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许霞洗菜时偷瞄笸箩,除了对蘑菇的长相感到好奇外,还想知道蘑菇汤的味道。
沈青:“我刚才说的,是纯素蘑菇汤的做法。要想做成荤的,可以将五花肉+葱+姜,剁成肉馅,倒点盐、味精、酱油、花椒粉调个味,再团成鸽子蛋大小的肉球。
蘑菇汤出锅15分钟前,撤掉灶膛内的柴火,等水面不再冒大泡,再将肉丸放入锅中,待水温将肉丸表面烫定型了,用勺背轻轻推动肉丸,再往灶膛内添柴火。
接下来的步骤,就和纯素蘑菇汤一样喽。不过,剁肉馅太麻烦了,不如直接买排骨。
起锅烧油,下入排骨,煎到两面焦黄盛出。
利用锅中底油,煸走蘑菇的土腥味,煸出蘑菇的香味,再倒入井水、排骨一起煮。”
许霞在脑海里,幻想一下按照沈青说的法子,熬出来的蘑菇汤画面,汤色浅棕透亮,蘑菇一条一条的,排骨两面金黄,轻轻一咬,整块肉就脱离了骨头。
画面里...色香味俱全,馋得直让人流口水。
许霞:“成,到时候,熬一锅蘑菇汤,让大家伙都尝尝鲜。”
沈青晃了晃手中的猪肉,“今天,我去北边养猪场卖猪,厂长送了我一挂猪肉,你中午切一些炒一炒,让大家伙都尝一尝。”
许霞:“刚巧,洗了三把芹菜,中午的荤菜就做芹菜炒五花肉吧。”
沈青:“成,许姐,你先忙,我去放五花肉了。”
说完,沈青走进厨房,把五花肉放进案板下方的铝盆内,接着,他洗了洗脸,来到院子里监工。
三楼的阳台上,摆有带定滑轮、麻绳的装置,装置下方自带铁棍和铁板,铁板上方,放有一袋袋沙子,防止用装置运货时,装置乱晃。
工人们用麻绳+定滑轮装置,将地上的木梁,一根接一根的运送到三楼阳台上,接着,再由工人用绳子,将木梁拉到屋顶,并卡在垂直向上的钢筋之间。
中午,许霞蒸了白米饭,还做了三菜一汤,醋溜土豆丝、素炒菠菜、芹菜炒五花肉、紫菜蛋花汤。
白米饭,粒粒分明,弹牙有嚼劲,细品,还有一丝丝甜味,醋溜土豆丝,酸咸适中,清爽解腻,素炒菠菜,鲜嫩可口。
紫菜蛋花汤,暖胃解渴,喝汤时,偶尔还能吃到一粒虾米。
芹菜炒五花肉,芹菜内没有老筋,脆爽可口,五花肉...宁一海没有夸大其词,肉质的确比普通的五花肉更加紧实,肥肉,油脂味很浓,但不让人感到很腻,瘦肉,有嚼劲,但却不柴,得到工人一致好评。
吃完午饭,工人们休息了半个多小时,便又开始抄家伙忙活起来了,沈青则坐在紫藤萝棚架旁监工。
李大茂,不愧是施工队的工头,早上,他说今天下班之前,要把木梁上好,果然,晚夏刚布上天空时,最后一根木梁,便稳稳当当落在了钢筋之间。
工人们从屋顶上下来时,每个人的脸上、脖子上,都布满了汗珠,汗珠有大有小,大的如绿豆,小的如芝麻。
工人们压水洗了洗手、脖子、脸,各喝一大碗李子干水,原地休息二十分钟后,才乘坐拖拉机离开小院。
木梁上好,新房竣工就不远了。
自那日起,新房建设速度,就跟按了加速键一般,基本上一天一个样。
铺设灰瓦时,数量拖拉机,拉来用竹子编成的长竹排,先用钉子+锤子,将竹排钉在屋顶上,再在竹排之上,铺设涂有木蜡油的木板,木板与木板间的缝隙,用水泥糊住,接着,木板之上,铺一层橡胶材质的防滑防雨垫,然后,着手铺设灰瓦。
铺完灰瓦,工人们分成两波。
一波,沿着楼房西侧凸出来的钢筋,搭建楼梯框架,用水泥+沙子+石子+水,混合成泥浆,倒进框架内,来浇筑楼梯。
一波,在紫藤萝棚架旁,搭了一个小棚,将厨房内可移动的物件,全部搬到了小棚内,还比着大锅的尺寸,搭了两个土灶,接着,扒了厨房,把土扒松,建设地基,运来泥土,把地面垫高,再哐哐垒青砖墙。
厨房和仓库,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屋顶是平的,不用上木梁,直接搭框架浇筑水泥,再在边缘垒个防护栏就行,值得一提的是,新仓库的北侧,有一个露天楼梯,可供人走上楼顶晒东西。
第一波人浇筑完楼梯后,也没有闲着,而是依照李大茂的安排,用水泥、腻子等物,开始装修房子,地面,倒水泥浆,一米以下的墙面,涂水泥,一米以上的墙面,涂腻子。
至于布电...专业的事情,得交由专业的人来做。
沈青前往供电局,花钱请了一位电工,托他在一楼、二楼、三楼的每个房间内,都拉上电等、安一个插座。
电线,关乎用电安全,沈青买了最粗、最贵的那一款,其余通电装置,灯泡、插座、插排等,也都是挑质量高的买。
值得一提的是,一楼、二楼、三楼,皆安有电闸,其中,一楼是总闸,把它拉下来,整个楼房全停电,二楼、三楼的电闸,皆只管一层楼,电线从一楼往楼上走,是通过客厅天花板预留的孔洞往上走的。
电工干活精细,他将楼房电线全都走好时,厨房、仓库也已经建好,步入了装修阶段,于是,他抄起家伙事,开始给厨房、仓库布线。
楼房、厨房、仓库整好,就该弄院子了。
沈青搬进了新房西厢房去住,之前的旧家具,一部分被砍成了木柴,摞在了木柴堆,一部分搬进新房,竹棚仓库内原有的物件,也被搬到了新房。
接着,竹棚仓库被扒了,拆下来的竹子,被许春苗拉走,她家要扩建牛棚,正缺竹子用呢,一车车泥土,被拉进了院子。
北边的柴火堆,暂时没有动,工人们先用土将柴火堆以外的区域垫高,看桃树、海棠树、紫藤萝等植物主干周遭没有垫高,但砌了圆形的坛子。
沈青打算把季雪送的花种,播种在坛内,这样,从视觉上来看,不会觉得植物主干周遭地势低于院子。
工人们在紫藤萝棚架的南边,又搭了一个小的棚架,沈青打算将其整成葡萄架。
接着,工人们开始按照李大茂的吩咐,开始砌别的花坛,垒带有镂空样式的院墙。
弄完,动用石滚子,将院中地面碾硬,‘楼房客厅屋檐-厨房门口’,铺了一条青石砖小路,而且,石砖是嵌进土里的,石砖表面与地面齐平。
如此,下雨时,在楼房和厨房间往返,不用担心鞋底糊满湿泥巴,也不用担心被凸起的石砖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