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中,除了这几人高声喊着,余下的人都面面相窥,其实谁都清楚,这几人是主张立刘承祐为储君的,至于杨邠、王章则是反对的臣子,可是,杨邠与王章的后果大家都看见了,他们都被灭族了。因此,群臣之中虽然有人不满,但大多数的人选择了沉默,这个时候反对,是不想活了吗尤其是史弘肇掌握着开封的军权,谁敢与他争锋
苏逢吉、史弘肇等人呼喊了半响,李皇后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道:“诸位卿家的意思哀家已经明了,既然如此,就立二皇子为帝。处理完了天子的丧事,便正式登基。”
李皇后话音刚落,就见张彦威高声叫道:“皇后,二皇子一向纨绔,恐怕不能担当重任吧”
张彦威是刘知远身边的老臣,跟随刘知远多年。实际上,张彦威在这个时候说话,并不是反对刘承祐继任为帝。他十分清楚,苏逢吉、史弘肇等人拥戴刘承祐为帝,一旦刘承祐登基,他们就成了拥戴之臣,权势必然大的惊人。
那时候,恐怕整个汉国朝廷的军政,都要被这几人牢牢掌控。这对于张彦威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难,是觉得在这个时候,就算有人出言反对,也不会有人对他怎么样。
随着张彦威的声音,果然有几人高声反对,这几人多半是与苏逢吉不对付的臣子,他们也不愿看着苏逢吉等人掌控汉国的大权,因此临时团结了起来,一致反对起来。
本来沉默下来的群臣,突然再度变得人声鼎沸起来,有人支持刘承祐,有人反对,这就热闹了。
杨琏冷冷地看着张彦威,忽然觉得十分好笑,这个人在这个时候难,真是选错了时间选错了地点,可以说刘承祐登基为帝,已经是十拿九稳了的,而且,高行周、高怀德父子已经带着禁卫军的士兵掌控了整个皇城,又有谁能翻起大浪充其量这几人只是大海里的一粒沙,不足为虑,很快就会湮灭。
张彦威的反对顿时激起了苏逢吉等人的强烈反对,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史弘肇是个武人,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破口大骂,语气极为难听,弄得文人张彦威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有心与他对骂,又觉得丢了脸面。
看群臣的样子,是拥戴刘承祐的居多,张彦威等人想要反对,却被淹没在苏逢吉、史弘肇、苏禹等人的口水里。
大殿里人声鼎沸,乱成了一锅粥,就在这时,忽然响起了轻轻的一声咳嗽声音虽然轻,却犹如惊雷,将众人都给震住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诈死
就在群臣议论纷纷,为立储一事争论的时候,那一声轻响,让在场大多数的臣子都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着软榻上慢慢坐起来的刘知远,陛下不是已经驾崩了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皇后默默地走上前去扶起刘知远,刘知远在她的帮助下,慢慢地站了起来。琏一眼就看出刘知远的身子非常虚弱,他需要李皇后的帮助才能站稳,不过,毕竟是一代枭雄,目光依旧十分锐利,就那么朝着群臣一扫,群臣都战战兢兢,心中恐慌不已。
谁又能想到,明明是已经驾崩的陛下,突然就这么活了过来,换做谁必定都会震惊万分,就连不知情的刘承祐同样也是如此,他张大了嘴巴,一脸的不敢置信,道:“父、父皇”
刘知远没有说话,只是朝着二儿子看了一眼,这个孩子虽然纨绔,但毕竟还是有孝心的,这一点让刘知远很是欣慰,如此想着,便觉得做太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
刘承祐走上几步,扶着父亲。刘知远缓缓走着,每一步都十分艰难,的确是已经病入膏肓,但群臣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尤其是刚才还十分嚣张的张彦威,在皇威之下,用双手撑着身子,可是纵然是如此,身子依旧颤抖不已,汗水从额头上流下,染湿了脸庞,在他跪拜的地方,已经积满了水渍。
刘知远慢慢踱步,在他身边停下,语气淡淡地:“怎么,你反对承祐继承皇位”
“微、微臣不敢。”张彦威说着,身子依旧抖个不停。
“不敢可是你刚才的声音,比谁都大啊。”刘知远慢慢说道,虚弱的声音只有几个人才能听清楚。
张彦威连连磕头,道:“陛下,罪臣刚才一时糊涂,还望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恕罪哼,晚了来人,将张彦威一党拖出去砍了”刘知远吩咐。
“喏”在一旁的高怀德听见,带着几名禁卫军士兵走了过来。
“陛下饶命,饶命呀”张彦威哭喊着,他的同党同样连连磕头,希望陛下能够饶命。
刘知远咳嗽了两声,慢慢踱步走了回去,不再看他们。高怀德冷哼了一声,伸出大手,将张彦威横拖竖拽带了出去,禁卫军士兵将余下的人同样带走,几人拼命挣扎,但那里是牛高马大的禁卫军士兵的对手,很快,不远处传来几声惨叫,高怀德拎着几颗人头匆匆回来。
“扔出去喂狗,张彦威一家,株连九族”刘知远下令,斩草除根这个道理他懂。
“喏”高怀德再度回答,带着几十名禁卫军士兵走了。
群臣在这一刻大气都不敢喘,天子之怒,这就是天子之怒,谈笑间,张彦威及其同党不仅身死,还牵连了家人。看陛下的模样,恐怕是不行了,这个时候是要立储了,谁敢在这个时候去触头,张彦威的下场就是榜样。
刘知远再度扫视了群臣一眼,忽然笑道:“好了,你等也不用害怕,都站起来吧。”
苏逢吉看了左右一眼,最先站起来,余下群臣如史弘肇、苏禹等人也都站了起来。
“诸位爱卿都是跟随朕多时的,如今朕仙去不远,这大汉的江山,还要诸位爱卿帮朕扶持。”刘知远说道,人已经在软榻上坐下,此时的他,额头上已经是大汗淋漓。
苏逢吉忙拱拱手,道:“陛下,微臣等已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苏逢吉、史弘肇、苏禹、郭威郭荣,你等上来,其他臣子先退下吧”刘知远说道。
这便是要托孤了,杨琏此时也不便多留,便随着群臣退了下去。让杨琏十分遗憾的是,郭荣或者说郭威也成了刘知远的托孤重臣之一,这是杨琏远远没有想到的,当初处心积虑地想要扳倒郭威,想不到最后还是不成。
杨琏虽然心中遗憾,但这一行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刘知远托孤就意味着他离死不远了。一旦刘承祐登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