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27(2 / 2)

石守信拦住了赵匡胤,把心中的担心说了出来。

赵匡胤虽然年轻,但跟着父亲赵弘殷多年,也有一定经验,闻言也迟疑了片刻。他放缓了速度,并派斥候前去打探具体情况,莫要中了敌人的埋伏才好。

探子得令飞奔而去,赵匡胤和石守信勒马慢慢而行,一边等待消息,一边也是恢复马力,一旦情况允许,他们就带兵追击,冲击唐军阵地。

石守信抿着嘴,道:“元朗,唐人狡猾,可要小心,切不能中了唐人的诡计。”

赵匡胤点头,道:“带兵之人便是大唐的杨琏,如今官拜节度使,此人当年北上,曾与大汉结盟,我与此人交过手,此人武功不错,至少与我在伯仲之间。”

石守信微微诧异,他自然是知道赵匡胤身手的,想不到他居然如此盛赞此人,想来他的功夫是不差的。不过带兵打仗,靠的可不是个人的勇武。石守信问道:“此人带兵如何”

“未曾与他交过手,不过小心为上,总不会吃亏。”赵匡胤说道。

石守信深以为然,两人年纪都不大,在郭威帐下,也只是校尉一职,如今能越级带兵,是因为郭威信任他们,两人都想立下大功,博取更大的利益,升官发财。

两人继续前行,走了大约两三里,这时,官道两旁的林子变得逐渐读了起来,虽说如今是冬日,树枝光秃秃的,不利于隐藏,但在平原上,这是最好的埋伏之地。

两人停止了说话,凝神看着密林里,赵匡胤指着树林上空盘旋着的鸟雀,道:“守信,你看那里,鸟雀飞起,底下必然有人。”

石守信点头,叫过了士兵,让他们去仔细搜寻一番,决不能中了唐人的埋伏。几名队正领命而去,进入林中仔细搜查,赵匡胤、石守信两人勒兵不前,等待着探子的回报。未完待续。

1172:11:2227157826

第九十六章甩掉追兵

赵匡胤与石守信十分谨慎地在外等待着,足足过了一顿饭的时间,进入6林的士兵这才返回来报告,树林里什么也没有,至于鸟雀为什么会在林子上空盘旋,士兵们也不清楚。

赵匡胤和石守信对视了一眼,都带着疑惑,两人低声商议了半响,决定还是进兵,树林里虽然有异常,但士兵已经去查看过,想来没有什么问题。接下来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上当。

两人带兵继续前行,一百多名骑兵在前面开道,四处巡视,警惕着可能出现的伏兵,跑过了一段密林之后,是极为平整的路面,汉军加快了速度,这时,唐军已经把他们甩开了一段距离,只能看见为数不多的骑兵正在逃窜。

赵匡胤很是谨慎地继续前行,前方不断有斥候把消息传回来,方圆两三里内,都没有发现唐军的伏兵,几个消息传回来,都没有发现唐军有什么诡计,赵匡胤和石守信放了心,加快了速度追击。

运河两岸的树林子很多,跑个几百米就有树林,赵匡胤时不时得停下来,派兵查看有没有唐军的埋伏,这极大地影响他的行军速度,所以奔跑了好几里,他一直看见唐军逃窜的骑兵,却始终追赶不上。

汉军的情绪有些焦虑起来,就连赵匡胤也焦急了起来,刘承是从他手上被夺走的,如果追不回来,被抢到了大唐,日后追究起来,他的责任最大,带着这样的心情,赵匡胤的战马速度越来越快。

石守信觉察出赵匡胤这种焦急的心态,

高声喊道:“元朗,莫要焦急,中了唐人的诡计。”

赵匡胤一边跑,一边高声回答,这一路行来,唐军可能埋伏的地方无非是在密林附近,每一次他都停下来,派兵去查看究竟,但事实告诉他,唐军并没有埋伏。一次两次没有,赵匡胤不会掉以轻心,多次如此,大多数的人都会放松警惕,赵匡胤也不例外。

石守信知道赵匡胤说的也是事实,他让赵匡胤小心。

赵匡胤点头,继续策马狂奔,这时,前方又有密林出现,不过这里的密林与前面的密林不同,密林上空并没有鸟雀盘旋,这就意味着,密林里根本不可能有唐军埋伏。

赵匡胤看了看前方,百余名先锋已经杀了过去,当下也不迟疑,率兵冲了过去,进入密林约有一百步,前方的百余骑兵已经快要追上唐军的后军,赵匡胤大喜,一边催促士兵快行,一边从马鞍上取出了长棍,准备厮杀。

就在这时,忽然密林边上,有人敲响了铜锣,下一刻,密林边上无数个人站了起来,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一扬手,道路中央,一根根绳子突然从地面上弹了起来,事出突然,汉军战马根本反应不过来,顿时人仰马翻,一片混乱。不少骑士跌落战马,跌的鼻青脸肿。

赵匡胤刚取出长棍,并没有注意到异变,绳子弹起来的一瞬间,赵匡胤战马的后蹄被绳子绊倒,前蹄还在向前奔跑,战马前倾,跌落在地,赵匡胤被甩了出去,匆忙间,他举起了长棍想要撑起身子,长棍发出一声脆响,断成了两截,赵匡胤跌到在地,脸先着地,鼻梁差点被摔断,他挣扎着坐起来,伸手一摸,口鼻里全是鲜血。

石守信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也受了伤,只是看起来没有赵匡胤那般狼狈罢了。前排的骑士倒下,后排的赶来,也被绊倒在地,官道上,一片混乱,哀叫遍野。

赵匡胤来不及多思考,立刻站起身来,鹰目四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