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冀在一旁踱步,沉思着,过了好一会,这才道:“好,这个计划的确有可行之处,既然如此,郭大哥,你觉得什么时候实行这个计划呢”
“不急,事情就在这两三日内,先摸清楚契丹人的真实目的再做计较。”郭荣说道。
事情就算定了下来,很快,李弘冀就得到了消息,契丹人来到金陵,的确是想要与大唐结盟,共同对付大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弘冀不由暗暗心惊,郭荣怎么会知道契丹人的目的他的心中更多了一份提防之心。
契丹人想要与大唐夹击大周的事情,很快就被朝中重臣知道了。群臣议论纷纷,这件事情的利弊很明显,不过因为党争的关系,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两个党派。
不过,更令人让人诧异的是,李璟原本以为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会反对与契丹人结盟,但实际上,他们纷纷上书,历陈与契丹共同出兵对付大周的好处。尤其是韩熙载的折子,有理有据,分析得头头是道,各种利弊都说的比较详细,在折子最后,更是出言肯定与契丹结盟,好处多多。
常梦锡、高越等人也上书,表示如今周国正与蜀国在江陵大战,如果能趁着这个时候,与契丹夹击周国,平分天下,对于大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璟的确心动了,大唐固然因为战争的关系耗空了国库,但周国有何尝不是自从黄巢起义,朱温建立梁国之后,北方的叛乱一直不断,相比南方来说,更加不稳定。周国建立不久,虽说郭威励精图治,经济也有恢复,但河东刘聪与契丹人一直没有放弃南下,与两国接壤的周国边境,惨遭蹂躏,经济损失很大。
相比较而言,大唐国库空虚,恐怕周国的国库同样更加空虚,更不用说周国同时与好几个国家开战,对兵力、粮饷的消耗更为巨大。只要尽快攻入开封,这一场战事就会结束。李璟有一种想要让杨琏领兵的冲动,但又没有下定决心。
到底该怎么办呢李璟很是犹豫。这个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
负责前来谈判的契丹使者耶律喜隐派人送来了书信,声称他在大唐,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堂堂一国的使者,居然被人殴打,着几日过去了,他脸上的伤痕依旧没有消散,足见当初打他的人,下手极为狠毒。
李璟不明白谁会这么大胆,等他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不由苦笑了一声,居然是杨琏。他怎么会与契丹使者发生了冲突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了了解真相,李璟把杨琏找来了,询问了一番,这才知道了事情的缘由。
“吴侯,耶律喜隐不管怎样,始终是契丹的使者,你这样对他,还是有些不妥。”李璟说道,他隐隐有些担心,如果契丹人翻脸,这事情可说不好。
“陛下放心,如果耶律喜隐想要闹,早就闹了,绝对不会等到今日。不过听闻契丹人一向暴躁,这个耶律喜隐居然能这么忍,恐怕在契丹人里面,也算很少的了。”杨琏说道。
“吴侯,那么这件事情,该如何去办”李璟问道。
“陛下,大唐结束战争不久,正需要休整生息,微臣还是那个意见,先拖着契丹人一段时间,等到秋收之后,看看储备的粮食再做计较。最迟明年,以江南水乡的富庶,很快就能缓过气来。”杨琏说道。
李璟点头,这时候虽说没有大规模种植双季稻,但冬天还是可以种植小麦,夏天种植水稻,一年的收成比得上北方两年。就经济恢复而言,大唐要比周国要强,但大唐的劣势是军队战斗力比周国要弱,而且出产的铁、铜不多,军队在装备上,比周国药叉,很多士兵没有铠甲。
杨琏倒是不在意,与周国的争霸看起来已经不远,由于缺乏战马,杨琏在兖州、郓州等地,开始大规模培训弓弩手,同时改良车弩、弩箭等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这些都是对付骑兵比较有效的武器,一旦与周国对决,野战的时候,步卒对骑兵的劣势会进一步削弱。
“吴侯,与契丹人谈判一事,朕就交给你了。”李璟心想上一次就是杨琏处理的,如今看来,他又有想法,便做出了决定。
杨琏躬身谢过,两人又聊了一些,谈了谈与契丹的关系,杨琏这才站起身来离开了宫城。
杨琏路过皇城的时候,看见不远处的屋子灯火通明,他知道,那里是鸿胪寺在皇城的办事地点,这么晚了,不知道谁在里面既然天子把事情交给了他,杨琏觉得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便信步走了过去。
昏暗的屋子里,点着两根蜡烛,烛泪不停地向下流淌,灯光轻轻摇动着,一个人坐在胡椅上,提起笔来,想要写什么,最终又放下了。听见身后脚步声响起,来人回头,看见是杨琏,忙站起身来,道:“吴侯,这么晚了,怎么还在宫中”
“陛下召见,商谈了一些事情。”杨琏回答,扫视了一眼昏暗的屋子,忽然笑了起来,道:“偌大的屋子,潘寺卿只点了两根蜡烛,未免太昏暗了一些。”
“哎,别提了,鸿胪寺一向开销颇大,偏偏这几年大唐征战不休,户部哪里还有钱。能用蜡烛已经不错了,有的部门用的是桐油灯。”潘承佑说道。
“自从唐末大乱,百姓苦不堪言,若是有一天天下一统,百姓生活富足,都会用上蜡烛的。”杨琏笑了起来,目光停留在案几上,案几上,摆着几张废纸,上面写了一些字,又被涂了,仔细一看,有契丹、周国等关键字样。
“潘寺卿,你这是”杨琏开口问道。
“吴侯,这些个契丹人当真是可恶,天天在鸿胪寺闹事,弄得鸡犬不宁。而且指明了,每一餐都要大酒大肉,否则就在鸿胪寺内打砸物品,每一天都会来这么一出。”说起契丹人,潘承佑十分头疼。
“哦契丹人敢如此这件事情,潘寺卿禀告过陛下了吗”杨琏问道。
潘承佑苦笑了一声,道:“这件事情哪里敢。”
“罢了,既然没有上奏,那也就不用上奏了。”杨琏摆摆手,又道:“陛下已经让我负责此事,明日一早,我就会去鸿胪寺,凡事听我的就好,出了事情,我一力承担。”杨琏说道。
潘承佑一愣,旋即想起了吴侯以前对付契丹人的事情来,难道这一次,又是如此吗
次日一早,杨琏起来,洗漱完毕,用过了早餐,带着亲兵五六人,直奔鸿胪寺而去。花费了小半个时辰,抵达鸿胪寺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街边的摊子也多了起来,百姓们杠着锄头,推着小车,各自做着事情。
杨琏踏进鸿胪寺,没有看见潘承佑。鸿胪寺的小吏认识杨琏,忙走了上来,笑着道:“吴侯,卑职可有能效劳的。”
“潘寺卿来了吗”杨琏问道。
小吏顿时苦着一张脸,点点头,道:“来了。”
“人在何处”杨琏再问。
话音刚落,就见潘承佑手中拎着一个食盒,盒子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