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往武王府前去的路上,不断的有行人和商户认出江凡的身份,然后纷纷同江凡行礼。
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看向江凡的目光中,已经有了某种类似于狂热的情绪。
这段时间,为了充分的了解治安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整个河阳城的状况,江凡基本上每天都会便服出巡。
对于巡街衙役在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一些错误的行为,江凡基本上都会当场进行制止。
然后交由巡街捕快进行处理。
处理的严重程度,和巡街衙役所犯错误的大小成直接关系。
最严重的行为,是一些已经干了许多年的巡街衙役,依旧保有着很难彻底改掉的陋习,虽然之前在江凡的高压下,很是老实了一阵子,可时间长了,便慢慢的故态复萌。
对于这种犯了原则错误的巡街衙役,江凡都是直接开革,没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正愁着末位淘汰制所形成的换血效率比较低下,难以满足要求呢,这些无法达到要求的巡街衙役,不等于是自己主动撞枪口吗
而经常性的在街头出现,树立起了百姓应有利益的维护者形象,不但让江凡得到了整个河阳城几乎所有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同时也让江凡的辨识度越来越高。
再加上江凡足够的帅气,形象极为突出,导致他只要走到大街上,十个百姓里就至少有三个能认出他来。
连锁反应便是,但凡有一个人认出他来,那么周围其他人也就会顺势的知道他究竟是谁。
于是知晓江凡长相的河阳百姓,开始呈现几何数字的爆炸性增长,到了现在,整个河阳城不认识江凡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
面对着这些百姓的行礼,江凡也没有视而不见。
不过行礼的百姓太多,江凡不可能每个人都打招呼,便非常干脆的要求大家各忙各的,不用理他。
这种感觉很奇妙。
尤其是对于河阳城的这些百姓们来说。
江凡毕竟是一城城尉,四品的大官,这种官员在百姓们的印象里,平日里出行都是要四抬大轿,鸣锣开道、净水撒街的。
别说就这么和他们肩并肩的走在一起了,哪怕是想亲眼见上一面,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是现在,他们的新任城尉大人,就这么施施然的在街上乱逛。
别说出行的仪仗了,连应有的衙役护卫都一个也看不见,只有一个漂亮小姑娘和一位老人跟在身边。
如此的全无距离,让河阳城的百姓们莫名的觉得亲近。
同时也莫名的有着难以言说的安全感。
仿佛和江凡之间,是真正的自己人一般
“啧啧,老夫为官几十年,还真是头一次见你这样当官儿的,不但没有任何的官架子,还能真正的和百姓们打成一片,有的时候老夫真是怀疑,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看着一路上自发行礼又自发让开道路的百姓,陈昂很是感慨的说道。
“陈老大人,您当初读书做学问,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当官,然后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吗”
江凡笑着问道。
“当然不是老夫有大志向然而山河破碎,无力扭转乾坤,最终便只能当一个教书匠。”
陈昂摇头说道。
“没错,其实大部分读书人,最开始想要当官的动力,都是当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可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人都会失了本心。顶着官帽子,享受着权利带来的种种好处,最终却把百姓当草芥一样去看待。”
“其实像我这样当官,才应该是正常的。您会觉得惊奇,觉得前所未见,那只能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悲哀和可耻之处。就算是以父母官自居的官员,其实也是不合格的。因为那终究还是把自己当作百姓的父母。可在我看来,真正的官员,不是百姓的父母,而应该是百姓的公仆。”
江凡笑着说道。
陈昂不由一呆,江凡这样的说法,他还真是闻所未闻。
但细细品味一番后,又不得不承认,江凡这几句话说得极有道理。
他突然发现,自己教学教了几十年,居然还没有江凡看的透彻
“那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官儿才是合格的官儿”
陈昂有些期待的问道。
江凡想了想,忽然朗声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陈昂:
江凡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朗声道:“有的人骑在百姓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百姓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百姓头上的,百姓把他摔垮给百姓作牛马的,百姓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百姓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听着江凡全部说完,陈昂原本的茫然才一扫而空。
整个人则是直接呆立原地,一时间只觉得振聋发聩
在陈昂看来,这显然不是诗,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表达的方式非常直白,又绝不浅显
让他在振聋发聩的同时,颇感耳目一新
第三百八十六章敲打
看着江凡在朗声诵完后,便优哉游哉的继续往武王府走去,陈昂亦步亦趋的跟在江凡身后,脑海中一字一句的品味着江凡方才所说的每一个字。caioge
眼看着就要到武王府了,陈昂这才从那种回味的状态中缓了过来,很是震惊的同江凡问道:“你这算是什么文体我明明从未听过,也过于直白,然而却意味深远,实在是让人惊叹。”
“嗯或许你可以称他为白话诗。”
江凡随口说道。
“白话诗”
“对,不拘泥于格律、韵调,形势自由开放,直率陈述。最重要的是,能让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听懂。哪怕是不识字的百姓,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意味。”
江凡笑着说道。
这种现代诗的风格,在自己的那个世界,最早出现于清末。
而真正发扬光大,并且开始被人推崇,则要拖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了。
所以当前这样的封建时代,江凡拿出了一首颇具代表性的现代诗,对于陈昂这种老夫子来说,确实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
“有意思,诗词本是高雅之事,结果被你这么一改,却让普通百姓们都能听懂。在老夫想来,若是传扬开来的话,一定会惹来许多读书人对你的口诛笔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