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47章 成功签约(2 / 2)

可眼前的《血字的研究》,却让他生出一种更强烈的冲动——想立刻冲到贝克街,去看看那扇传说中挂着“神探福尔摩斯”铜牌的大门是否真的存在。

“我敢保证,”他走到办公桌前,抓起钢笔在便签上飞快地写着什么,“这书会打破我们出版社近三年的销售纪录。

你笔下的伦敦太真实了,真实到让本地人都觉得,福尔摩斯就住在隔壁街区。

而那些精妙的推理,又能让每个读者都忍不住跟着动脑子——这才是能让人通宵读完的好书。”

他把写好的便签递给顾从卿,上面是一串名字和电话:“这是我们最好的编辑和插画师,明天就让他们介入。

插画师必须去贝克街写生,要让福尔摩斯的房间里,连壁炉上的烟草罐都透着烟火气。”

顾从卿接过便签时,指尖触到纸张的温热。

他忽然明白,总编的兴奋不止源于对故事的认可,更源于一种职业嗅觉——他能从字里行间闻到畅销书的味道,闻到那种能让整个伦敦都为之讨论的热度。

“对了,”总编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后续还有故事吗?这个福尔摩斯,可不能只活在一本书里。”

顾从卿笑了笑,点头道:“还有《四签名》,已经写了个开头。”

总编的眼睛更亮了,像发现了一座金矿:“太好了!我们可以先出单行本,等热度起来,再出系列合集。

相信我,不出半年,全英国的书店都会为福尔摩斯腾出最显眼的位置。”

办公室的钟敲了五下,雾气里传来街车的铃铛声。

总编将手稿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锁好,仿佛那不是一叠纸,而是一件会发光的宝贝。

他知道,自己今天不仅收到了一份优秀的稿件,更可能见证一个侦探文学时代的开端。

而这个开端,竟来自一个远渡重洋的华国年轻人,这本身就是件足够传奇的事。

“期待我们的合作,顾先生。”他伸出手,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顾从卿握住那只手,掌心相触的瞬间,仿佛能感受到两个国家的文化在这一刻轻轻碰撞,然后顺着稿纸上的字迹,慢慢流淌向更远的地方。

总编从文件柜里抽出一份标准合同,放在桌上推给顾从卿,指尖在“版税条款”那页敲了敲。

“10%的版税,按实际销量结算,每季度对账一次。”

他语气坦诚,“对于新人作者,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优待遇了——你要知道,即便是有些小有名气的作家,首本书也未必能拿到这个数。”

顾从卿低头看着合同上的数字,心里很清楚这个比例的分量。

他来之前做过功课,英国出版社给新人的版税通常在7%到9%之间,10%确实带着十足的诚意,也透着总编对这本书的信心。

“我明白。”他抬起头,目光诚恳,“对于我这样的新人来说,这份合同已经超出预期了。”

总编笑了笑,拿起钢笔准备签字,又忽然停住,“不过有个附加条件。”

他看向顾从卿,“如果首月销量破万,我们把版税提到12%。

要是能冲进年度畅销榜……”他顿了顿,眼里闪着狡黠的光,“15%,怎么样?”

这提议让顾从卿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

这既是激励,也是总编对作品的底气。

他想起那些在伦敦街头收集的细节,想起福尔摩斯探案时的冷静与锐利,忽然觉得,这个赌约值得一试。

“好。”他点头,“我相信福尔摩斯不会让人失望。”

总编爽快地在合同上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格外干脆。

他把其中一份推给顾从卿,指尖在封面上轻轻一叩。

“合作愉快,顾先生。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我会让宣传部门全力推广,保证让伦敦的每个书店都知道,有个叫福尔摩斯的侦探要来了。”

顾从卿接过合同,指尖触到纸张上清晰的字迹,忽然有种奇妙的感觉。

“对了,”总编忽然想起什么,“稿费结算需要银行账户,你要是还没开户,我让助理带你去办,选家手续费低的。”

“多谢。”顾从卿把合同仔细折好放进包里,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彻底落了地。

走出出版社时,雾已经散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街道上,给砖红色的建筑镀上一层金边。

顾从卿摸了摸包里的合同,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

街角的报童正在吆喝着最新的新闻,顾从卿忽然觉得,用不了多久,他们吆喝的内容里,或许就会多一个名字——福尔摩斯。

而那个名字背后,藏着一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用文字搭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