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没有什么特殊代表团啊,真是出题的”京大的女队员嘀咕了一句。
“哎哎哎,京大那边的女孩子,不要说话了。”从摄像头瞧见了,一个现场导演,拿着扬声器,响的要死。
一阵折腾,调整了好几次,终于开始进入正题。
“传承诗词之美,共话佳节团圆,欢迎大家收看华国诗词大会中秋特别节目。今天,我们十二组代表团都将一一出场,为观众朋友们送上中秋祝福。
古往今来,用诗词庆祝中秋佳节的诗人,不胜枚举。浊酒三千觚,不胜一壶月,思亲之情,思乡之意,历来是醉人的佳酿;孤月挂寒枝,举杯独一人,一个人的中秋节,既会让人感到惆怅,也偏偏会生出无限的灵感,催生了无数名诗佳作。值此中秋月圆之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期特别节目,让不能和家人团圆的人们,能够感受这些美妙的诗词作品,感受佳节的气氛。
好,那么今天的节目,除了我们熟悉的黎彬老师,我们还特别为本期节目,请来了一位新的嘉宾老师。”
褚乐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吧
不过老天爷没有听到他的祈祷,主持人滕涛继续念着台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些在短短时间,已经流传甚广的当代名作,都是以月寄情,分外动人。那么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没错,今天我们的嘉宾就是,明月几时有月下独酌独上西楼等名篇的作者,当代著名诗人林海文先生”
嘉宾嘉宾
褚乐扫了一眼嘉宾席上的黎彬,又看了看他边上那个座位每一期都有一个客座嘉宾,谭启昌也当过一次。但万万没想到,今天居然是林海文
这一刻,他是如此鲜明地感受到,林海文的资格
林海文从后台走出来,穿了件带点中国风的小立领衬衣,风度翩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此情尤甚。当我受邀来参加今天的中秋特别节目时,心中非常感慨。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中秋时,我应该是没有办法跟他们一同度过的,所以能够通过这样一期节目,和他们跨越电视屏幕一起过节,也另有一种满足。,谢谢大家,也祝大家中秋快乐。”
哐哐哐一阵鼓掌之后,林海文落座。
滕涛是文化频道的当家主持,很有功底。
“刚才林先生说了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您的新作么”
对准嘉宾席的镜头很及时地给了个特写,林海文当然是一脸淡笑。
“也是参加了本期节目,有感而发,我们现场的,不管是滕涛你也好,我也好,还有我们的观众,我们的选手,其中很多都是背井离乡的。可以说在中秋节这样一个时间,是特别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独在异乡为异客,背井离乡,人生一大苦,对不对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拘是中秋,很多节日,看到别人团团圆圆,还是会觉得有一点点心酸。这样一种情绪,我想很多人都有,也希望这句诗,能够为我自己,为大家表达出来。”
镜头一转,给到了黎彬,摄影师也是很懂。黎彬是首师大的副教授,主要研究就是古典诗词,很年轻,是常驻嘉宾,这会儿一脸惊叹,很会做效果。
“一开场,听到林先生说这一句,我浑身就有一种起疙瘩的感觉,太贴切了,说到骨子里了。我是在京城安家了,但是父母,姐姐都还在老家,包括读书的时候,那种感受,确实是被这一句诗给说尽了,佳作,毫无疑问的佳作。没有想到,这期节目才一开始,就有幸能够听到这样的一句诗,此行不虚。”
“我跟黎老师是同感啊,我有幸见证这一句名诗的诞生,这一个中秋节,很值得纪念。”
不管滕涛是不是真觉得好,但这句诗越好,这期节目就越牛,这一点他是很懂的。
这个楼那个山,不都是因为一些名诗,才有了偌大的名头么。
三个人这么一搭一唱,喝,这个开场,逼格瞬间飙高,掌声响了好几次,林海文嫩嫩的小脸蛋,完全不再是问题了,所有人都认可他坐在嘉宾席上。
褚乐就觉得自己胸口,变成了亲王坊太堵。未完待续。
第0180章林海文闪亮登场
华国诗词大会特别节目,区别主要是在题库上,更多的是一些跟月亮,跟思乡、思亲有关的作品。程序上还是跟之前的节目一致,只是因为人数比较多,所以将每人回答10道题目,减少到每人4道。
人大的3个,1个在第二道题就跪了,2个在第四道题,温思庭的一首作品上没答出来,全军覆没。林海文也看得出来,其他学校的同学,都比较开心。
“温思庭的这一句碧窗圆月蔼翳翳,圐圙秋虫长孤鸣,确实是比较冷僻啊,收录它的诗集也很少。不过,其实这首诗还是非常有水平的。
诗词的传播,有时候,未必就一定是水平绝对高的,就能流传的更好,其实不是这样,往往更朗朗上口的,它就更容易传播,反而是生僻的,佶屈聱牙的,它就不太容易被大家去传颂,也就影响了它的传播。所以说,还是应该去关注一些比较不那么有名的作品,它们也是很值得欣赏的。”
黎彬对这道难住了人大所有学生的题,点拨了一番后,看向林海文:“林先生写过独上西楼,被人评价是愁中真三昧,词里老凤归,老凤,就是温思庭的号啊。这个人的词,是比较婉约的。”
滕涛除了推流程,也要负责提高这个节目的逼格,所以,一些探讨还是有必要穿插在里面的,他也看向林海文,“林先生,黎彬老师这个观点,您怎么认为就是于诗歌复杂度和流传度之间的这个关系。我们知道,确实,如今流传的诗作,更多还是措辞上比较简明的一些作品。”
林海文沉吟了一下,“当然,黎彬老师说的很有道理,简单的东西更容易流传,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它需要的成本比较低,可能念两遍,就记住了。如果是复杂一点的,那么需要书本,需要纸笔,对不对
但是,说到我们今天写诗啊,还是应该说要尽量的简洁明快一点,比如温思庭的这一首,他其实也是说,中秋时节,圆月在天,但是窗外还是一片斑驳阴暗,这其实是把那些枝蔓阴影,比喻自己内心的感受,后一句,这个圐圙,它指的其实是杂草堆,里头的虫子,也是哀哀孤鸣,表达他的这个独自一人,思乡思亲的情绪。
这句诗,如黎彬老师所说,艺术性是很高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确实是太生僻了,一些词汇。其实,我也有写过一首月夜思乡这样的诗,取名静夜思,它就是比较简单的,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很简单对不对”林海文笑着问了问,不少人都点头了,“很多人都觉得,随便写写就能写得出来,但其实,这是我写的最满意的一首诗了,不下于明月几时有。”
他这么一说,大家又开始念,一遍一遍地体悟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自己看来,这首诗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难懂的词汇和意向,可是呢,整个情绪的表达,又是比较流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