色的光,是银尾狐幼崽的主要食物之一。科研站还招聘了5名村民当科研助理,负责记录银尾狐的活动数据,每月工资2500星币,比他们以前种庄稼赚得多。
保护队的巡逻也取得了显着成效——他们在森林边缘抓获了3名试图非法砍伐的人员,缴获了5把热熔斧。经过教育后,这3人也加入了保护队,成了森林的守护者。红外监测数据显示,非法砍伐和偷猎的现象基本绝迹,镜溪的水质已经恢复到安全标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下降了40%,星脉古木的新叶生长速度比以前快了2倍。
1995年12月,林月瞳、叶云天和林日斌再次来到星际森林。此时的森林已经换上了新装:星脉古木的树干上,金色纹路重新变得明亮,风一吹,整棵树都会发出悦耳的嗡鸣;镜溪里的光鳞鱼又回来了,它们在清澈的水里游动,鳞片反射着阳光,像撒了一把碎钻;地面上的落叶不再是干燥的脆片,而是带着湿润的绿意,踩在上面软软的。
“快看!是银霜!”林月瞳突然指向一棵星脉古木,只见银霜从树干后跑出来,身后还跟着两只小小的银尾狐幼崽——幼崽的毛发是浅灰色的,尾巴末端的黑色斑纹还没长全,像两个毛茸茸的小球,跟在银霜身后,跌跌撞撞地跑着。红外摄像头显示,银霜的体重已经恢复到5.5kg,体内的农药残留完全消失,两只幼崽的健康状况也很好。
林守义拄着拐杖,站在森林边缘,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小时候的森林,终于回来了。”他身边的林小虎拿着平板电脑,向游客介绍:“这是银霜和它的幼崽,我们给幼崽取名‘星光’和‘星露’,它们是保护区成立后出生的第一窝银尾狐。”
叶云天看着林间穿梭的银尾狐,调出森林的生态数据:“银尾狐的数量已经达到312只,比年初增加了111只;星脉古木的覆盖率恢复到了65%,星蕊花的数量也增加了200株。”他转头看向林月瞳和林日斌,“跨区域合作果然是对的——水球区提供农业技术,火球区控制工业污染,再加上村民的参与,才能让森林恢复得这么快。”
林月瞳点点头,她的生态分析仪上显示着一条新的信息:“检测到星斑鹿和彩羽鸟的活动痕迹。”她抬头望向森林深处,果然看到几只星斑鹿在啃食青草,彩色的羽毛鸟在树枝上筑巢,发出清脆的叫声。“生物多样性正在恢复,这说明森林的生态系统已经基本稳定了。”
就在这时,云月号的通讯器响了起来,林日斌接通后,水球区农业部门的官员传来消息:“林家村的稻禾产量已经达到1050斤/亩,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微生物农药和星斑蜂的效果非常好,其他村子都来取经了。”
三人登上云月号,飞船缓缓升空。林月瞳看着舷窗外的星际森林,此刻的森林在夕阳的照射下,像一片流动的翡翠,银尾狐的身影在林间一闪而过。她调出下一个目的地的资料——月球区与水球区交界的万亩果园,全息屏上显示着果园的现状:果树的叶片枯萎发黄,果实畸形,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粉末,检测数据显示,这里的酸雨PH值只有3.2,是正常雨水的100倍。
“下一站,万亩果园。”林日斌调整了飞船的坐标,云月号的反物质引擎喷出淡蓝色的尾焰,朝着月球区的方向飞去。“那里的果农正等着我们,希望我们能像拯救星际森林一样,拯救他们的果园。”
叶云天看着全息屏上的酸雨数据,眼神坚定:“我们一定可以。星际森林的成功证明,只要跨区域协作,平衡生态和经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
云月号在星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朝着万亩果园飞去。1995年的冬日里,这片被酸雨摧残的果园,正等待着一场生态重生的奇迹——而林月瞳、叶云天和林日斌的跨越时空环境溯源之旅,也将在这场奇迹中,写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