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87章 金蝉脱壳 预建厂考察设备(2 / 2)

这个情况应该是真的,毕竟谁也不能拿自己母亲的这种生死大事来做掩护啊,所以呢,基本上是可以排除他事先和李吉利勾结的可能了,那为今之计就只等钟经理回来之后再说了。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等钟经理回来了,一问,钟经理也吓了一跳,表示自己之前也只是和李吉利有点业务往来,可关于李吉利具体的身份细节,他也不清楚啊。呵呵呵,无奈,Bill和英特利只好硬生生地吞下了这个大大的哑巴亏,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李吉利这件事说他们是遇人不淑也罢,说他们是有眼无珠也好,总之,我认为之所以发生了这种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公司经营毫无章法,管理混乱不堪导致的,我们啊,以后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后来大概过了一两年吧,一次偶然的机会,Jacky从另外一个老乡的嘴里得知了一些关于这件事的内幕。原来当年李吉利先是把工厂偷偷的搬到了平湖,后来又搬到了坪地,再后来又跑到了惠州新圩,而且就是凭借着这喷涂厂得来的第一桶金,实现了自己创业的梦想,他可不单单只做喷涂了,还做起了了五金制品的加工,听说还搭上了宜家的大腿呢。

这其中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那家喷涂厂满打满算一共也就花费了不到60万,并不像他所说的花了110万,那这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呵呵呵,也就是说,从始至终,他就只出了一个人,甚至一分钱都没有从兜里掏,卧槽,我估计他也是没有,他奶奶个腿的,这可不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嘛,这小子玩得是真溜啊,岂不是白白的得了一家工厂......

书归正传,K-D的机器我是要定了,现在只是在等方鼎公司去操作审批的程序了。另外,大龙那帮人已经进经伟工厂上班有半年多时间了,虽然说和老工人还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对于手头上的活已经完全没有什么问题了,我相信只要有适合的技术主管人员带领着,他们还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还有,就在今年年后,他们学校这边又过来了将近30来号人,其中有一半被Rocky给安排到了经伟,另外一半人被他给安排到了花都的一家厂。这么算的话,我们已经在工厂里安插了有小50来个人了,如果我们此刻就准备建厂的话,就算这帮人不是全部都能堪大用,那也是足以支撑起初期的一家小厂的,再说了,到时候撑起工厂大架构的骨干肯定还是要从外面招的啊。

经过反复论证,我认为首当其冲的还是先建喷涂厂吧。之前已经从李吉利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虽然未必是真的,但是可以作为参考,首先要找一下喷涂线设备制造厂,除了李吉利之前使用的那家之外,采购部这边又找了另外四家,经过技术部门的详细比较和审核,初步定了两家厂,他们把资料递交给了我,让我来选择。

其中一家在黄江,名叫大丰,地址就在太子酒店东边没有多远的路北,这是一家台资设备厂,不过黄江这边没有生产线,只是一个销售点,所有的设备制作都是在台湾工厂定制完成的,然后再发海运过来。经过几次杀价,办事处的林经理给出的报价是:一套150米的喷涂生产线(这个长度我们是根据经伟厂来做的参考),报价为RMB85万。

这个价钱包括安装费用和为期一年的售后服务,确定图纸之后从生产到货到深圳一共15天时间,安装工期大约也是15天时间,再加上调试需要一个礼拜左右,也就是说最多45天就可以投产,至于付款方式嘛,按照业内的常规,为3(定金)-3(安装完毕)-3(调试合格)-1(一年的质保金)。

另外一家是在沙岭的国内工厂,报价便宜了很多,只要63万。这家厂无论是规模,还是售后,都和黄江那家厂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但是,首先,这是机器,那也必然会存在Case之前给我说的那个理论,毕竟这套生产线是属于高温设备,需要长年累月的几乎不停的运转,哪怕是出了一点问题,都会影响到整家工厂的生产,不是我崇洋媚外,确实台湾的机器质量还是要好于国内的。

更重要的是,黄江这家厂带我们去了好几家使用了他们生产线的厂家现场考察,技术人员通过调查,综合了那家工厂的评价,认为还是比较可靠的。而沙岭这家厂呢,也有带我们去参观两家工厂,但是,都是小型的,整个车间的布局和设计都有些混乱,当然了,这也不能说都是他们的问题,极大部分也是工厂管理上的问题。

可这些就已经高低立下了啊,那我们自然也就不敢下注在这家了,是的,现在是可以省了20多万呢,可是万一以后小毛病不断呢,那岂不是要吃大亏的,这生产线停一天,厂里会损失多少啊,这个都是可以立马就算出来的啊。

因此,最后,我拍板决定就选择黄江这家台资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