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地知道,这种记载的中断并非偶然。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龙族饱受列强欺凌,往日的荣光被炮火击碎,自然不再是被仰望的对象。
犹太学者们的笔尖,就像一面诚实的镜子,如实记录着世界权力格局的变迁。
这个发现虽然与最初的目标无关,却让赵天宇对犹太民族的务实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
尽管以色列的文献中对龙族近代历史的记载日渐稀少,但赵天宇对这段民族记忆却再熟悉不过——那是刻在每个龙族人骨血中的屈辱岁月,是即便历经百年仍不敢稍忘的国仇家恨。
每当想起那段被列强践踏的往事,他的指节总会不自觉地收紧,仿佛还能听见先辈们在战火中的悲鸣。
在随后的书页间,他清晰地看到以色列这个新生国家如何将目光转向大洋彼岸。
二战结束后,这个刚刚重获家园的民族开始在外交、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效仿美国,与这个新兴超级大国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战略同盟。
书中的地图和照片记录着这两个国家如何在中东这片古老土地上编织着新的历史。
再往后翻阅,大量篇幅都在详细记述以色列的建国历程与军事发展,特别是与伊朗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对峙与冲突。
那些密密麻麻的地缘政治分析和军事部署图,在赵天宇眼中却显得索然无味。
他轻轻合上一本厚重的《中东现代史》,眉宇间难掩失望。
原本寄望于这座闻名世界的学术宝库能为他指明方向,可如今看来,关于
"红色石榴
"的线索依然石沉大海。
环顾四周,犹太历史专区的书架如同迷宫般向远处延伸,数千册典籍静静地陈列在光影交错中。
若要将这些文献逐一研读,恐怕需要数载光阴——而此刻的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赵天宇信步走向相邻的东方文献区,发现这里的藏书量确实远超犹太学区。
书架上关于东方的典籍琳琅满目,尤其是对龙族的记载更是细致入微,从古代典章制度到近代社会变迁,几乎无所不包。
他随手抽出一本《龙族文明史》,翻看几页后不禁为这些异国学者的研究深度感到惊讶。
在书架间徘徊片刻后,他回到犹太学区,找到了正全神贯注翻阅典籍的佐藤美莎。
她纤细的手指正轻轻划过一本古籍的书页,神情专注得仿佛要与文字融为一体。
"美莎子,
"赵天宇轻声唤道,
"我上楼透透气,抽根烟就回来。
"
佐藤美莎从书海中抬起头,对他温柔一笑,轻轻点头示意。
待赵天宇转身离去,她又立即埋首书卷,迫切地希望能从这些泛黄的书页中找到关于
"红色石榴计划
"的蛛丝马迹,为心上人分忧解难。
赵天宇沿着旋转楼梯登上顶楼,推开沉重的防火门,晚风立刻迎面拂来。
他走到天台边缘,倚着石栏点燃一支烟。猩红的火点在暮色中明明灭灭,一如他此刻起伏的心绪。
俯瞰着脚下这座千年古城,万家灯火如星河洒落,将耶路撒冷的轮廓勾勒得格外分明。
然而在这片璀璨之下,赵天宇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对手明明就在这座城市里,他却始终无法将其揪出。
来以色列的这些日子,除了那场惨烈的袭击,对方再也没有露出任何马脚。
每一条线索都在即将明朗时戛然而断,就像投入深潭的石子,仅激起几圈涟漪便再无踪迹。
唯一让他稍感慰藉的,就是今日终于让那六十位弟兄的遗骨重见天日。
可是,这还远远不够。
血海深仇未报,赵天宇绝无可能就此铩羽而归。
他比谁都清楚,若不能趁此机会将
"红色石榴
"这个神秘组织连根拔起,待它日后恢复元气,必将成为悬在天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这个隐患必须在此刻、在耶路撒冷彻底铲除,否则后患无穷。
正当他倚着栏杆吞云吐雾,望着眼前这片灯火阑珊的古城陷入沉思时,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常年养成的警觉让赵天宇瞬间转身,肌肉下意识地绷紧,右手已悄然按在腰后的武器上。
来者是一位典型以色列长相的老者。
他身着熨烫平整的白色传统长衫,外罩一件深色针织开衫,鼻梁上架着一副精致的金丝眼镜。
花白的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手中拄着一根枣木手杖,步履从容不迫。
整个人的气质与这座学术殿堂相得益彰,俨然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赵天宇锐利的目光在老者身上停留片刻,迅速判断出对方并无威胁。
他缓缓松开按在武器上的手,转身继续倚着栏杆,将最后一口烟深深吸入肺中。
灰白色的烟圈在夜风中缓缓消散,如同他此刻理不清的思绪。
老者则缓步走到天台另一侧,与他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同样静静地凝望着耶路撒冷的夜景。
“这位先生,打扰了。”身后传来温和的嗓音,说的是字正腔圆的龙族语言,“不知能否借您的打火机一用?方才上楼太匆忙,我的打火机忘在阅览室了。”
赵天宇闻言微微一怔,转身时眼中掠过一丝讶异。
在这异国他乡的大学天台,竟能听到如此纯正的母语,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您会说龙族话?”他忍不住问道,同时从口袋里取出打火机递过去。
老者接过打火机,和蔼地笑了笑,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道慈祥的弧线:“我对贵国文化向来心怀敬意,特别是龙族人处世哲学中那份‘和而不同’的智慧。为了能直接阅读龙族典籍,我特意学习了你们的语言文字。”
他熟练地点燃香烟,将打火机递还给赵天宇,“虽然说得不算流利,但日常交流还算勉强应付。”
“原来如此。”赵天宇收起打火机,不由对这位异国老者多了几分好感。
老者缓缓吐出一缕轻烟,目光温和地打量着赵天宇:“看您的样子,应该不是本校的学生吧?”
“确实不是。”赵天宇简练地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查阅一些资料。”
夜色渐浓,两人并肩站在天台边缘。
老者就站在赵天宇身旁不远处,与他一同望着脚下这座沉睡的古城。
香烟的微光在昏暗中明明灭灭,像是夜空中疏朗的星子。
老者轻轻吐出一缕烟圈,嘴角泛起温和的笑意:“贵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典籍浩如烟海。不知我们这个年轻的小国,有什么值得您不远万里前来探寻的奥秘?”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却也透着学者特有的好奇。
赵天宇将烟蒂按灭在栏杆上的沙盘里,目光依然投向远方的古城墙:“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积淀。虽然我是龙族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故土就能洞悉犹太民族的千年沧桑。”
他顿了顿,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沉静,“真正的历史往往藏在细节里,需要亲临其境才能触摸到脉搏。”
“您知道吗?”老者的眼神忽然变得深邃,镜片后闪过智慧的光芒,“我们犹太学者历来对龙族文明怀有深深的敬意。那片广袤的土地物产丰饶,文明源远流长。特别是在中世纪,贵国在天文、数学、医学等各个领域的成就,都令当时的世界望尘莫及。”
听到这番赞誉,赵天宇的唇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那些终究是过往云烟。正因为祖先们沉醉于地大物博的优越感中,才会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