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屠苏也没有坚持,而是道:“还有几日北宗考核便要开始,你真不留下来看看,那可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卢掌茶有些犹豫,却还是道:“不了,既然事情已经结束,那我还是想尽快回震泽。”
“恩,回去的话记得去后山茶树那里采几斤茶叶,你师父可一直惦记着我北宗的这株茶树呐,三天两头写信给我索要,再不给真怕哪天他亲自跑过来摘了哈哈。”
卢掌茶笑道:“那我就替老师谢谢屠院长了。”
说完便恭敬起身,行了一礼随后离去。
等卢掌茶离开了,屠苏起身沿着小径来到了北宗的小诵经堂外那片花坛,有人正在浇花,看到屠苏走过来便放下了水壶,行了一个师礼道:“师父。”
屠苏点头,悠悠道:“卢掌茶就要下山了。”
那浇花的女弟子微笑道:“应该的。”
“你真不打算见见他”
女弟子淡笑道:“我猜师父肯定对他说过同样的话。”
屠苏有些尴尬地笑笑。
“所以他也不想见我,不是么”
“卿卓啊,你和他的这门婚事为师其实是赞成的,震泽的大弟子,说不准未来便要接了整个宗门的位子,他为人品性也很不错,这点我看得出来,你就真不打算争取一下”屠苏道。
“师父,你知道我的想法的。”施卿卓的眼睛很明亮也含着一种骨子里的坚定,她纤瘦的少女身体就如同花坛里的花朵,稚嫩而又美丽,纤弱而又不惧风雨。
“如果要我选择夫君,我不看他来历家室,不看他样貌品性,也不在乎他是不是倾心于我,我只要他,是当世英雄”
在微风花香里,施家的女孩儿有些庄严地说道。
袁梨发觉今天少爷自从打秦淮河溜达回来后,整个人似乎心情很好,读书时候还哼起了不知名的调子很是奇怪的曲子,就连饭都多吃了两碗。
“少爷,今儿有啥喜事儿么”袁梨好奇问道。
“没有啊,啥喜事要过节了么”袁来不解。
袁梨挠挠头道:“我就是看你心情挺好的,有点奇怪。”
“你说这个啊,今儿心情却是不错,不过不算什么喜事,你别乱想就是了。”袁来恍然大悟,解释道。
说完他便优哉游哉地跑会房间看书。
心情好他心情的确不错,原因么只是因为今早去西林壁看到了两件事。
第一件便是自己的那道脑筋急转弯竟然被那个谢家的妹子解开了
这让他有些不高兴,毕竟对方似乎并没有被自己这道难到,虽然晚了一些时间但是依旧干脆利落地回答正确。
而且她竟然也为自己留了一道题目。
而当有些不开心的袁来看清了那道新题的内容后,他就顿时开怀了。
谢家的女学霸留下的新题内容是一首词:
西江月
院内秋千未起,板绳离地一尺,送行两步恰杆齐,五尺板高离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戏,良工高士轻言,借问索长有几
这是一首词,更是一道题,又叫数迷诗,便是说,这虽然看上去只是一首仕女汤秋千的词,但实际上却是一道数学题
看到这道题的秦淮河考生们很郁闷,大启的数学是个小门学科,就算是科举也只是稍微涉及,他们只是要修行的,又哪里弄的明白这种数字谜题
看到这道题的袁来很高兴,也很不屑,更有些纳闷。
“数学题这和修行有个啥关系唉。”
“不过嘛要是比试诗书文章典故事件咱还真比不过你,但是比数学题哈哈。”
袁来笑得很欢畅。
大笔一挥,轻松解决,喜悦之余他也对谢家那位不知道名字的女孩儿更加感兴趣了。
西林壁下考生们正议论纷纷。
“袁又是这个袁竟然把这词题也解除来了”
“可是这人怎么如此讨厌,只写了个答案,让我等如何验证”
而有眼尖的考生则是指着袁来写的另一段字句发出了疑问。
“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哪句话”
“就是这词题答案下面的那个奇异的符号以及后面的几个字,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又是什么奇怪的题目”
站在人群中的施青霖和老丁循声抬头看去,只见那壁上清晰地写着一行小字:
“谢约否”
施青霖怔道:“约否这是啥意思”
老丁眨巴眨巴眼睛,不确定道:“难不成是邀约的意思考生们聚集到这里不就是为了找顺眼的结交一下么”
施青霖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道:“有道理,那么咱们是约还是不约”
卡文了,今天就这一更。那首西江月是出自元朝数学家朱世杰的四元玉鉴一书,挺有意思的,词中的“两步”距离是十尺,答案是145尺,感兴趣的可以动笔算一下。
第四十七章我在岸上看着你
经过认真的观察,施青霖觉得这个姓袁的应该是个值得一抱的大腿,君不见其人两次破解谢家姑娘的留题了么
虽然这说明不了什么,但最起码能够说明这人是个聪明的,而在修行一途上聪明人总会走得更容易一些。
所以在又一天清晨,袁来晨跑到秦淮河的时候便被一个老仆人拦住了。
老丁生了一张很憨厚的脸,他客气地拱手道:“这位可是袁公子”
袁来站在河边额头上有汗水,眼中也有疑问。
“你要找哪个袁公子”
“在西林壁最高处题字儿的那个袁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