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4章 闯王篇(二)(2 / 2)

喊完这句话,李自成就被激动的士兵们拉下马,而后用力抛向空中。他用力呼吸着半空清新的气息,沉浸在与民同乐之中,这也给他疲惫的身躯带去一丝快慰。

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持续了好一会儿,最后在李过的提醒下,李自成离开了士兵们的包围,走入指挥所中。他手下所有将领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李自成走进来,将领们纷纷点头致意。

"下午好,额的将军们。"

向将领们打过招呼后,李自成示意他们在指挥所内的大桌前落座。李过则将原先密室内的地图与一张明朝全境图一同铺在桌上。

"这次作战,额本人并不在场,能获得这样的胜利,有劳各位将军了。"

主座上的李自成率先开口,同时把目光转向坐在他右侧第二个位置的刘宗敏。

"刘宗敏将军,你是前线主指挥,就由你为额介绍下此次作战的战果与收获吧。"

"好的,闯王。"

刘宗敏用轻快的语气说着,同时将一份更为详细的报告呈给李自成过目。他对自己在此战中的贡献心知肚明,这足以增加闯王对他的赏识。

"这次作战按原计划进行,由我率领骑兵快速机动,在四日时成功绕过明军防线,截断其后方补给,同时以此诱敌深入,为主力部队创造了围歼明军主力的机会。"

说完,刘宗敏自豪地看着李自成与周遭的将领。考虑到他说的皆为事实,没有人提出异议。

在得到李自成赞赏的目光后,他继续道:

"伏击效果极佳,在后勤与前线的双重压力下,左良玉逃了,明军群龙无首也被追杀殆尽。至于战利品嘛……"

刘宗敏贪婪地舔了舔嘴唇。

"我们从溃逃的明军手上缴获了大量佛郎机炮、红夷炮等重火力,各种三眼铳、鸟铳之类的单兵火器更是数不胜数。我相信这会使农民军战斗力得到质的提升。"

见刘宗敏没有继续讲下去,原先沉默的将领也都兴奋地交谈起来。他们多多少少参与了这场战役,只是不像刘宗敏对战况了解得如此详尽。

火器的事他们也知道一部分,但从未了解具体种类与数量。听刘宗敏这么一说,在兴奋的同时他们也感慨明军的散漫与阔绰——那些他们见都没见过的昂贵火器就这样被明军随意丢弃,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那么就由你用这些火器重新整编火器营吧。"

听完刘宗敏的汇报,李自成毫不犹豫地将这个重任交给了他。朱仙镇之战已经充分证明了刘宗敏的作战能力,李自成相信他能够胜任这支农民军精锐部队的指挥工作。

此言一出,在场将领纷纷向刘宗敏投去羡慕的目光。谁不知道火器营的重要性?

只要指挥得当、补给充足,装备火器的部队完全可以抵挡数倍于己的敌人。更何况闯王如此重视火器发展,作为火器营统领将来必定会受到重用,这简直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

"末将定不负闯王厚望!"

刘宗敏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故作平静地点头领命,只是那上扬的嘴角比火铳的扳机还难压住。

"好了,兵力部署就先议到这里。诸位请看这边。"

李自成从座椅上站起身,用黄色标记在明朝全境图上标出了陕西和开封的位置。

"拿下朱仙镇后,我军有了多个进攻方向。最具战略意义的,当属攻打开封和北上陕西威胁明朝腹地。"

"但眼下明军已加强各处要地防守,我军难以两线作战。不知诸位将军有何高见?"

指挥所内再次陷入沉寂。将领们都盯着地图苦思冥想,一时无人发言。这安静的氛围让连日未眠的李自成不禁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末将认为应当主力进攻开封。河南已在我军掌控之下,说不定开封守军见到大军就会开城投降。"

一位年轻将领突然起身,将红色标记重重按在开封城上,又在通往陕西的路上画出一条醒目路线。

"攻下开封稍作休整后,可立即挥师西进,直取陕西。"

似乎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年轻将领从身旁士兵手中接过一杆火铳,信心十足地擦拭起来。

"若是从前,我军确实难以实施如此迅猛的攻势。明军的精良装备始终是我们的最大阻碍。"

"但有了新组建的火器营,这个阻碍将大大减轻,对吧,刘将军?"

"此言差矣。"

年轻将领话音刚落,对面一位将领就摇头反驳。

"你以为明军这么好对付?看来是连胜几场,就忘了当初被官军追剿的苦日子了。"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不仅浇灭了年轻将领的锐气,也让在座众将重新审视起明军的实力。

见自己的话起了作用,那位将领环视一周,冷声道:

"河南虽已在我军掌控,但谁能保证开封城内没有精锐驻守?"

"既然无法保证,不如放弃这座小城,主力西进陕西。既要保存实力,又要防备明军反扑。"

"那开封怎么办?留个火药桶在咱们后方吗?"

另一位将领立即反驳,邻近几人纷纷点头附和。万一他们西进时开封守军从背后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你们是猪脑子吗?"

遭到质疑的将领撇了撇嘴,毫不客气地骂道:

"只需派支偏师围住开封,断其粮道,再对城中百姓示好,他们自然会帮我们打开城门。"

"若明军死守不出呢?你又不知道城中存粮几何。"

"就是!再说该派谁去围城?这分明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这是为了大局着想!"

"你们……"

………………

指挥所内很快吵作一团。各种方案如雨后春笋般被提出,又在更多反对声中被否决。

眼看争论无果,有人提议该听听闯王的意见。将领们这才渐渐安静下来,但下一秒他们就惊得说不出话来。

在他们目光所及之处,那位统率全军、为天下穷苦人拥戴的李闯王,正靠在椅背上垂着头——竟然睡着了。

众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