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春儿与胡须汉子相视一笑,春儿开口,道:“我呢,自然是唐人。”
“什么你是唐人”方庾吏更加惊讶了,他居然和一个唐人认识了这么久,还发生了很多事情。方庾吏朝着门口一瞄,正要夺门而出,只要逃走,他就能揭穿春儿的真实身份。
胡须汉子看出了他的想法,掂了掂匕首,道:“你不用想着逃走,你先看看这样东西。”说着,胡须汉子从怀里掏出了一根簪子,扔了过去。
方庾吏伸手接过,仔细一看,登时大吃一惊,这赫然是他妻子之物,如今簪子是胡须汉子拿出来的,难道说妻子已经落入他们之手方庾吏顿时紧张了起来,道:“你们,想要做什么”
“方庾吏真是贵人多忘事,刚才不是说过吗只要方庾吏带我等去太仓,方庾吏一家老小,就能安然无恙。如果表现的好,能得到赏赐也不是不可能的。”胡须汉子说道。
方庾吏不是蠢人,他立刻明白了,道:“你们是城外唐军的人,目的是想要烧毁粮草,令杭州城缺粮。”
“有时候人太聪明是好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坏事。”胡须汉子说道。
春儿抿了抿红艳艳的嘴唇,道:“方庾吏,不管你同不同意,这个计划不可能改变。但如果你配合,不仅一家老小能够活命,日后大攻灭吴越国,你也能拿功劳。”春儿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银锭,在方庾吏的眼前晃了晃。
一股幽香传来,方庾吏忍不住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这股味道还真是香啊。他的脑子急速转动了起来,如果不答应,他的一家老小连带着他,肯定是身死的下场,如果他答应了,一家老小都能活命,甚至还能得到赏赐。
两个选择天差地远,利益截然相反,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要如何选择。方庾吏只是一个小官,对于他来说,国家兴亡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要一家老小安然无恙,还能有什么追求呢
第六十六章火起
方庾吏倒吸了一口凉气,神色凝重,道:“我若是答应了,你们这能放过我的家人”
胡须汉子点点头,道:“你放心,我们说到做到,绝不会食言。不过,你似乎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春儿笑的很是妩媚,道:“方庾吏,怎么,你还想后悔吗”
“不后悔,不后悔。春儿姑娘,我听你们的便是,只是不知道要怎么行动”方庾吏问道。
“很简单,你只要听我们的安排,就可以了。只要你能安排我等进入太仓,便是大功一件”胡须汉子说着。
方庾吏用力地点点头,答应了。
择日不如撞日,春儿与胡须汉子准备多时,立刻行动起来,几名大汉推出了一辆小车,上面装满了麻袋,最上面的几袋都装满了粮食,在方庾吏的带领下,朝着太仓赶去。
这时天色已经黄昏,落日把仅有的一点余晖洒向了大地,方庾吏表面上一脸轻松,实际上却十分紧张。随着夜幕的逐渐降临,街道上巡逻的士兵开始多了起来,毕竟是战乱时期,钱弘俶颁布了法令,宣布宵禁,以防有人暗中作恶。
方庾吏官职虽然不大,但掌管太仓这等实权单位,认识的人还是不少,一路上巡逻的士兵看见方庾吏,不时有人来打着招呼。方庾吏满脸红光,与众人打着招呼。
有的士兵奇怪,这个时候方庾吏带着人推着小车,是要做什么方庾吏找了一个理由,说是带人去太仓整理府库,搬运粮食,统计数目,毕竟如今是非常时期,只有随时掌握粮食的数量,才能知根知底。
有的士兵询问起了粮食的多寡,方庾吏笑着解释,太仓的粮食还有七百多万石,还很充足,士兵们不用担忧。巡逻的士兵们听见还有如此多的粮食,也都放下心来,杭州还有足够的粮食,又靠近海边,可以就地煮盐,可以捞鱼,就算被围困一年,也没有关系。
一路上,方庾吏足足耽搁了将近一个时辰,这才靠近了太仓。杭州的太仓建在高地上,这样才能不积水,尤其是杭州地处江南,同样存在连绵的梅雨季节,若是太仓不建在高处,这些囤积的粮食很容易发霉坏掉。
胡须汉子抬头看了一眼太仓,皱了皱眉,问道:“杭州城内究竟还有多少粮食”
方庾吏回答,道:“实不相瞒,杭州城内主要有太仓、义仓等粮仓,太仓主要是官府囤积粮食的所在,义仓则是”
胡须汉子摆摆手,道:“这个我知道,你不用给我解释,说重点”
方庾吏忙道:“太仓原本囤积有将近七八百万石粮食,但随着战争,粮食消耗巨大,如今太仓实际的粮食不足四百万石,至于义仓,大约不到五十万石粮食。”
胡须汉子点头,义仓是平时百姓所放,囤积起来以防有灾难的时候使用。吴越鱼米之乡,虽然粮食产量很高,但钱氏剥削很重,大多数的百姓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放在义仓,所以义仓的粮食不多。
太仓的粮食四百万石看起来不少,但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拥有大量的禁军士兵,此外还有臃肿的官僚机构,他们的俸禄其中包含米粮,都是由太仓进行拨发,每个月都有几十万的出量,四百万石的粮食实际不多。而且,随着天气变暖,吴越国境内战事四起,不少地方错过了春耕,今秋的收成一定非常糟糕。
四百万石粮食要支撑到明年,太难了。
胡须汉子倒是有些奇怪,刚才方庾吏还告诉士兵们,说有七百多万石,如今怎么会不足四百万石他脸色有些变了。
方庾吏赶紧解释,刚才是欺骗他们罢了,不然听说粮食不多,士兵们必然会有其他心思,指不定会拉着他问更多的事情,这样耽搁会更久。胡须汉子认同了这个说法,催促着方庾吏进入太仓。
太仓里,已经没有几个人,方庾吏忽悠过了几名守卫,进入了太仓深处,里面只有几名低级小吏在忙碌着,见方庾吏进来,有人打着招呼,询问着。
方庾吏笑着解释了一番,有人虽然觉得奇怪,但在办完了事情之后,还是匆匆离开了。胡须汉子带着几人将小车推放在一旁,等待着机会,又过了小半柱香的时间,余下的小吏也都纷纷离开了。
方庾吏又等了一会,确认所有人都离开之后,这才带着胡须汉子朝着太仓深处走去。这时候的储存粮食技术已经十分先进,粮食被存放在一个个的窖里,窖里铺满了干燥的稻草,稻草与粮食交替存放,这样的好处在于充分吸收水分,保持粮食的干燥。
众人看了一圈,已经是两个时辰后,天色已经很深了,几名太仓守卫开始巡视着。胡须汉子派人埋伏在暗处,一一将守卫击杀,扔到一旁。紧接着,他又派人穿上了守卫的衣裳,把守卫在门外的侍卫一个个骗来杀死了。
太仓彻底成为众人的天下,胡须汉子下达了命令,他带来的人立刻动手,从小车上搬下一个个的瓦罐。
“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方庾吏忍不住问道。
“火油。”胡须汉子简短地说道。
一行人抱着瓦罐,揭开了封泥,进入每一个窖洞,不断将火油洒在里面,窖里本身就有干枯的稻草,很容易点着,浇上了火油之后,火势会更大,再加上粮窖里本身就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