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2 / 2)

圣僧。

何等僧侣,何等神异,敢以圣为号

沙弥,能以禅音驱邪治病;和尚,能化腐朽、生白骨;住持,自生气场,不沾尘埃,刀剑难伤。

圣僧,又是什么

昔有阿罗汉问佛:何为圣

佛曰:证果为圣,金身为圣,无量为圣。

阿罗汉又问:圣,有何神通

佛曰:不朽不坏,不垢不灭,不增不减。

方圆看到这里,心头一跳,不禁想到:“若是师父修得圣僧位份,岂不是依然活得好好的,再不惧什么大刀重弩”

再往下看,心中顿时凉了一半。

八百年前,大洪帝国。

有一个屠夫叫范大,以屠宰彘羊为生,婚后育得两子,很是美满。

有一天,不到半岁的小儿子突然不见,家里人找遍村子也不见其人,最后都觉得被人牙子拐走,寻回希望渺茫,只得无奈放弃,范大的母亲因此郁郁而亡。

过了一年,有一日范大宰羊,大儿子在旁玩耍,不慎坠入河中。但因为羊的惨叫遮盖了孩子的求救声,导致儿子溺死,因为这件事,范大父亲又悲痛身亡。

夫妻二人缓和过来后,决定再生一个孩子,怀胎十月,却没想到最后难产,母子俱亡。范大万念俱灰之下,遁入了佛门,所幸师父待他很好,他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把寺院当做了自己的家。

后来师父替一家官员的儿子看病,结果没治好,被这官员杀了,范大愤怒之下,假装自告奋勇来替对方看病,趁其不备之下,一刀结果了那官员和孩子。

正待离去之时,他在孩子尸身上发现一个胎记,竟然是他早年失踪的小儿子

范大如遭五雷轰顶,昏迷过去,接着被官府抓住处以极刑。

未料到斩首,刀断头不断;绞架,悬吊一日一夜依然无事;五马分尸,反而被其倒拽而回;火烧水浸,重弩攒射,也不能伤其分毫。

最后范大被释放,从此行走天下,行善救人

方圆看到这里,便知道这记载多有虚化之处,他对于佛门中劝善惜生的作风太过熟悉。

但是,这么一个怎么也弄不死的人,应该是确实存在过,但令他心凉的是,记载中明言,能够成就圣僧者,唯有天生佛性的人

并且,千年光阴,七朝更迭之下,也只出了这么一个圣僧

什么叫天生佛性方圆不知,佛经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详实叙述,直到发现无师自通了禅音的张原,心中才重新燃起希望

旁听一个月就能学会禅音,这应该便是天生佛性了罢

以他对皇室世家的怨恨,又立下了那般大誓愿,若是修成圣僧,又身怀杀伐之技,那么师父的仇

方圆以为自己早忘了杀师之仇,毕竟连下令的太宗皇帝都早已作古,这大概是佛门唯一胜过皇室世家的地方了。未料到突然之间,被张原勾起这股念想,方圆这才明白,自己修了几十年的佛,全都是表皮上的无用功

仇恨,只是被埋在最深处,一旦为天雷勾动,便会滋生而出,熊熊蔓延万里

方圆直勾勾地盯着他:“张原我且问你,可愿成就圣僧否”

张原目中波光一动,平静地道:“敢问大师,何为圣僧”

方圆照搬佛经,眼中似有火光燎过,一字一句地道:“不朽不坏,不垢不灭,不增不减。”

张原沉思片刻,莫名地觉得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记忆的闸口又放出一股信息,仿佛自己多日来不曾设法离去,就是为了这一刻。

“我愿。”

并不刻意,却自发隐隐禅唱之音。

“落发受戒,你愿否”

张原笑道:“本来无可无不可,但尚需留着俗世身份,将来还有用处。”

方圆本想说不合规矩,但心思一转:这人没经过那一道关也照样悟了禅音,我又何苦着相

当下点点头道:“从今日起,藏经阁对你开放,任你翻阅,每日我会单独为你讲法一次,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待方圆离去,张原重新坐回塌上,一边运功,一边默默地从脑海中凌乱的记忆中整理出有用信息。

圣僧,这两个字他有印象,并不是圣僧本身有多么了不得,似乎似乎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

但是目前来说,的确有着大用。如果真的不朽不坏,那么皇族世家再也威胁不得,从此摆脱了世俗力量的制约,朝着更高层次进军。

嗯我为什么会想到“世俗力量”莫非还有着不属于世俗的力量不成

一夜过去,大雪渐渐止歇,冬日暖阳一出,映射得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

往生寺外,一男一女正骑着马缓步行来。

马是高头大马,人是俊俏璧人。衣锦服缎,一看便是世家子弟。

“世兄,这大雪天的,偏生跑来这往生寺做什么”说话的女子容色不俗,身上裹了一件银色狐裘仍然显得身段婀娜有致,眉宇间颇有些骄纵之气。

男子正是张轩,闻言笑道:“家母有命,嘱咐为兄来探望一个人。”

女子露出不解之色:“派遣一个奴仆过来不就成了么何须世兄亲来”

“本来奴仆也是行的,但母亲放心不下,总得亲自瞧上一眼的好。”张轩跳下马来,将马匹交给知客僧,随即搀扶着那名女子下马。

“呵呵,究竟是谁,能劳动世兄大驾”女子漫不经心地将手中马鞭挥了挥,在空气中打出一声爆响。

“是我一个好弟弟。”

“张卫他不是随军去南方征讨山夷人了么”

“不不不。”张轩露出颇有几分古怪的微笑:“冰妹可猜错了,他只是一个烧火丫头生下的贱种而已。”

司马冰眼珠一转,撇了撇嘴,没再说什么,跟着走进了往生寺的大门。

第十二章斩杀

寒梅初绽,曲径幽幽。

张轩二人在一名和尚的带领下,走入张原所居的屋子时,看到这个让他蒙羞的四弟,在这所雅致的庭院中,正捧着一本三朝文选看得津津有味,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张原父亲叫你来此面壁思过,应当身居陋室,衣食不继,这才是克勤维艰的道理你怎敢住上这样雅致的地方贪图享乐嗯”

说完,张轩一脸冷厉,又掉过头来对那引路的和尚道:“是否他逼迫尔等,让你们好吃好穿的供着他”

那和尚一脸惶恐,唱了句佛号道:“这是住持方丈的意思,贫僧也不知道啊。”

张轩皱皱眉,心中对方圆记了一笔账,又对着张原冷冷地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