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45章 四维梦 无字天书(中)(2 / 2)

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或者说:阴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

他在告诉我,道的意义

阳金贵不知道,自己已经一十八岁的年纪,还有什么资格,从新开始的,学习有生之道。

道教尊道而崇德,“道”是宇宙的主宰;“德”是外在表现。

把道抽象的表现出来,体道修身以至成功则有德,并认为无为为上德,有为为下德。道教中还以“道”和“德”作为一个事物的俩个不同面,两者是整体和局部、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道教义枢道德义中说:“道德一体,而具二义,一而不二,二而不一。”

而aat道德经中所说的“德”有上德、玄德、常德等,其有时作为道的本体讲,有时作为道的特性讲,有时道的总体讲。道是真实而有信验的,但又是无为和无形的;可以心传但不可以言授,可以用心领悟但不可以用眼观看;道本身就是本、就是根,在还没有天地之前,自远古以来道就存在着;

它产生天敌;它在太级之上却不算高,而在六合之下却不算深,先于天敌存在却不算久,长于上古却不算老。道在古代赋予他很多的意义,其还有引导疏通之意。而“德”被解释为“得”和“优点”等意。

如中国儒家所提倡的孝、悌、忠、信、礼、义等传统思想,皆归于德繁荣范畴。道和德如衣之表里,相辅相成。道不仅能支配人间世界,而且能主宰神仙世界。人的道则拥有通天彻地、入水不溺、入火不焚、无舟渡海等超常的能力,而德更是有道者不可或却的。历数道教无数神仙人物莫不如此,他们都是道德具备、仁义兼备、礼仪可法之士。他们内修身心,外立道德。道是最真实的存在,也是最普遍的规律,人民以无为之道治国则国泰民安;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治身则身修;以深根固蒂之道延寿则能长生久视,这都离不开德的辅助。德是道的根基,要成道就要积功累德。人把握了道的运行规律。通过自身的修炼,就可以返本还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处于永恒不变的境地。老子哲学中的很多观点,如“清静、无为、抱一”等,都是从“道”和“德”的基本原则中引申和发挥出来的。修道之士以道和德为信仰和行动总则,既要修道,又要积德,所以二者同为教理教义的基本原则。在社会行动中,道德有重要的作用。有道德的人,不仅自己有好的道德修养,还可以助自然养育万物,引导人心向善,使国泰民安,社会祥和。

这就是,我所追求的“道”么

阳金贵呆呆的,感受着自己所领悟的,和这里所告诉自己的道。我要找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道,怎样的,天地自然,万法归一。

这就是,所谓的鬼神之术么

阳金贵诧异的同时,却似乎有某种潜意识的声音在告诉自己,你现在领悟的,并不是凡人世界的道术,而是可以役使诸天神力,甚至改写过去未来的道法自然。

自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以来,这一世新的文明,就已经重新上演。无数的角色开始演绎着各自的命运,从开始,到最终,都早已注定了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