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71章 辛乡镇来人(2 / 2)

前几日,各镇的镇长,去城里开大会,会议其中一条内容就是...近期,各镇的镇长,要领着各队的书记,在归属于自己镇的杏林内走一遭,于是,才有了今日巡视杏林一事。

易川江:“我好多了,开完会,回到镇上,敲定巡视杏林日期,通知各队的书记何时何地集合后,去镇卫生院挂了两天的吊水,感冒就好透了。说到病...王镇长,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

王一杰见对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心不由得一紧,问道:“什么事?”

易川江:“今日来巡视杏林,我把杏香镇深谙果树日常养护和病虫害防治的能人带来了,他查验杏树一番,发现杏树生了病,适才,他越过界碑,在北边也瞅了瞅几株杏树,确认辛乡镇的杏树也生病了。这病...病情较轻,几瓢药水浇在树根处,就能药到病除。我想着...让他给杏香镇杏树治病时,捎带着把辛乡镇的杏树治好,不过,此事需挣得你的同意。”

“辛乡镇的杏树生病了?”王一杰心情骤然放松,摇头大笑,“不可能。川江,说实话,跟我一起来沙谷河的这群人里,也有一位能人---范子栋,范家往上数五代,皆是和果树打交道的,子栋更是农业大学的高材生。天刚蒙蒙亮,我们一行人,就翻过大坝,来到河岸杏林里,从辛乡镇的最北边,一路向南,走到了界碑这儿,子栋可忙了。观察株型,剥下一小节树皮,研究树皮内侧质地,掰下一颗花苞,仔细剥开一片片花瓣,用放大镜去看花蕊形态,挥动小铁锹挖土,铲断一小节树根,剥掉根皮,像嚼甘蔗一样嚼树根。子栋的结论是...辛乡镇的杏树十分健康,只要水肥管够,今年杏果,指定又大又甜。川江,你找的人...靠谱吗?”

易川江:“人,是文正引荐的,小伙子名叫沈青,长得帅气,人也实在,我相信他说的话。一杰,杏树生病,关乎着公账入项,还是谨慎点为好。”

“嗯,是这个理。”王一杰扭头,看向气定神闲、双眸充满自信的范子栋。

范子栋扫视对面一眼,目光落在沈青身上,对面人群里,没戴红袖章、没拎公文包的只有两个人,一个上了年纪,一个是年轻小伙,适才,杏香镇镇长说...小伙子名叫沈青,如此,便能排除那个上了年纪的人。

范子栋上前一步,看着沈青说道:“你就是沈青吧,刚才,离界碑还有几十米远时,我瞧见有几株杏树...侧枝被剪、根部沙土被动过,是你弄的吧?”

沈青悄摸打量范子栋,这人不仅长得白净,身上所穿的衣服,也是一尘不染的。

“我是沈青,走到界碑时,我发现位于界碑南边、临近界碑的杏树,仍然是生病状态,便往北走了几十米,随机选了几株杏树抽查。”

易川江:“一杰,沈青越过界碑,检查北边杏树之前,询问过我能不能查,我想着杏树生病不是小事,便点头答应了,然后,他才过去的。”

王一杰:“没事,换做是我,发现归属于辛乡镇的杏树生病了,也会让子栋越过界碑,看一看南边的杏树,是不是也生病了的。”

沈子栋:“易镇长,我在校期间,拿到过不少的奖状、荣誉证书,教授们都夸我在果树病虫害防治和新品种培育方面,有过人的天赋,我对自己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我能越过界碑,检查一下南边杏树的情况吗?”

自我夸奖的话,沈子栋说得很坦荡,易川江心里忍不住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

“小伙子,去看吧。”

沈子栋越过界碑,往南走了几十米,随机挑了3株杏树,饶树走一圈,剪掉几节侧枝,剥开树皮,观察其内侧,

从满脸褶子男的手里接过铲子,在主干旁挖一个深坑,铲断一节树根,细嗅树根横截面,剥掉根皮,刮掉橘红色部位,张嘴开啃。

嘶---

李文丁倒抽一口冷气,“这小子...牙齿真不错,树根都敢啃。”

李文丁打小牙齿就不好,酸的、硬的,吃了一准牙疼,上了年纪之后,牙龈还萎缩了,排骨、鸡块、脆桃、苹果等,他通通不敢碰,一是怕疼,二是怕...美食没吃上,牙齿先脱落罢工。

黄大全:“河岸边的杏树,品种特殊,树根的根皮和木质之间,存在着橘红色、纤维状的物质,得亏这个物质厚度较薄,轻轻一刮,就能刮掉,不然,沈大学生的牙齿和嘴唇,非被染成橘红色不可。”

沈青觉得沈子栋的牙齿。完全啃得动糖甘蔗,就冲这份接地气的检测方式,此人绝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生。

不一会儿,沈子栋拍掉手上的泥土,从挎包中掏出一个布帕和一个装有清水的玻璃杯,拧开瓶盖,倒水打湿布帕,先用玻璃杯内的水漱了漱口,再用布帕擦掉嘴周和手上的泥渍。

末了,沈子栋走回人群,道:“王镇长、易镇长、沈同志,杏树株型成散花状,主干和侧枝上,都没长树瘤,也没有流出胶状分泌物,更没有褐色圆斑,表明杏树常见的三大疾病,杏褐腐病、杏疮痂病、杏瘤病,岸边杏树都没有得。

侧枝横截面呈浅绿色,摸着有一丝丝湿润润的,表明杏树营养输送渠道,是畅通无阻的。

树根的味道...涩、酸、麻、甜,不苦,教授多了,杏细菌性穿孔病或者别的病菌入侵性疾病的病情初期,树根、侧枝会有一丝丝苦味。

眼下,刚刚开春,杏象甲、杏蚧壳虫、杏仁蜂等虫害了。

因此,我得出...岸边杏树没有生病的结论。”

此话一出,众人反应皆有所不同。

王一杰一边点头,一边露出满意+自豪的笑容,辛乡镇的书记们,有的大力鼓掌,有的跟着一起笑,有的用看好戏或者打趣的目光,看向沈青、王文正等人,易川江眉头紧锁,垂眸沉思着什么,杏香镇的书记们,有的欣赏地看向沈子栋,有的面色微怒,有的疑惑地看向沈青。

王一杰:“川江,子栋是农业大学的高材生,说的话也有理有据,他的结论,让人很难不信服。你也别皱眉了,杏树没有生病,可是一件好事情。”

李文丁目露困惑,“沈青和沈子栋,二人说的不一样,该信谁的啊?”

“当然是沈子栋。”站在王一杰右侧、臂膀红袖章刻有‘方庙’二字的男子,语气非常笃定,

“农业大学出来的高材生,他给的结论岂会出错。”

黄大全右手一挥,“高中生也好,高材生也罢,我啊,更相信实战强的人。刚才,技术员只是闻了一下树根,就猜出我在地里埋了死物,能耐大着呢。而且,技术员就是靠给植物治病吃饭的,他的实战经验,比沈大学生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