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02(2 / 2)

“若说其他人以为是神话,以讹传讹也倒罢了。可我们和这些东西打过交道,有些传说根本不是空穴来风,我担心”

另一人也跟着到“是啊,大哥,自从进了这个树林,我就闻到一股忽有忽无的尸臭味。”

“里面还夹杂着另一股味道,不是妖气,也不是鬼神的气息,更像是一股从没见过的腐败阴气,这股气息几乎笼罩了整座骊山。我们弟兄闯荡了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次感应到这么大范围的。”

领头人收起地图“现在担心又怎样我们常年就是做这买卖,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方员外付了钱,我们自然要替他办事。”

“再说他只是让我们把东西放在神社前就好,其他的别管。办完事,我们立刻退出来。”

其他人只得硬着头皮,暗自不安,随这位领头大哥,踏足进树林里。

在他们进入林内的那一刻,远在层林之外,一个黑衣人影来到林地之前,轻轻伸手触向前方,一道无形的波纹裂开一个豁口,黑衣人纵身飞进去

林地铺着厚厚一层树叶松针,水潭曲折散布在树丛之间。

之前骊山特有的人面蜘蛛怪虫,此时全无踪影,就连过去山水相间之地常见的大雾,也诡异的消失不见。

一切似乎是专门为五人开道,进来的过于轻松。五人小心翼翼,走了许久,别说毒虫,就连半个活着的动物也没见到。

整个森林,只有他们的呼吸之声,似乎也只有他们五个活物,静的可怕。

直至来到一棵枯死的大树之前,五人停下脚步。面前这棵树足足有五人合抱粗细,枝干腐朽黝黑,看不出原本是什么树种。

树下盖了一座只有一人高的矮小木质神社,同样黑黝黝的。神社大门破旧不堪,领头人小心上了石台阶梯,轻轻一推。

木门向内吱呀一声倒进去,动静在整个树林里回响。几人再度细看,里面空间只有一平米大小,一眼可见。

本章节防盗

第三百五九章分部

防盗章节“谢山他是谁怎么会跪在这”陆玄灵转身问。

姬轩完全接管了赵旭政的意识,淡淡到“那些仙人以长生不死蛊惑此人,让他背叛赵旭政,将丹药换成了噬魂丹。他心里有愧,跪在这赎罪罢了。”

陆玄灵摇摇头“都是棋子,他也是被仙道中人欺骗,过去的事,随他去吧。”

两人步入大殿之内,空荡的殿堂之内别无他物,只有一座黄金龙棺。姬轩抬手一抓,将其摄回手心。棺材消失之后,整个宫殿蓦然一抖。

两人面前虚空闪烁,竟然同时回到了最上层的普通兵俑殿。原来下面诸层大殿竟是以龙棺为阵眼,化成了一个阵法空间。

龙棺被收走,殿堂内的一切东西也都被一起收走。这次行动十分顺利,两人往上遁地而出,来到柿子树下。

姬轩向前一指,老柿子树咔擦一声被连根拔起,收入袖子里。

就在这一刻,陆玄灵忽的心生感应,望向骊山“那边已经有行动了,这次得你亲自过来一趟”姬轩颔首道“朕会亲自走一趟”两人倏忽一闪,消失不见。

另一头,骊山方向。

此地位居西京东郊,自上古至今,传说纷纭。很早之前,天下太平的时候,无数游人经常上山登高,作诗颂词,山下还有虞皎馆。

相传是大周朝时羽姬暮年退隐修养的行宫。只不过沧海桑田,那座宫殿如今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黝黑戚静的土墩。

多年前皇帝坐镇西京或神都时期,这块地方距离京城很近,有人道余威镇服,可谓是百鬼退避,群妖蛰伏,山川还算太平。

可自从皇帝迁都北方上京之后,骊山随着西京和神都的没落,而彻底败落下来,连山下的百姓也纷纷随之迁走。

多年来,神都西京两地大大小小的争斗,也波及到此处,致使山中越发荒芜,山下几十里方圆都是枯草荒地,没有一丝人烟。古道深处,一到晚上,常常有怪声响起。

数十里之外的村落都能听到山中动静,本就不多的人群更是惶恐外逃。

在骊山东北方,还有个孙家村,这里靠近大道,是附近唯一还有人烟的村落。年轻人早就逃离这块阴森之地,只剩下无处可去的孤寡之辈还留在这。

村外东方靠近峡谷的一个地方,正发生一场战斗,五个驱魔人在林中贴满符咒,布下了一个巨大的阵法,围杀一只古怪蜘蛛。

那蜘蛛比马还大,背部长满人脸,利牙不断喷吐毒液,但始终走不出阵法范围,眼看已经是强弩之末。

五个人配合的天衣无缝,来回躲闪袭杀,几招过后,将蜘蛛大腿斩断。

趁蜘蛛无法动弹之际,为首一人手持长刀,跳跃扑到蜘蛛背上,一刀狠狠斩进了蜘蛛头部。黑液飞溅,蜘蛛发出扬天嚎叫,挣扎几圈后,终于失去动静。

周围森林被破坏大片,喷出的毒液恶臭难闻。这五个人在蜘蛛尸体中挖了许久,找到一颗红色拇指大小的丹丸,一把火烧掉尸体,才前后离开。

天色刚刚擦黑,一个年轻的文弱书生牵着一匹马,自西边大道,缓缓进到孙家村里。村口黑凄凄的老柿子树上,寒鸦飞舞,萧瑟的平原还有不少未化的积雪。

书生只有二十出头,面目青涩,马蹄哒哒声在寂静的村道上传得老远。

村里的人听到动静,纷纷躲在窗子里偷偷往外观望,一个个面带菜色,没有探究疑惑,眼神只有淡漠和呆滞。

村落恍若行将枯死的老人一般,没有一点生气,明明天还没黑,却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到处都是黑黝黝的。

书生走了几家,终于看到一家宅院房顶有烟火冒出,便上前轻轻敲了敲门。

里面过了好久才有人走动,随后门扉吱呀一声打开,出来一个外表看上去六十多岁的老头。

他眼神无光,瞳孔空洞,木愣愣的看了书生很久,才嘶哑着嗓子到“你是哪里来的”

书生赶忙道“老丈,小生是来送一件东西的。太阳行将落山,想找个地方暂住一宿,还望老丈行个方便。”

说完,他赶忙从袖子里掏出了几个铜板。老人看见铜板,没有任何表情,将他引进了屋里。

屋子空荡暗黑,火塘屡屡火苗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