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一些后续(2 / 2)

楚沁半点不受影响,依旧刷着题。

恍惚间,张飞燕只觉得一梦二十年。

重来一回,自己难道就只会找个好男人嫁了吗?

张飞燕只觉得有只大手紧紧攥住自己的心脏,使得她有点喘不过气来。

不是的,她不该这样的。

她也应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她飞速眨两下眼,缓缓呼吸。

高考是来不及了,她成绩不算好,就算让她复习十年她都不一定考得上。

但78年,是改革开放的年份。搞学习不太行,她或许可以试着搞钱。

可问题又来了。

搞钱是需要脑子的,但很明显,她没有一个足已让她挣大钱,支撑她创办事业的脑袋,她只有对未来的记忆。

于是,张飞燕慢慢把目光移到楚沁身上。

楚沁:“……”

楚沁疑惑片刻,随即继续刷题。

张飞燕兴冲冲地走了,楚沁还是在刷题。

这段时间她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复习,复习时一半的时间都在刷题。

甚至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小册子在被语文课文。

楚沁快要疯了,她已经好几天没洗头发了,有时竟然想要考试快点到来。

村里组织的复习班她也去过,只是楚沁听了一两回课后觉着这个复习班不太适合自己,便又回家独自复习。

等11月中旬时,金玉请了假,也来到楚沁家和她一同复习。

紧接着又有楚红加入。

楚红是货真价实的学霸,她也在机械厂里上班,可闲暇之余还跟着秦华奶奶学医,她立志要当一名医生。

有了楚红的加入,楚沁和金玉复习时直接起飞,效率都不知道提高多少。

三人就不停复习着,纪竟遥包揽了每日的家务活,更是把元元拘着,不让她去打扰楚沁三人。

终于,就在楚沁刷题刷得快被题目逼疯之时,高考来临。

12月10日,是高考的第一天。

而12月9日那天楚沁给自己放了一天的假,用于调整状态。

这天,感觉自己仿佛从半死不死中彻底活了过来,已经干枯的身体被重新注入血液,已经发疼的脑壳疼痛慢慢消退,待到狠狠睡一觉后,重新变得精力十足。

纪竟遥给她按摩:“咋样,这力度好不好?”

楚沁舒服得眯起眼睛,发出声喟叹:“啊——特别舒服。”

她的关节嘎嘎响,慢慢变得不再僵硬,身上因紧张而绷紧的肌肉也开始放松。

“我可算是要解放了,这次考得上最好,要是考不上我明年不想再试了。”楚沁闭着眼睛说道。

纪竟遥:“别说这种丧气话,老师不都说了吗,你现在的水平大专是够的。万一就碰上许多你会做的题目,然后成绩出乎你意料,直接够上了一本……”

“哈哈哈。”楚沁美得笑出声,“我要是能上一本,上第一志愿的那个学校和专业,再让我办场酒席我也愿意。”

她的第一志愿是啥?

是本省的农业大学畜牧专业,这所学校的畜牧专业在全国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楚沁实在没什么信心。

纪竟遥揉揉她脑袋:“你放轻松,别怕,明儿我在考点门口等你。”

楚沁笑眯眯:“行,你多带点热水,我考试的时候你找个不冷的地方休息就行。”

夜深了。

屋外下了雪,雪花纷飞,月色朦胧,今晚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是个不眠夜。

翌日,一辆辆从机械厂出发的货车载着一车车的赶考人,往县城行驶而去。

这车是去县城运货的,厂里也有不少人要参加考试,正好一起运走。

而楚沁作为纪竟遥家属,也坐上了车。

正因有车她才没提前一天去县城,村里不少人昨儿就已经住到县城去了。

楚沁靠在纪竟遥身上,身上披着厚厚的长棉袄又睡了一觉。

睡醒,车也到县城了。

睡了回笼觉的她神清气爽,下车时被寒风一吹,半点困意也没了。

“你找地方休息去吧,我进去了。”楚沁冲着纪竟遥挥挥手,然后进考场。

她是稳定型选手。

越是关键时刻,她越是稳定。

在不少人有心焦或者激动之时,楚沁的心跳动得愈来愈平稳。

铃声一响,考卷分发,楚沁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提起笔开始做题。

第一科是语文。

语文并不算楚沁的强项,原主的记忆她并不能沉浸式体验。

对于其他人来说,语文是自小接触的,自打会说话,总会接触到那么几句古诗,所以他们语文再差也差不到哪儿。

但楚沁不是,她没有从小浸润在这种氛围中,她语文是真的能考个四五十分。

楚沁在语文上也是下了苦功夫,后来成功把语文稳定到良好的分数线上,这一个多月来也捡起来不少,所以今天答题还算顺利。

考场十分安静,楚沁心无旁骛地做题。

看到二选一的作文题目,她想了想,选择其中之一,然后又构思三分钟开始动笔。

“叮铃铃——”

考试结束。

纪竟遥果然在门外等着了,楚沁出去后迫不及待把手伸到他怀里暖着。

“走,我带你去吃饭。”

纪竟遥没问她考得如何,直接拉她去国营饭店。

下午,考的是物化。

楚沁选的是理科,她依旧做得顺手。

今晚就没有回去了,而是住在县城招待所中。

元元被送到了楚婶儿家,这孩子长到7岁,终于体验了一把离开父母的感觉。

第二天是数学和政治。

楚沁绷紧心神,当落下最后一个字,政治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之时,她望着窗外,雪花正纷纷落下。

高考结束了。

“楚沁在家不?”

邮局的人骑着自行车从桥上而来,冲着山丘喊。

楚沁听到动静,鞋子都没穿,飞奔出去大喊:“在!”

送信小哥笑了笑:“恭喜啊,你的录取通知书开了。”

楚沁眼泪都快飙出来了,拿着信封回家,迫不及待打开信封。

此刻正在喂鸡的纪竟遥也匆匆跑下来,忙问道:“啥学校?”

楚沁呆呆:“是省农业。”

她紧接着不可置信,瞧着纪竟遥喃喃自语道:“天呐,竟然还真被我够着了?”

纪竟遥凑上前看,只见上面明晃晃写着:“畜牧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几个字。

楚沁“啊”的一声喊出来,脸都要笑烂了!

楚沁的录取通知书仿佛是开关,陆陆续续的村里一些人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到了月尾,录取通知书已经发得差不多了。

考上的收拾行李开年去报道。

没考上的到处求笔记,准备明年二战。

楚沁也把笔记分了出去,然后从拿笔记的人的口中得到了知青院的情况。

知青院考出去8个,比她想的多。

其中四个本科,四个专科。

而村里呢?包她考出去3个,除她外还有楚红和小唐的侄女。

其中知青院的一位知青考得最好,是市第一名,去了首都大学。

再就是楚红,据说她是市第三,也去了首都的一所牛逼哄哄的医科大学。

然后就是楚沁,楚沁万万没想到,她的成绩能在村里排第三。

而金玉呢?

她上了省城的一所师范大学,吊车尾读上本科。她亲爹听说此事后还找上门塞钱给她,奈何钱直接被她扔了出去,最后她亲爹被臊得捡起钱低头离开。

金玉丈夫同样考的是省城学校,夫妻俩已经去省城了,金玉私底下透露给楚沁,说是去省城买房。

买房啊……

楚沁有点心动。

她不太想住宿舍,不晓得能不能走读呢,如果能走读是不是就要买房?

或者租房?

“还是买吧!”纪竟遥说道,“自家房子住起来舒服,咱们存的钱完全够买的了。”

行吧,那就买。

于是开春后,距离学校报道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夫妻俩带着闺女儿去省城,在楚沁学校附近买了一座280平的独门独栋院子。

院子地方够大,位置也好,就是破败得厉害,想住非得重新翻修一番才行。

行吧,那就修。

这一修就是小半年。

纪竟遥保持着每周来一趟,和楚沁见一面的频率。

都老夫老妻了,哪里想得到还过起了异地恋的生活。

等到第一个学期结束,院子终于修好。

这都不叫修了,得叫重建。也就是两人手里钱多,能拿来这么造。

院子被修成正房带两厢的传统模样。

进门后有个照壁,绕过照壁是正房,正房有三间房,分别是客厅和左右耳房。

耳房刚好当卧室,楚沁和纪竟遥睡一间,大闺女睡一间。

接着就是左右厢房,各两间屋,加起来四间屋。

一间厨房,一间客房,一间被改成洗澡间和厕所,还有一间是杂物房。

而院子就一个前院,后院只有狭窄的一条廊,楚沁决定往后在这里种些菜。

院子一建好,楚沁便立刻申请了走读,谁曾想还得坚持一学期才能走读。

楚沁深呼吸几下,接受了。

等到大二,她走读了,也把大闺女接到了省城读书。

大闺女马上读三年级,楚沁直接把她塞到旁边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去。

这所小学就在她家房屋背后不远处,走五分钟就能到家。

而纪竟遥呢?

他只能依旧千里迢迢来省城看望妻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高升,升到了省城时才算解决了和妻女分离的困境。

又是一年毕业季。

楚沁从本科毕业,出乎意料的,她选择读研,这让赶来找她合作的张飞燕有些困惑。

张飞燕说道:“你真要信我,这几年真的是风口,在这个风口创业猪都能飞。”

楚沁:“……”

“但也有猪会被砸死。”楚沁说。

她不适合创业,她不喜欢和人谈生意,她更不喜欢到处奔波。

不过,她还是想赚钱的。

于是她道:“我入股你的服装店行吗,至于去广东拿衣服啥的不就不干了,我觉得你最好也谨慎考虑,不要一两个人就上路去。”

“当然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四个人!”张飞燕说道。

她又欣喜了,楚沁入股也行啊,她都入股了,往后关键时候总会出点主意的,她的本意也是让楚沁当军师。

至于管理的人也不是她,是她表姐。

她表姐特有手段,上辈子离婚后就下海,然后经营了好几家服装店,后来搞了个大卖场,要不是这次过年见到表姐,她都忘了表姐这号人物。

楚沁把钱投进去,张飞燕拿到资金后兴致勃勃进货去了。

后来的事儿楚沁其实没多管,晓得每个月钱数的对的后,便放心和张飞燕几人合作。

她之后几年一门心思扑在饲料上。

她发觉自己从前对饲料的研究粗浅得很,必须继续深入研究。

时间过得飞快。

张飞燕几人生意越做越大,楚沁拿着分到的钱在上海买了两套院子。

她嗅觉灵敏可不是单单只灵敏在吃之上。

随后又趁着金价合适的时候把手里黄金脱手,再把家里钱凑凑,在首都买了套小院子。

衣食住行完全解决后,楚沁觉得自己能够躺平了。

看着院里正和闺女在要桂花,给她做桂花糕的纪竟遥,楚沁靠在门槛上,笑容在脸上渐渐绽放。

今年她38岁,即将结束穿越后的第二个十年,正迈向她的第三个十年。

上辈子种种恍如一场大梦。

这辈子事事皆都如意顺遂。

好啦,番外更完啦~这几天一直在写,但是番外很难憋,总是一段一段的憋出来,想想还是集中在一起更,让大家久等了。

这本书周期很长,从夏初写到秋天,字数也多,我把握不住长文,所以期间写得自己特别不自信,但特别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每次看到有读者说好看就很高兴,然后信心猛涨,谢谢喜欢小楚哦~

囤货文终于写了个爽,不出意外近一年大概都不会写了,把我掏空了,好虚(≥﹏≤

至于下本还不晓得写啥,到时候看哪本有灵感~大家喜欢年代文的话,点击专栏,我专栏里有三本已经完结的年代文哦。

放个预收:《七十年代随军日记》

闻嘉嘉穿越七零,睁眼喜当姨。

原主作为家中幺女,因家里贫穷被送给城里人当女儿。怎知当着当着,养父母给她生了个弟弟,从此娇养女儿变成黄牛保姆。

一朝养父母为利逼婚,她奋起反抗,打断养父母领导他傻儿子的腿。

养父母为避祸,竟将她赶出家门、断绝关系、送回乡下。

然而倒霉催的生活并未结束,原主回乡那日,亲爹亲娘亲姐姐们因为吃菇全死了。

一家人只剩原主并两位小孩。

原主站在家门口,因为直面死亡而惊惧昏死过去,再醒来时就成了闻嘉嘉。

闻嘉嘉:……实不相瞒,我也想死。

村里好心人多,皆在为几个姨甥考虑。

他们说:你是姨是长辈,你两个姐姐的孩子可不能不管啊。

闻嘉嘉犹豫:行,我会管的。

他们说:你们家大人死了,没有存款壮劳力,怎么活下去?

闻嘉嘉点头:对,怎么活呢?

他们说:抱你去医院的那个兵有恩于你,要不你嫁给他吧!

闻嘉嘉震惊:靠,恩将仇报!

几个月后。

闻嘉嘉包袱款款,跟随那个倒大霉的兵远上随军……

《又是创死养娃系统的一天》(年代文)

钱妙芙是出了名的“极品”。

小嘴叭叭哪里都能插句嘴,小眼翻翻白眼能翻出世界纪录。

爱好唯有:吃好的,穿好的,和出风头。

有朝一日她不幸穿越,穿越到七十年代,几大爱好折戟沉沙。

住的是黄泥房,穿的是粗土布,吃的是地瓜饭。

这就算了,出了名的利己主义者钱妙芙竟然绑定个养娃系统。

养娃系统的主题:我爱养萌娃。

养娃系统的宗旨:养多多的娃。

养娃系统的任务:全力去养娃。

简单说:娃吃肉,我喝汤。娃睡觉,我干活。娃哭了,我要哄。娃生气,我反思。

开玩笑,钱妙芙能答应吗?

能,为了生存低头不丢人。

于是钱妙芙脑瓜子一转,在育娃目标那里填上“钱妙芙”三个字。

我养我,没问题吧?

谁还不是个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