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那周明好像根本不怕别人偷学技艺,任何人都能出入造纸和印书的作坊。”
“哦,这倒是个秒人,看来我得去会会他。”
巨子听到周明不怕别人偷学技艺后也十分好奇,毕竟如此传世的技艺,一般人藏起来都来不及,更别说光明正大的拿出来了。
周明刚出门便见一人朝自己走来。
见来人迎面走来,周明下意识的往旁边避让,却没想到那人也转变方向。
“周大人,在下有礼了,”
“这位先生有何贵干”周明看着眼前的人问道。
对方显然知道周明的诧异,直接表明自己想要将自家书籍刊印之事。
周明听对方说完便答应了其要求,带对方进了自己的庄子,也不怕别人偷学技艺。
仅三天时间就将墨家需要的书籍刊印完毕,之后这些书便迅速的消失在咸阳城,想来是被运到了大秦各地。
不过自那之后周明的宴请也多了起来,反正周明是来者不拒,这些人都是代表诸子百家过来商议,刊印自家著作的。反正周明拿钱办事,基本上都同意了。
第四十九章医馆
周明这么做导致的后果就是之后的一个月内,整个大秦掀起了一阵文化风暴,百家学说相互征伐,简直比朝堂还热闹。
朝堂虽然被法家所把持,但这次因为百家的动作太快,根本没有给法家反应时间,一下就四面开花,导致整个大秦民间充满了百家弟子的影子。
一时间百家在民间的声望大涨,同时也招收了大量优秀弟子。
周明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崔文子已经答应和自己开一间医馆,地址周明都选好了。
周明现在主要想着怎么参与到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计划,虽然有先认识崔文子的前提,但也有得拿的出手的本事才行。
所以周明最先想的便是和崔文子一起打出自己的名气,只是崔文子已经通过医治玉漱已经拿到了入场券,自己还得筹划一番。
当崔文子来到医馆时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周明也开始坐诊。
周明还时不时的扔出一本医学典籍,虽然水平不是顶尖,却也能让人打开思路。
“郎中,郎中,快来救命”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歇斯底里的呐喊。
周明和崔文子对视了一眼,连忙跑出屋外。
“神医也在,看来二娃有救了。”门外的一群人见崔文子出来连忙说道。
由于周明之前治疗的都是风寒之类的小病,根本没有显露医术的机会,所以认识周明的不多。不过崔文子最近在咸阳城已经打出了名气,能治疗时疫已经让崔文子声明远播。
后来各府中更是频繁出现崔文子的身影,之后通过各府的下人的传播将崔文子的名声带到了百姓当中。
“这是怎么伤的”只见一青年躺在半截门板上,右腿已经血肉模糊,有的地方更是露出森森白骨。鲜血还在不断的流淌,左手成一种诡异的角度摆放,应该是骨折了。
“我们是城外刘庄的,这是我们村的二娃,今天我们打猎的时候碰到了一只大野猪,二娃性子比较急,看到野猪便想引它进陷阱里,二娃没跑过野猪,被拱到了腿。手臂也在那时折了。”
周明刚想去拿绷带止血,就见崔文子抽出一根银针在病患身上扎了几针,便止住了血。
周明连忙叫众人将伤者抬进医馆,准备进行治疗。
崔文子早就想见识见识周明的手段,之前只听到周明讲述,比较抽象。
周明查看了一下伤者的情况后,便开始将伤者患处进行清理。
或许是崔文子医术太好的原因,整个过程二娃像是完全没有感觉。看来崔文子不仅给他止了血,还给他进行了麻醉。
只是周明不知道这麻醉到底是用的医术还是玄门手段。
整整一个时辰后周明才从里面出来,后面还跟着满脸惊叹的崔文子,显然他被周明的的手法惊到了。
“神医,怎么样了”一群村民见周明两人出来后便围了上来问道。
“暂时活了下来,不过具体还要等几天才能知道情况。”周明和崔文子对视了一眼,最后开口道。
“真的吗那真是谢谢两位神医了。不知我们能否过去看看二娃”一位稍微年长的猎户问道。
“暂时还不行,最少七天后才能见他,要是他熬不过这七天的话就没有办法了,他刚才的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
第五十章求鼎
“陛下有旨请周大人入宫觐见”一名太监骑着快马到医馆传令道。
“有劳公公,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周明行了一礼问道。
“这咱家就不知道了,不过之前相国大人有进宫一趟。”
周明闻言便知道是李斯在兑现诺言了,连忙叫人取了马,跟在太监后面进宫。
“爱卿来得正好听闻爱卿制作出了可堪大用的钢铁,而且产量不低,完全可以代替现在的铜制兵器。”
“臣这完全是拖陛下鸿福,本只是一个想法,之前也试用过多次都未成功,这次到咸阳却一次就成功了。一定是有陛下在,所以天佑大秦,成才能不费吹灰之力,炼出此物。”
“听闻先生喜好青铜礼器和百家著作”
“不敢欺瞒陛下,臣想对这些青铜礼器进行研究,至于百家著作则是为了多刊印书籍以彰显陛下的文治武功”
“哈哈哈,爱卿果然是忠心为国。”
“爱卿远走西域,朕对于西域还有诸多疑惑,爱卿见多识广,不知爱卿能否为寡人解惑”
“臣,尽力而为”
“之前爱卿为朕讲述了西域之风土人情,军事也稍有涉猎,不知爱卿如何看待我大秦军事”
“陛下我大秦兵锋之盛,在西域仅有一国能相较”
“哦,不知是何国”秦始皇一下便被周明勾起了兴趣。
“此国名为罗马”
“那爱卿看来,我大秦军队是否有不足之处”
“臣有几句话想说,可能有些考虑不周,希望能给陛下,带来启发。”
“先生请说”
“臣观战国数百年历史,发现各国良将鲜有寿终正寝的,因军功过盛,功高震主的,比比皆是。还有些是人心易变,心中贪欲所致。臣观之,其两种皆是由军制所致。”
“先生所言极是,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周明听道始皇帝的回答后也是松了口气,毕竟今天这话涉及到了皇家的禁忌,一个不好就会让人觉得你周明在替军方抱怨,说始皇帝苛待功臣。
而且始皇帝对军方也只是对几个军中世家比较忌惮而已,这是满朝文武都心领神会的事,却是不能摆到明面上的。
周明刚才一说,可以说是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