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84(2 / 2)

时间缓缓的流逝,飞行数小时后,罗远取消曲率泡,停了下来。

他的意志还无法持续的支撑这样的消耗,几乎每隔七八个小时,就要短暂的休整了一会。

他从空间球中取出一把龙眼大小的透明球体,一颗颗塞入口中,咀嚼了几下咽了下去。

这些球体不是其他,而是一千坍塌比的水球,也是罗远如今唯一还需要的食物。

自从身体缩小后,位于线粒体的核聚变反应速度和强度就变得相当剧烈,对水的需求发生大幅度的增长,以前喝上一口,便可以满足十天半个月的需求,但如今却每天都要喝上数吨。

而且正常意义上的水,他也无法吸收。身体压缩后他细胞壁的筛孔比正常水分子还要小,水无法渗透细胞壁,因此喝的再多也是无用。

只有这种和身体同坍塌比的水,才能供他人体吸收。

在这种坍塌度下,水的物理性质已发生质变,比钻石还要坚硬无数倍,还韧性十足,同时也彻底失去了水的甘甜,嚼在口中,简直是味如嚼蜡。

好在他对口腹之欲,已经没什么追求,倒也没感觉什么痛苦。

每颗水球,都重达十几公斤,罗远一连吃了上百颗,才停了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星空飞行是枯燥的,在绚烂的景色,看的多了,也会变得寡淡无味。

路程中罗远没有任何新奇的发现,唯一值得一提是,便是发现一条数十亿公里长有大量尘埃和气体组成星云,在这片物质稀缺中的黑域地带,这不得不说一种奇迹。

当然对浩瀚的宇宙而言,这种等级的星云,只是算是超微型,它物质密度也没有想象的高,就算是核心处,气体的密度也比地球近太空还要稀薄几分。

他甚至都没有停留,十几秒的时间,他的身影直接横穿而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性格变得越发变得沉寂,淡漠,更多的时间,他的心思都如平静的湖泊般波澜不起。

意志在不断消耗恢复的过程中,与日俱增,与此伴随着的还有他曲率飞行的速度,从原本的一百光速,到两百光速,再到三百光年。

如果按照系统的衡量,他的意志足足增长了一点还多,达到28点,只是到了这种速度,空间阻力指数幂的提升,再像以前每增长一点,速度就提升十几数十倍,已经根本不可能了。

事实上,就算是现在,这种速度所产生的高温,也已经逼近他身体所承受的极限。

在难以想象的高温下,他通体散发出刺眼的光芒,整个人都充斥着无尽的高温,好在他身体的组成物质彻底的异于常人,因为原子浓缩,分子也同比例缩小,分子的化学键远比普通分子坚固亿万倍。若非如此,他组成身体的有机物,早已经分解,失去活性。

不过这样的速度,罗远还是无法持续多久。

随着逐渐接近巴纳德恒星系,黑域中的光线密度正在逐渐增长。

毕竟就算是红矮星,它的光线相比于黑域,依然也如白天和黑夜的区别。

罗远不得不逐渐减速。

四光年外,他的速度还能勉强保持三百光速。

到了三光年,他的速度只能退回到两百光速了。

至于到了一光年,他最多也只能维持一百光速,这还是一颗晚年的红矮星,若是换成太阳,恐怕连十光速,都是勉强。

好在再怎么减速,巴纳德恒星系也已经不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红矮星在罗远眼前越来越大。

它通体散发着较为暗淡的红光,看上去光线柔和,同时也相当温和,不像太阳那般狂暴,在它表面很少看到日珥等现象。

它如一个步入晚年的老人,脾气温和、行动迟缓,当然这般形容也并不准确,事实上,对于这颗红矮星来说,它的最终寿命很可能比太阳这种壮年恒星还要长。

它的体型相当小,连太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内部压力不大,核聚变反应速度缓慢,因此它有着相当悠长的寿命。

罗远继续飞行了大约十天,

第540章:新家园

罗远解开曲率泡,在星系中缓速飞行。

忽略外围的那颗流浪行星,这个恒星系范围比太阳系无疑要小得多,四颗或大或小的行星按照各自的轨道,缓缓的绕着恒星旋转。

以离恒星距离远近为依据,罗远分别把这四颗行星标号为,一号、二号、三号以及四号。

其中一号和四号为固态行星,二号和三号为气态行星。

这其中最大的为三号气态行星,直径堪比土星,拥有着五颗卫星组成的地卫系统,以罗远的视力,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大气层内部吹拂着无尽的狂风,整个世界都是电闪雷鸣。

而最小为一号行星,直径大约四千多公里,只比月球大上一圈,仅地球三分之一。因为光线暗弱,太空温度极低,即便这颗行星轨道靠近恒星,它的上面依然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表面光滑,很难看到地形的起伏。

而罗远的目标则是最外围处的四号行星,地球已经是太阳系最大的固态行星,而罗远发现这颗星球,却比地球的直径还要大一点五倍,是个名副其实的巨型固态行星。

从它散发的引力场就可以看出,它的质量相当大。

这对罗远来说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这说明这颗行星基本是岩质行星,而且内部充斥大量的重元素,对人类而言这是一个完美的资源行星。

事实上,在宇宙的尺度内,重元素存量都是有限而且罕见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恒星的核聚变一般始于氢或者氦,而终于铁,如果恒星内部压力不够大,到碳,氧就会终止,想要最终聚变成铁,恒星的质量起码需要八个太阳质量以上,锌元素已经聚变可能形成的最高序列。

宇宙的重元素大部分都来自超新星爆发,当巨型恒星发生剧烈的崩溃时,在它最终死亡的“剧痛中”可以产生数亿摄氏度的恐怖高温,用这种濒死爆发的能量“烘烤”下,形成超出铁锌的元素,至于像金、铂以及放射性重元素这类的超重元素,则更是来自于中子星间的碰撞,以及黑洞物质的反刍。

罗远猜测,这片包括太阳系在内周围星域曾经存在过中子星之类的极端天体,正是它们的死亡消散,才让这处星域,到处充斥着重元素。

没过多久,他便已飞到这颗行星的附近,随即就如一颗流星,迅速朝行星表面坠落。

这颗巨型行星引力虽然庞大,却并没有什么大气层,毕竟无论什么气体,都在这种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下发生凝固,但也要和谁比,相比于外面的接近真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