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朱这么一说,此刻的李正还真有些无言以对。
以他对自家国主的了解,倘若他们安南真有大明这般实力,并且还是远超临边诸国。
那他们国主必然是要大兴战事。
中原天朝自不必说,试问大明临边哪一个国家不觊觎中原天朝的土地、人口还有无数物资。
占城、吕宋也不需说,那都是与他安南早有世仇的。
再然后。
李正不用想都知道,再然后便是横扫其他诸国。
也正应了老朱最开始说的那话,两国之间若有战事,从来都不是以理论断。
相较于人与人之间尚有道德操守,若有矛盾亦有法度。
可两国之间却更偏向原始的野兽本能,乃是十足的恃强凌弱。
“朱皇帝说这话,是要在下归降?”
“你高看自己了!”
老朱似觉好笑般轻笑出声。
之所以同李正说这么多,也不过是见他悍勇且奋不顾身。
当下这番话,或者可以说是对李正等人冲过府门的奖赏。
毕竟老朱也是带兵之人,对于这些心怀死志的兵卒,即便是对手,老朱也会抱有几分敬意。
“念你们也算为自己母国,姑且给你们留一个全尸。”
老朱正说着,突见城南火光映天,紧接着东面、北面的天空竟也映成红色。
“报~”
“城中多处起火,所烧皆是民房.....”
听到侍卫禀告,老朱横了李正一眼,转而令道。
“龙骧卫将士速去同百姓一起救火。”
“上位!”
汤和同样察觉到不对,赶忙说道:“怕是这贼子调兵之计。”
“趁我军将士四处救火,再有一队贼兵杀出,行刺上位。”
“咱知道!”老朱也想到了这点,看向汤和道。
“留下五百名将士即可,其余将士立即前去救火。”
待老朱安排完毕,李正脸上挂着几分阴谋得逞的笑容。
“朱皇帝可还满意?”
“北平大火,烧死百姓无数,此事一出,明廷必然震动。”
“届时你大明朝廷安抚百姓尚需人手、粮饷、银钱,恐怕在我安南境内的明军补给当要告急!”
从一开始李正认为此次乃是老朱的阴谋开始,李正便做了两手准备。
倘若王弼及燕山卫出城并非朱元璋诱骗他们的陷阱,那他自然要等城中四面火起,他好带兵冲入燕王府,刺杀朱元璋。
然而!
当确定城中兵卒出城乃是陷阱后,李正很清楚他们不可能刺杀成功。
因此在北平城中放火便成了重头戏。
龙骧卫的兵卒忙于应对他们,自然不能及时前去救火。
而他先前派遣二十几人,分为七八个小队,在城中四处放火。
这样一来。
死于大火中的北平百姓必然不在少数,后续大明朝廷也要赈济灾民,同样也能迟滞安南国主上明军士卒的兵锋。
只不过!
看着李正对自己的谋划甚是自豪,当下竟还恬不知耻向自己炫耀。
原本还对这群敢死之士怀揣几分敬意的老朱,此刻看向李正的眼神却也满是嫌恶。
“你等众人,全尸自然是留不得了。”
“咱会命人将你们的脑袋割下来,悬于城头。”
知道这些人皆是心怀死志,压根不会在乎自己的性命。
所以老朱也没打算这么简单就饶过他们。
“咱还会下令大军,屠灭安南王都.....”
“不成!”
听到李正竟直接出声大喊不成,老朱有些好笑的盯着他。
“如何不成?”
“这.....”
被老朱这么一问,李正当下有些愣神。
他们本就是阶下囚,哪里轮的到他同老朱讲条件。
愣了片刻后,李正抬眸看向老朱,壮着胆子道。
“早闻天朝以仁治国,礼待邻邦。”
“我王都百姓何辜,太上皇何必迁怒寻常百姓。”
“那我北平百姓何辜!”
老朱眸光冷淡,沉声说道。
“尔等为祸乱我朝,火烧我北平民房。”
“今夜大火,北平多少百姓葬身火海。”
“可.....”
“尔等为自己母国悍不畏死,朕尚且高看你等一眼。”
“可借残害我朝百姓,祸乱我朝。”
“尔等有何脸面,敢劝阻咱不兴刀兵?”
“来人!”
没有给李正再次开口的机会,老朱摆手示意龙骧卫将士行刑。
也是此时。
先前被李正赶走,同时被龙骧卫严密监视起来的刘二。
以及方才被李正留在两条街巷外的安南兵卒,当即也一股脑都冲到了燕王府中。
只不过还不等他们动手。
先前留下来护卫老朱的龙骧卫早在燕王府两侧重新埋伏。
当这伙安南兵卒跨过府门的瞬间,两侧耳房上埋伏的龙骧卫兵卒立时引弓射箭。
而看着刘二等人迎着明军的埋伏便冲了进来,李正刚想出声劝阻。
可漫天箭雨朝着安南兵众倾注而下,不到百人的安南兵卒眨眼之间便被铲除大半。
片刻功夫。
刘二以及几名安南将官也被龙骧卫将士生擒,押至老朱跟前。
“为何不走!”
看着被捕的刘二等人,李正面露愁容,悲声问道。
可此时的刘二挤出几分笑容,很是坦然的看向李正。
“小人不敢独活,愿同大人一并赴死。”
“这.....罢了!”
深吸口气后。
李正清了清嗓子,转而再次看向老朱。
“小人斗胆,愿与太上皇做个交易!”
“哦?”
老朱有些好奇的看向李正,“你手上有什么,咱为何要同你交易!”
“草原部族!”
李正一脸平静,缓声说道。
“为使我等自投罗网,太上皇命城中明军尽数赶往草原。”
“经此一事,草原部族便心生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