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摇头笑道:“没事,他们也没那么多讲究。”
……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七月底,宁远不仅带宁大强他们把京城一些著名的经典转遍了,临近的津城,以及蒙省的草原,辽省和海边也都去逛了一圈。
临到走的时候,宁大强感叹道:“还有有钱好啊,有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还不用担心生活。”
宁远笑道:“以后每年都带你们出来旅旅游,不仅国内,国外咱也要去。”
宁大强连忙摆手:“国内还好,国外还是算了,说的那些鸟语一句都听不懂,去了跟哑巴和聋子似的,一点都不得劲。”
宁远哭笑不得:“有我们你怕什么。”
说着,宁远趁机教育宁岩和宁雪:“以后好好学习,就算咱爸听不懂,你们也可以帮他翻译。”
宁岩一脸自信:“放心吧,我的英语那叫一个味儿瑞古德。”
宁雪也兴奋道:“对对,我的也非常奶斯!”
宁远听了后有些无语:“就你们这带着凌山味儿的话,那些老外能听懂才怪。”
这时候,老家的老师大部分在课堂连普通话都不说,何况是外语,都带着浓重的口音,绝大部分学生,更多是能看能认,但听说就差了很多。
这时候的初中老师,基本都毕业于信义市里的师范学校,以及邻近县的潢县师范学校,都是中专。
他们在这些中专里上课,因为都是本地人,上课都用方言,更何况这些师范生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人,七十年代的都不多,也只会方言。
除非是新分来的大学生老师,才能说得标准一些,但基本也都在凌山高中,愿意去初中的很稀少。
“我给你们买的复读机,你们用心学英语,不要光买磁带听歌。”宁远板着脸道。
“哦,知道了。”宁岩和宁雪点头道。
宁大强也跟宁远一样,打死不愿意坐飞机,所以宁远给他们买的卧铺,不过也方便,睡一觉就到了。
宁远只是开车把他们送到车站,连车都没下,他实在被之前车站的阴影弄怕了,再说现在正逢暑假期间,章里找中心思想有什么区别呢。
宁远喜欢好的文艺片,也喜欢一味求爽的商业片,这并不冲突,更何况金粉世家也没那些影评家说的那么差,相较于很多漏洞百出的爱情偶像剧,已经算不错的了。
郑重对刘国权,从警惕到接受,再到因为刘国权的温和以对,他反而喜欢跟她合作探讨的氛围。
就在这样的节奏下,两人取长补短,不断磨合,剧本也愈发成熟起来。
在这个时候,刘国权跟宁远犹豫着道:“宁总,我儿子叫李大为,也是一个导演,他跟着我拍过几部作品,是京影美术系毕业的,能不能……嗯,能不能向您请求,让他也参与进来?”
说的时候,刘国权还小心翼翼的看着宁远,见宁远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后,她连忙道:
“您放心,他很懂事,也有些想法和能力,不会给剧组添乱的,我就是想带带他,让他多学一点,您看可以吗?至于职位和薪酬什么的,您看着给就行,只要不影响到您的计划。”
听着刘国权低声下气的话,宁远心里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不是为了儿子,谁又会对一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晚辈这么说?
因为早就有这个打算,所以宁远自然毫无疑虑的笑道:
“当然可以,刘导经验这么丰富,培养出来的儿子,那肯定差不了。”
刘国权顿时喜出望外:“谢谢,谢谢您。”
宁远摆手道:“应该说我谢谢您才对,现在剧组人才不足,多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不论对我还是对剧组来说,都是好事。”
虽然宁远这么说,但早已过了知天命年龄的刘国权,也经历了那么多起起伏伏,对于宁远的通融自然感激不尽。
毕竟自己只是说了一句,宁远连人都没见到,就一口答应,这完全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刘国权越发上心,不仅每天来得早,晚上也基本七八点才走,而且回家后还继续工作。
宁远看在眼里,也感动在心里,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投桃报李,互相成就。
而刘国权的状态也影响到了郑重,同样非常敬业,包括后来的李大为,也同样如此。
他们的勤奋,也让公司其他人被带动,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得热火朝天。
又过了几天,宁远带着潘越明和刘叶,跟孟辉他们一起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飞机。
影帝重回十八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