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花捂着嘴笑着解释,她在廉州养珠为生,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西洋诸国的王室都是来她这里进得南珠。
孩子珍珠见多了,也会看腻,这才觉得金叶子比珍珠好看。
两人正说着,宋应明夫妇俩也匆匆赶到。
这次宋大花亲自起身迎上去。“嫂嫂。”
两姑嫂多年未见,总有说不完的话,没说上两句,钱氏就将宋大花带去了自己的院子。
唯留孩子于兄弟两人在厅堂中大眼瞪小眼。
宋大花到了几天,众人开始商量给左家下聘一事。
“咱们宋家虽是新贵,不宜太过张扬,但起码是国公府,这聘礼不能太少。”
宋应明作为年岁最长的长辈,率先开口说道。
“二哥说得有理,我也是这么想的。”
宋应知跟着点头附和。
“依我看,你们男人心里的弯弯绕绕比我们女人还多。”
宋大花率先持反对意见,“对于我们女人家来说,这聘礼越高就是越重视的意思,我可不觉得聘礼多是坏事。”
“小姑子说得有理,咱们只要不越过宗室,就没人能说咱们。”
钱氏也赞同宋大花的意见。
宋应明和宋应知对视一眼,有些犹豫。
这时,孩子突然冒出来一句:
“奶奶说了,娶媳妇就得风风光光的,不然人家姑娘会没面子!毕竟女孩子一辈子就这么一次。”
众人被孩子这话逗笑,气氛也轻松了许多。
宋应知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小家伙说得在理,就依你的意见好不好?”
“本来就应该听我的嘛!”小家伙一本正经地说道,这副模样又是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既然决定风光迎娶,那咱们就多费这心思,待聘礼准备好了,那日我与石头亲自与你们一起登门拜访,彰显我们宋家的诚意。”
宋应明抚了把胡须,说道。
“可是……我听说璃儿姑娘在家并不受宠,若是咱们这聘礼备得太好,他们家不高兴怎么办?”
钱氏犹豫不决地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跟宋大花不一样,她来京城也有一段时间了。
这左家的情况她也派人去打听过。“这璃儿姑娘之前一直都是在祖籍青州那边长大,及笄了才被送来京城说亲,也是个苦命的姑娘。”
这京城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正常情况下男方的聘礼越是厚重,那么女方的嫁妆就会越丰厚。
可现在,依照左家那边对女儿的态度,明显是不会准备多少聘礼的。
若是到时候出现嫁妆没有聘礼多的情况,被嘲笑的人就成了左璃。
这可是宋家未过门得媳妇,怎么能受这个委屈?
“放心吧二嫂,他们左家再苛刻,也不会丢这种脸的,毕竟左璃是大女儿,她底下还有弟弟妹妹,为了不让后面孩子的婚事受影响,他们家知道该怎么做。”
顿了顿,宋应知又继续道:“再说,咱们宋家不缺这点儿嫁妆,璃儿嫁到宋府,就是当家主母,府中一切都有她支配,不需要指望那点嫁妆苟活。”
听宋应知这话,几人不住地点头。
“石头这话有理,咱们家又不是苛刻儿媳得主,不管璃儿有没有嫁妆,咱们都得往最高规格去下聘。”
宋大花斩钉截铁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