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6章 教育革新之议(2 / 2)

工匠按照秦宇的建议,经过多次试验,终于造出了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纸张。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殿下,设立学堂需要大量的经费,如今财政吃紧,如何是好?”李岳着急地说道。

秦宇想了想,说道:“可向富商募捐,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优先保障教育经费。”

于是,李岳带着人去拜访富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少富商纷纷慷慨解囊。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第一批学堂终于在几个郡县设立起来。

“殿下,虽然学堂建起来了,但一些百姓对送孩子上学堂仍有顾虑。”张谦说道。

秦宇说道:“张谦,你带人去各村镇宣传读书的好处,让百姓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张谦领命而去,他在各村镇召集百姓,耐心讲解。

“读书识字,不仅能让孩子明理,将来还有机会入朝为官,光宗耀祖。”张谦说道。

在张谦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送孩子上学堂。

但此时,又有一些学者对新编写的教材提出了不同意见。

“殿下,这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与传统观念不符,恐引起争议。”一位学者说道。

秦宇说道:“无妨,召集众人,共同研讨,只要是有利于学子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都可斟酌采纳。”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教材终于定稿。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堂里的学子们逐渐增多,读书声在各地响起。

然而,秦宇深知,这只是教育革新的开端,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