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91章 辛乡镇来人(1 / 2)

工人们砌墙时,小院内空气中的灰尘,没有扒房子时那么大了。

然而,和水泥时扬起的灰尘,其对于气管、肺的危害程度,远高于泥灰、木屑。

因此,为了安全着想,工人干活时,都是戴着口罩的。

许霞的儿子小虎,长得软软糯糯的,性格腼腆,吃午饭时,身体必须紧挨着母亲,吃完午饭,许霞忙着刷碗,他便窝在厨房里看书。

小虎想安安静静地待着,偏偏以王川为首的大老爷们,酷爱逗弄小虎。

比如,蹲在门口询问...看的什么书,能不能把书上内容念一遍,上午老师教了什么,给大家伙讲一讲呗,学校每天布置多少作业,要多长时间才能把作业写完,9+8等于多少,处处闻啼鸟下一句是啥等等。

小虎是个老实人,明明心里怕的不行,还是认认真真回答了王川等人的问题。

许霞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没有上前阻止,身为母亲,儿子有啥性格缺陷,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儿子多和王川等人交流,能把胆子练起来,而且,王川等人只站在门口,绝不走进厨房,半个月左右,小虎和他们说话时,嗓音就不再怎么发颤了。

时间一晃,来到了3月5日。

春日的阳光,总是带着一点慵懒、悠闲的意味,让人...特想找个地方睡上一觉,随风而来的清新空气,倒是能击走一些困意。

水洼地里,哗啦,甘蔗叶随风起舞,相互碰撞间,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甘蔗的直径,已经蜕变成紫色或黄色,用指甲一掐,发现表皮完全掐不动。

眼下,甘蔗上的绿叶,约有2/3的量,全被掰掉了,顶部的叶片,是不需要掰的。

沈青吃完早饭,就来到了水洼地,他观察了一下洼水,发现岸边野草,虽然矮小,却茂密翠绿,当然,过一段时间,野草便会长高不少,洼水清澈见底,沈青打算再过半个月,去王莲买些菱角苗,之后,等上小半个月,再去营口镇买鱼苗。

昨天,村长李广田,领着几个小伙子,拉回来两车鱼苗,投放到村中央大塘和西塞大塘了。

天气回暖,倒春寒,10天之前,随着一场春雨而来,晴了几天后,气温就回升了。

眼下,是投放鱼苗的好时机,沈青为何不...现在就去营口镇买鱼苗?

概因...黑鱼在水中会乱窜,先投鱼苗,后栽菱角,菱角的根,还未紧紧抓牢淤泥,黑鱼乱窜间,把菱角根拱出淤泥,那可就抓瞎了。

先栽菱角,等其根系抓稳淤泥,再投放黑鱼,便可归避这个问题。

沈青还绕着甘蔗地走了一圈,砍下一根黄甘蔗,叶子,和紫甘蔗叶子差不多,表皮,嫩黄中透着一抹浅白色,牙齿咬住一端,不怎么用力,就能撕下一大片果皮,甘蔗很脆,微微一用力,就能咬下一大块,水分超足,可惜,还没到成熟的时候,糖分积累不足,除了临近根部区域,糖分达标后,其余部位...像在啃微微甜的玉米芯。

沈青在甘蔗地内行走时,会动用体内异能,往甘蔗根部,注入一丝丝生命力。

啃完甘蔗,沈青并未离开水洼地,而是走进了麦田,薅掉地里的杂草。

这年头,农药还未普及,市面上有卖除草剂的,不过,价格昂贵,与其花钱买药除草,大家更愿意用手薅草。

好在,地里的草并不多,太阳离正南方,还有一些距离时,他便薅尽了地中的杂草,并将杂草抱到甘蔗地旁的沤肥处,还驱动异能,吸走草根的绿团,使它们的根系,迅速萎缩干瘪,杜绝‘杂草在新地方扎根长叶’现象。

忙完,沈青来到岸边,捧起一捧捧洼水,洗净手上的灰,接着,往东回到垂柳旁,跨上二八大杠,往北边骑去。

今天,沈青下地,没让大黄跟来,让它留在家里监工。

别说,大黄监起工来,有模有样的,贴着青砖墙走来走去,偶尔,溜到和水泥的地方,观看工人在水泥和沙子混合而成的、圆锥样的泥堆里,挖一个深坑,浇上水,再手持铁锹,将水、水泥、沙子搅拌均匀,还会溜达存放沙子的地方,来回嗅沙子表面,嗅到特殊气味,就前爪交替扒动沙子,扒出蚌壳、枯树枝等杂物。

其实,它不用扒,那些杂质,也上不了墙,工人们将沙子倒入水泥中之前,会把沙子过三遍筛网。

辘---

车轮碾压野草,匀速往北转去,须臾,沈青向西、向北、再向东,回到了自家小院。

他发现小院内停了一辆摩托车,车上,还罩了一个透明的塑料薄膜,车子很新,油漆锃光瓦亮的,像是刚买不久,不过,照这个‘停一下,还要罩个东西护着’的维护程度,也有可能不是新车。

哗啦---

许霞蹲在压水井旁,用刷信用卡清洗土豆表面的泥,中午的荤菜,她打算做土豆烧鸡。

“许霞,院里怎么多了一辆摩托车?”

许霞扭过头,甩了甩手上的水渍,“呀,回来啦。半个小时前,有俩男的骑车进院子,自称有事找你商量。我说你下地薅草了,中午才能回来,

他俩便把车停在院子里,转身离开了,走之前,还问我村长家住在哪里。俩人真够讲究的,停个车,还要用薄膜把车罩住。”

沈青认识的人里,属乔宇和朱大阳最爱骑摩托车,前者,知道主家下地薅草了,必然会骑着摩托、带着大黄,去地里找人,大黄愿不愿意跟着一起去,那就另说了,后者,他是个花贩子,没道理去见村长呐。

“许霞,那两个人长什么样子,你还记得吗?”

许霞认真回忆一番,“那两个人...一个40来岁,瘦瘦高高的,头发...不是秃顶,但很稀疏,长脸、淡眉、蒜头鼻,额头上还有三道横向的褶皱。一个年纪不太大,穿着一身棕白色的套装,斜背着一个棉布挎包,个头高挑,身形板正,椭圆脸、大眼睛、皮肤偏白,长得帅气,气质内敛之中带着一股自信。”

沈青在脑海之中,搜索符合许霞描述特征的人物肖像,有抬头纹那个,没找到,皮肤偏白的,倒是找到了---沈子栋。

沈子栋,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目前在城里农业局工作,上个月,沈青陪王文正、易川江巡视杏林时,发现辛乡镇的杏树也生病了,辛乡镇的镇长不认同这个说法,并派出了高材生沈子栋,高材生检查一番杏树,得出‘辛乡镇的杏树,状态十分健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