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两个阵营里的人,都说服不了对方,于是,易川江提议...后续,辛乡镇的杏树,若是展现出了病症,可派人去安宁村请沈青治树,诊费一分都不能少。
呦,有人骑摩托来送钱了。
“我知道那俩人是谁了,许霞,你继续洗土豆吧。”
“成,对了,大米、萝卜、调料,快用光了。”
“行,下午,我去街上一趟,多买点食材。”说完,沈青把二八大杠推进屋内,洗了洗手,
喝了一碗茶,啃了一颗苹果,便离开了小院。
许霞蹲在压水井旁,继续刷洗土豆,那俩人是何身份、为何事而来,她心里皆不好奇,她只想做好份内的事,洗菜-烧饭-洗碗,最后,拿到应得的工钱。
……
另一边,沈青向北、再向东,来到村中央的大塘。
大塘的东岸上,摊着一些采割不久的野草,水面波光粼粼,两大群白鸭,悠闲地浮在水面之上,偶尔,一只白鸭头朝下、尾部朝上扎进水里,姿势恢复正常时,嘴里赫然叼着一条小鱼。
嘎嘎---
于是,这条鱼在水面上引起不小的骚动,其余白鸭疯狂追逐那只嘴里有鱼的白鸭,直到小鱼落入鸭腹,水面才恢复静谧的氛围。
李广田家,就建在大塘旁边,沈青向南、再向西,拐进了栽有参天大枣树的小院。
哗啦---
压水井旁,许素芬坐在小板凳上,在清水中涮洗早就用洗衣粉洗过一遍的衣服。
许素芬扭过头,瞧见了沈青,“呀,大青来啦,我晒了两麻袋红薯干,可甜了,待会儿给你装上半袋,你家新房建得怎么样了?”
“工人一多,效率就快,青砖墙已经有1米多高了,许姨,你家鸭棚动工了吗?”
“鸭棚已经盖好了,前天,广田在天蓬街买了不少鸡苗和饲料。先喂饲料,等鸡大一点,再喂麦麸。青砖已经1米高了...再过不久,就该上梁了吧,你到时候知会一声,我和广田过去凑个热闹。”
许素芬口中的‘上梁’,指的是一楼的屋顶,一般来说,建新房时,‘上梁’是要放鞭炮、撒糖、撒红花生,并邀请亲朋好友吃饭的。
“行,上梁时,我雇村厨,或者在镇上订个几桌,请大家过去吃饭。对了,今天是不是有俩男的,过来找李叔谈事情?”
“没错,那俩人是杏香镇的,一个是村长,一个是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三人在堂屋里谈话呢,怎么,你...认识那两个人?”
“谈不上认识,只是和其中一个人,有过一面之缘。刚才,我从地里回来,发现我家小院多了一辆摩托车,许霞说...有两个人上门找我谈事情,见我不在家,二人停车去村长家了。我朝许霞寻问了一下二人的长相,年纪偏小、皮肤偏白那个,我随王书记去杏林巡视时,见过那人一面。”
“原来,那两个人是先找了你,再过来找广田的。我就说呢,辛乡镇离安宁村可不近,两镇之间也没有通巴车,还以为...他俩包了一辆拖拉机,司机把人送到村口,便忙别的事情去了。大青,进去吧,看看他俩有啥事找你。”
有啥事...八成是为了岸边的杏树。
沈青走进堂屋,八仙桌旁坐了三个人,李广田正拎着茶壶,笑着给另外两个人倒水,中年男子和沈子栋,二人皱眉抿嘴,仿佛被什么事情困扰着。
咚---
李广田放下茶壶,抬头看向沈青,“呀,大青来啦,快进来坐,尝一尝我亲自炒的焦红枣茶。”
李广田还未另拿一个空碗,中年男子却先他一步起身了,“这位便是沈同志了吧,剑眉星目,帅气逼人,气质出众,和镇长说的一样,是位...丢到人群里,能一眼就被认出来的帅小伙。我叫冯征,是胡楼大队葛家庄的村长。”
李广田:“别站着了,坐下来聊。”
“对,坐下来聊。”冯征点头附和。
“好。”沈青坐在了李广田对面。
李广田寻一空碗,倒满红枣水,递给了沈青。
沈青接过,茶水呈浅棕红色,轻抿一口,醇厚润滑,微微甜,枣香味却很浓,细品,还有一丝丝焦香。
“这味道...和上次喝的有一点差别。”
“什么差别?”
“枣味更浓,焦香味降低了不少。”
“这次选用的小圆枣,是晒得特别干的那种,枣味会更浓一些,炒红枣时,用微微火炒,炒了50分钟,枣皮才焦味。大青,你鼻子很灵嘛,素芬每天喝好几碗焦红枣水,她尝出枣味更浓了,却没尝出焦糊味淡了。”
冯征笑着看了看沈青和李广田,“茶,也品得差不多了,咱们来谈一谈正事吧,李村长,有劳您---”
“别~”李广田摆了摆手,“年轻人的事,让年轻人做主,都啥年代了,还搞‘领导的话,乃是一言堂’策略。”
冯征嘴角微抽,他找不到沈青,转头来找安宁村的村长,是为了拉关系,让对方当自己的说客,说服沈青同意自己所要说的事,没成想,对方是个老油条,一进门,请人喝茶,说点家常、拉近关系、表达来意后,对方不接招,一个劲说着各种与‘小圆枣’相关的事,让人插不进嘴。
比如,院中央的枣树,是何时栽下来的,枣树曾生过一场重病,叶片发黄,他是如何把枣树救活的,枣树每年能结多少斤果子,晒干后,分别送给了谁,拿到红枣的人家,又给了他什么回礼,焦红枣的炮制流程以及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