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36章 夷人的铁甲战舰(1 / 2)

回程的心思一起,宋应知便无心再想其他事,一心一意地开始准备回程事宜。

金矿是挖不完的,但河里的沙金已经被筛捡完,现在每日的产量是最开始的冰山一角。

他们来苏木前,只想找到橡胶树,因此并没有带采矿的专业工具。

收集不到金矿,再带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宋应知与苏澜之、赵明阳二人多次相谈之后,决定在一个月以后启程回北夏。

返程的时间定下,北夏的官员、商人、包括士兵都停止了陶金工作,回到码头收拾返程行李。

对于陶金一事,见者有份,除了土着民们淘到的沙金需要充公之外,其他自己人淘到的沙金皆归自己所有。

商人和将士们得知他们也能去淘金后,皆是开心不已。

每每轮到自己休息时,便会前往金矿区陶金,尤其是商人,他们用自己手里的食物与原住民换取金矿。

数量虽比不上北夏官船的,却也是一个可观的数额,即便是回到北夏需要缴税,剩下的依旧足以让他们花一辈子。

“宋大人,咱们这么做,会不会有点过于慷慨了?!”

赵明阳不明白,这次船队出海,商人、士兵和官员数量加起来六七万人,这么多人淘金,得分走无数金条,这对他们而言,可是大损失!

“他们陪我们一起出生入死,总该分些好处出去,再则,将军,这些金条送回北夏,可都是充进国库,最后能不能到百姓手里还不一定。”

与其金条最后落入贪官污吏手中,还不如分给商人和士兵们。

所以,宋应知的想法就是,有钱大家一起赚,只要不影响整体队伍的工作进度,能淘多少全凭自己本事。

然而,当回程的消息传入众人耳中后,所有热衷于陶金的人反应与宋应知一模一样。

他们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淘金的活儿,从流域赶回码头,日夜不停地收拾行李,修整船只。

有了来时的经验,这次回城,大家统一地把所有值钱的货物装在铁甲战舰上,自己的船只也是与宋应明一样,载着不同种类的木材和树苗。

如此一来,所有的船只几乎是装得满满当当,可谓是满载而归。

光是往船只上装载货物,就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后,这里的原住民送来最后一批橡胶树苗,所有货物装载完毕。

一年多的时间,土着民每个月都会给他们送来大批橡胶树。

宋应知命人把树苗都种在码头开垦出来的土地上,如今要走,自然是得把全部树苗收集起来。

橡胶树珍贵,等回到了北夏,培育种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为了尽可能地种活它们,宋应知把能带走的树苗一棵不落地装上。

花了三天时间检查战舰漏损情况,得到楚北的肯定后,宋应知终于下达回程的命令。

启航那天,港口所有的原住民都来了,他们挥洒着热泪,欢送宋应知等人。

望着这群肤色面容皆与他们差不多的原住民,宋应知内心几许动容。

这些善良的人,再过百年便会被殖民者屠戮殆尽……

可他做不了任何事,这里的社会条件太落后,很多知识即便是他愿意教他们,他们在短时间内也学不会。

“舅舅,咱们还会再回来吗?”

沈礼安看着岸上依依不舍的土着民,心中无比怅然。

“这里的人长得和我们一样,却过着不同的生活,咱们一旦走了,夷人肯定会回来……”

这群善良又毫无抵抗之力的土着民,只能继续被抓去当矿奴……

“或许会回来吧。”宋应知跟着叹了口气,转头不再看身后的土着民。

再回来,也是百年以后,那时候,这块土地上还有没有印第安人,已经是个未知数。

“走吧,去帮你二舅搬东西。”

“哎!”

看着宋应知去往船舱,沈礼安心头虽失落,却还是打起精神跟在后头。

时辰一到,启程的号角吹响,一艘艘船只缓缓驶离港口。

今日的天气晴空万里,海面风平浪静,早晨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像是给船队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回乡之路。

这两年赵明阳常常带着军队在大西洋上打秋风,现在对这片海域的情况和潮汐规律十分熟悉。

此次返航时间选在了大西洋最为温和的季节,并且且避开了中心区域。

因此,船队一路平安无事,按着预期的时间顺利抵达好望角。

和上次开始情况不一样,这一次他们的到来,夷人态度十分热情,不仅提供了他们需要的食物和淡水。

还给整支船队准备了欢迎宴会。

从好望角开始,宋应知等人每到一个落脚点,都会受到夷人的热烈欢迎。

这期间就是遇到了海盗,对方也是远远地就跑了,这情况过于反常。

当整支船队抵达淡马锡的时候,夷人对于沉入海底的铁甲战舰只字不提,反而主动提供了一批商船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