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如果增兵数十万的话,这会直接破坏掉他们大武君臣此前定下的休养生息的战略。
但是,如果将这个人数控制在十万的规模的话,对于他们大武接下来的影响就不会太大。
而且,十万这个兵力,对于大武和大汉目前正在交战的剑昊战场,却又已经足够了。
毕竟,在大汉开启伐炎战场的情况之下,一定时间之内,他们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增援剑昊战场的。
显然,这个时候的大武,同样没有收到有关大炎战场的消息。毕竟,作为最东部的大武,和大炎隔得太远了。
但是,光有兵,没有将可不行!
必须要有一个人够分量的人代替武长生,重新打出大武的豪气。
可大武军中,实力比起武长生还强的,也就只有一个宁白头了。
然而,宁白头坐镇西北,不可轻动。
北狄的那些人虽然去抢慕容家分裂之后的那些骨头去了,可不代表他们就可以放松对于他们的防备。
这就和大汉在天狼关以及西平道长年都有重将坐镇的道理一样,偶尔临时调动一下没什么问题。
但是,最好还是不要把他长时间调离那样的重地。
在宁白头,需要坐镇西北不可轻动的情况之下,大武君臣自然率先就想到了关岳这个在大武之中比较特殊的存在。
他是根正苗红的大武人,祖上也是功勋之家,只不过是没落了。
而他,也曾经有过多次给大武军助拳的经历。
但是,却也只是助拳,从本质上来讲,他并未出仕,或者是从军,虽然是大武朝廷之民,但却还真不是朝廷体系内的人。
朝廷虽然三番四次的通过各种的名义想封赏给他爵位,可对方虽然没有明着撕破脸的推辞,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接受。
故而,如何要将这一位请出山门,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在大臣提议,将关岳的叔伯子侄送入战场,虽然没有明着继续说下去,但他的意思不言而喻。
不过,也不用这位大臣明着继续说下去,大武太子就已经直接将他后半句话堵上了。
大争之世,固然是什么手段都可以用的出来!
但是,那也是看情况的。
真要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别说是这种手段了,就算是更下作的手段都可以用。
但是,现在到了那一步了吗?
关岳虽不是武臣,但也是武人,更是顾先生高徒,从哪个方面讲,这种手段都要慎用!
要不是开口的这名臣子在朝中也是老资历了,大武太子都想要直接将他赶出去了。
最终,大武皇帝决定亲自前去书院拜访,以请出关岳出山。
毕竟,关岳说到底也是大武人,书院更是在大武的地界之上,这么多年以来,大武朝廷也没有薄待过书院,各种国家政策也从来没有卡过书院,甚至还主动帮助他们发展。
他相信,他这个皇帝都主动登门了,甚至可以说是主动求上去了,关岳不会不给他这个面子的。
就算是顾先生,也得给他皇帝这个面子。
或者说,如果他这个皇帝都主动的求上门去了,关岳或者是书院依旧不给他这个面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