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1章 齐亲王给皇上写奏折,皇上查明真相(1 / 2)

齐亲王面色凝重地转过身来,他的目光落在了站在一旁的侍从身上,沉声道:“去,给本王准备好笔墨纸砚,本王要亲自写一份奏折,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禀报给皇上。”

侍从们不敢怠慢,急忙应声而去,不一会儿,便将所需的文房四宝整齐地摆放在了齐亲王面前的书案上。

齐亲王缓缓坐于案前,他凝视着那洁白的宣纸,心中思绪翻涌。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提起笔来,蘸饱墨汁,开始在纸上奋笔疾书。

他的笔触如行云流水,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这起事件的重视和对真相的执着。他详细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包括王官员所透露的关键信息——现任丞相高宇乃是背后主使。

齐亲王心中暗自思忖,这高宇竟然是曾经因受朱凤牵连而被问斩的丞相高惠的侄子,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他越想越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在奏折中不仅如实记录了所见所闻,还对这起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写完之后,齐亲王仔细检查了一遍奏折,确认无误后,将其装入信封,并用火漆封好。

接着,他唤来自己的心腹侍卫小罗,神色凝重地吩咐道:“你立刻骑上快马,日夜兼程,务必将这份奏折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亲手交到皇上手中,不得有丝毫延误!”

侍卫小罗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他单膝跪地,抱拳应道:“属下遵命!”

说罢,侍卫小罗接过奏折,飞奔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了齐亲王的视线之中。

齐亲王刚处理完此事,赵立就来到临时安置点齐亲王的书房对齐亲王说道“王爷,现在姓王的官员和米香阁的老板等人如何处置?”齐亲王沉思片刻说“他们在灾荒最严重时候囤积粮食,发国难财,这些人绝不能轻饶。先将他们收押起来,等皇上的旨意。在这期间,安排人手严密看守,防止有人暗中营救或者串供。”赵立点头称是,刚要退下,齐亲王又补充道:“把他们囤积的粮食都查抄出来,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的百姓。”

赵立领命而去,齐亲王则继续在书房中思考着。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说在米香阁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些信件,齐亲王心中一惊,他意识到此事愈发复杂了。他决定亲自查看那些信件。

齐亲王脚步匆匆,仿佛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在催促着他。他穿过庭院,径直走向地窖。地窖的入口有些昏暗,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但他顾不上这些,快速地走下台阶。

在地窖里,一名侍卫正站在那里,手中拿着一封信件。齐亲王走到侍卫面前,接过信件,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展开信纸,匆匆浏览起来。

随着阅读的进行,齐亲王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信中的内容让他震惊不已,原来这封信竟然牵扯出了米店老板与丞相高宇之间的勾结。他们妄图通过操纵灾荒来谋取私利,这种行为简直是丧心病狂!

齐亲王深知此事的严重性,这不仅关乎到百姓的生计,更可能引发朝廷的动荡。他决定先将信件妥善保管起来,等待皇上的旨意下来,再做进一步的定夺。

就在这时,地窖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齐亲王抬起头,听到了灾民们领粮时的欢呼声。他快步走出地窖,来到外面的广场上。

广场上,百姓们排着长队,秩序井然地领取着粮食。他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对朝廷的救济充满了感激之情。齐亲王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有了一丝宽慰。

然而,他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完全放松下来。他知道,这背后的阴谋远未结束,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调查和处理。但至少现在,这些灾民们能够暂时填饱肚子,度过眼前的难关。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立又神色慌张、步履匆匆地赶到了齐亲王面前。他俯下身去,贴近齐亲王的耳朵,压低声音说道:“王爷,刚刚得到一个重要消息,丞相高宇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竟然毫不顾忌地在皇上面前狠狠地参了您一本!”

齐亲王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他冷哼一声,面露怒色:“这个高宇,竟然如此无耻,居然恶人先告状!”然而,他的情绪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毕竟他手中握有那些至关重要的信件作为证据,所以并不惧怕高宇的狡辩。

稍稍思考片刻后,齐亲王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他决定再写一份详尽的奏折,将那些信件的内容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奏折之上,并附上自己对整个事件的深入分析和见解。然后,他会派遣专人将这份奏折火速送往京城,呈递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