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人距离那段河段越来越近,便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船只,看得出来这些船都经过了一些修饰,也没办法,上京考试的考生总不会有谁闲的无聊带艘船来,都是入乡随俗从附近雇佣,大抵上都是些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的时候的画舫船,倒是和修行这件事有些格格不入。
船有大有小,岸上河上都有人在,简单看了看有孤零零的也有几人聚在一起正在交谈的,有吃喝也有茶有酒,除了美娇娘一样也不缺。
没有人过来迎接,这本就是一场松散而开放的聚会,没有人邀约也无人管制,按照卢掌茶的说法便是让这批考生先互相看看对手,如果有机会再找几人结伴。
北宗修行考试可不是孤身一人容易闯过的。
四处有纷杂交谈声,人很多,粗粗看去竟然也有数百人之众,这还是距离正式开考有些日子人聚集的不全的缘故。
“等正式开考怕不是得有上千人”袁梨惊讶道,转而对自家少爷有些担心起来。
“谁知道呢,不过现在在这里的应该并不都是考生,应当也有家人朋友仆役陪同的。”
袁来倒是分毫没有紧张忐忑的情绪,他直到现在还有些纠结,毕竟他手里还有一张屠苏的金帖,按说递上去也就行了,但是当他这些日子对这修行了解愈来愈深,尤其是前几日突破第一境正式窥探到这天地之后,他心中陡然生出了一种想要认真考一考的想法。
这种想法很玄妙。
不过如今还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迈着轻快的步子沿着这片繁华地域瞎逛,不时饶有兴趣地看着一些大船小船上的人出神。
“那个是第一境,应该是突破不久这一个恐怕已经踏入第一境很久了,恩,元气波动很稳定,那一个难道是已经踏入第二境了不成气息好奇怪,这边这个唔,竟然还没有踏入第一境啊”
袁来绕着这片河段慢慢地走着,嘴巴里不时发出喃喃自语,袁梨跟在一边一脸诧异,只觉得少爷自从突破第一境后神经就有些不对劲儿,在家就喜欢盯着那棵大白果树一看就是一下午,现在出了门就开始盯着人看了,实在可怕,不知道要不要回去和刘掌柜说说,别再自己瞎练入了魔障。
于是这一主一仆就各怀心思在一片人声里奔走,忽然袁来脚步停了下来。
他看见前面秦淮河岸边一块空空的高地上围拢了一群人
这些人大多是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少年,也有不少中年人和老人,此时此刻他们围拢在一起看着什么东西互相交谈着。
“这是什么”
袁来靠近了些才发觉在空地上立着一面巨大光滑的石壁,石壁表面经过人工打磨十分平滑,而此时在石壁上竟然有许多的字迹。
石壁很大,字迹很小,所以可以容纳极多的字句。
袁梨却忽然惊呼一声道:“少爷我知道这是什么了这是西林壁”
“西林壁”
“没错,就是西林壁我听说每次北宗大考考生在秦淮河聚拢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考生会在这西林壁上出题。任何人都可以出题,任何人也都可以回答题目,这是无论是出题者还是答题的人都要留下名号。”袁梨兴奋道。
“这是用来做什么”袁来有些不解。
“听说这里不是让天南海北的考生互相结识么,可是大家都不认识谁也不知根底本事也不知谁强谁弱,自然也就不好互相眉来眼去勾搭成奸”
见袁来瞪了他一眼,袁梨顿时知道自己失语,便继续道:“所以啊,这西林壁就是给所有人一个地方,用来互相结识的,有厉害的考生就会在上面出一些古怪的题目,答上的考生的答案大家都看得到,也可以从回答里看出这人的本事了。”
袁来听到这里心中已经明了,一个人修行的资质好坏是个很难度量的物件,不过他如今也已经知晓了一般来讲心思越通明,读书越多,越有智慧的人物也就在修行一途上更有优势。
那么如何简单地看出哪个考生更强
答题便是
能出好题和答出好题的考生自然会受到关注,也就更容易分出强弱,便与结识。
“这倒真是个简单而又有意思的办法。”袁来笑道。
说着他眼中有光彩散开,在沈城仙居楼上他曾回答过卢掌茶的问题,于是便结识了那位震泽传人,那么这次呢
他穿过人群,来到巨大的西林壁下,抬起头便看到了那密密麻麻的字迹。
s:觉得还好就收藏吧
第四十三章谢家女学霸
西林壁上的问题都很奇怪,一条问题下多的有数十条回答,少的便是两三条,粗粗看去倒是十分热闹。
“洞天福地记中第三十五洞桃源山的下一句是什么”
袁来看到的第一条问题便是这样的内容,他顿时觉得很无语,洞天福地记这本书他还真知道,袁家书行的书种类繁多,关于修行的更加不少,他闲时无事也翻过几本,若是他记得不错,这本书的作者是前朝一位大修行者杜光庭,只是他也只是随手翻过两页而已,又哪里记得这里面的内容{注1}
看了看下面的回答,有人紧贴其下写了一行娟秀的小字:“第三十五洞桃源山,白马玄光之天。”
袁来看了眼署名,这行娟秀字迹的主人署名只有一个字:“谢。”
“谢这是姓还是名啊。”他喃喃道,有些疑惑,再往下看这题竟然无人再回答了,他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过来,这种有固定答案的题目自然是只能由一人回答,谁答得快也就是谁了,后面的再回答也已经无用,更有抄袭嫌疑。
移了移目光他又看到了另一道题目:“如何使得天下无人与我相争”
出题人姓施,正因为注意到这个熟悉的字眼他才看到了这道题。
“这题倒是涉及人生哲学了。”袁来想了想,觉得若是自己来回答一时倒真不知如何下手,于是他下意识向答案看去。
入眼的依旧是那娟秀清雅的字体,很有仪容,他微微一愣才看向那字的内容。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章二十二。”
署名依旧是一个秀丽的“谢”字。
袁来一呆,随后醒悟
这段话是道德经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