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姐悄悄按下相机快门,把这一幕定格在胶片上。
她想,或许这样就够了——看着他为热爱的事业发光,看着他身边有合适的人,也是一种圆满。
深秋的深圳依旧闷热,华强北的电子市场里挤满了南来北往的商人。
林栋博盯着生产线上的手机主板,眉头紧锁。
“焊点还是不达标,这样组装会短路。”
工厂老板擦着汗。
“林总,这已经是珠三角最好的焊工了,你的设计太精密,手工焊确实难。”
“必须用波峰焊。”
林栋博指着图纸。
“我联系了香港的设备商,明天机器就能到,让工人连夜培训。”
深夜的车间里,机器的嗡鸣此起彼伏。
汪小姐拿着质检报告,忽然轻轻咳嗽起来。
林栋博抬头看见她脸色发白,从包里翻出感冒药。
“你先回去休息,这里有我。”
“没事,样品明天就要送回上海测试,我得盯着。对了,彤彤姐设计的外壳样品到了,我放在你包里了。”
林栋博摸出那个白色塑料外壳,弧度圆润,侧面果然有个浅浅的凹槽。他想象着李彤彤趴在桌上画图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汪小姐,谢谢你。”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林总说笑了,这是我的工作。”
“不只是工作。”
林栋博看着生产线尽头堆起的主板。
“从广州跑货源到现在,没有你,很多事做不成。”
汪小姐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叹息。
“能跟着林总做事,我很荣幸。”
她合上笔记本。
“我去看看波峰焊设备,您也早点休息。”
看着她消失在车间拐角的背影,林栋博握紧了手里的手机外壳。
有些感激说不出口,有些情意只能藏心底,就像这主板上的线路,各自分明,却共同支撑着整个系统。
1988年初春,上海的街头飘着细雨。
林栋博站在东方明珠的施工工地上,手里攥着测试成功的报告——GS系统在市区三个基站实现无缝漫游,通话质量远超模拟信号。
李彤彤撑着伞跑过来,手里捧着个丝绒盒子。
“你看!”
打开的瞬间,银色的手机在雨雾里闪着光,背面的弧形外壳贴合手掌,按键上的凸起像颗颗小珍珠。
“样品机!”
林栋博接过手机,指尖抚过“上海制造”的刻字,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爷叔说,这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手机。”
李彤彤踮起脚,替他擦去脸上的雨珠。
他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绿色的信号条。“这是咱们自己的标准,以后不用看别人脸色。”
远处传来汽车喇叭声,阿宝探出头喊。
“栋博!爷叔在厂里等着呢,第一批量产机下线了!”
林栋博拉着李彤彤往车边跑,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却挡不住眼里的光。
他忽然停下脚步,拿起大哥大拨通了汪小姐的电话。
“样品测试通过了,你设计的防尘圈很管用,淋雨都没进水。”
“恭喜林总。”
汪小姐的声音带着笑意。
“我这边在整理专利文件,下周就能提交。”
“等忙完这阵,给你放个长假。”
林栋博看着身边蹦蹦跳跳的李彤彤。
“带你去杭州玩,就当是……谢谢你。”
听筒里沉默了几秒,传来轻轻的笑。
“好啊,到时候我可要尝尝西湖醋鱼。”
挂了电话,李彤彤挽住他的胳膊。
“汪小姐是个好姑娘。”
“嗯,是个好搭档。”
林栋博握紧她的手。
“咱们也该筹备婚礼了,我想在厂里办,让所有工人都来喝喜酒。”
汽车驶出厂区时,林栋博回头望了一眼。
车间的灯还亮着,汪小姐的身影映在玻璃窗上,正低头写着什么。
他知道,那里藏着许多没说出口的话,就像这手机里的信号,看不见,却真实存在过。
但此刻,他更想握紧身边的手,走向属于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