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39(2 / 2)

“你也看到了,只有你,才可以拯救和叶城以及我们大越,我最好的将军已经战死了,他的头颅,还在城外的云楼上挂着”

君王的眼角上面,有泪流了出来。

女孩想说话,但是,她竟然还是没有开口。

“和叶不能遭受战火,”君王的声音很坚定,和叶城和他的生命联系到了一起,他不愿意看到和叶城毁灭于战火,“他说过,他其实并不是想要和叶城,他是为你而来。”

女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丝难于置信的表情。

面前,是自己的父亲,在她的心目中,他是一位伟大的君王,一位慈祥的父亲,他怎么现在如此的愚昧和鲁莽呢

真的会有人带着百万大军来迎娶自己的新娘,而不是灭人家的国吗

她没有说话,她的心中,充满了悲愤。

她很想告诉父母,她可以力挽狂澜,以她的力量,她可以守护和叶城。

但是,她没有开口。

“孩子,要怪,你就怪错生在帝王家吧,孩子”母后怜惜的看着自己的女儿,沉重的压力,让她忘记了应该问问孩子这些年事如何过来的,也让她忘记了作为一个母亲应该给女儿什么了。

他的几位哥哥,也坐在她的身边,他们都没有说话,这事情,还轮不到他们说话。

事情就是这样定了下来。

深夜,东越的宰相,带着几个小黄门,颤颤巍巍的走出了这座城,他态度谦恭的走向了敌营。

“是识时务者”

东吴太子看过了国书,轻轻一笑。

“明日就是黄道吉日我当迎娶青曼公主”

他哈哈大笑。

不得不承认,这位太子已经有人君之姿。相信,今后他一定是一个杰出的君王。

“太子,难道你真的准备迎娶青曼公主,然后休兵了吗”送走了东越的使者,那位长得奇丑的老人问。

“休兵对”

太子哈哈大笑,“当然的休兵,不过休兵之前,我要在和叶城内,点上几把大火”

他的脸上,得意洋洋。

“东越的君王已经吓破了胆他只是一个依附着逍遥门的蠢货,逍遥门一倒,他就没有了神气但是东越不光只有君王,还有义士,不极快结束战事,假如多几个雷修远大司马这样的人站了起来,我的大军,就是想揍也走不了了。”

“既然太子知道远征和叶是这么危险,为什么还带着大军冒险呢”这奇丑的老人问。

“因为,我要做一个出色的君王,一个出色的君王,没有几次惊人的冒险,怎么能算一个出色的君王呢”

老人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仿佛下了决心,问:“你是等不及了吧”

“是。”这位以出色的君王为目标的太子说,他很坦率。他实在是看不起自己的父亲,那位坐尸位素餐的坐在帝王位置的父亲。

他现在是太子,他害怕夜长梦多。他很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掌握了国家的军队,掌握了民心,那么,父亲的位置迟早都是他的。

这一战,用一个这么浪漫的口号,好像很冒失。但是,这一战如果成功,势必能让他赢得东吴所有人的赞誉。

那些保守的,充满心机的老家伙,会从他的身上,看出他的城府和狡猾。

那些追求着浪漫的年轻人,会从他的身上,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浪漫。

那些追求着财富,愿意跟他远道而来的将士们,他们的报酬他也想好了,无论是君王答应与否将青曼公主许配与他,他都要攻破和叶城。

因为这座城太富有了,这就是他给他的将士们的报酬,这座城市,都会属于他的将士们。

他并没有打算真的占据和叶城,但是,他准备洗劫这个城市。

这个城市有太多的罪恶,他在这个城市长大,他深深的知道这个城市的罪恶以及这个城市中的人心中那盲目的信心。

他要用剑与火,去毁灭他们的信心,去征服这座城市。

深宫之中,青曼公主还坐在那里,她的身边,已经没有了一个人。

“要怪,就怪你生在帝王家吧”母亲的话,敲打着她的心头,她的眼泪已经从眼角中流了下来,她觉得自己不该回来,她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一个行尸走肉。

第二百零八章谢皇上成全

清晨。

秋已至,城外的枫叶,显得格外的红,仿佛染上了血。

城内深宫之中,君王咳出了一团血,如城外的枫叶一样的红。

“皇上,从长计议啊”

一位年老的臣子,他颤颤巍巍的跪了下来,“皇上的家事就是国事,吴国太子狼子野心,不是善良之辈,皇上,将青曼公主许配与他,这是在滋长他的野心啊”

“那怎么办呢难道司徒大人可以带兵迎敌吗有退兵之策”一声嘲讽的声音,从一个中年将军的脸嘴巴中发了出来,他挺身而出,站在皇上的面前,说,“皇上,不要自误啊,暂时答应吴太子要求,将公主送出去,能拖一时就一时,等各地将军集结起来,方可以抵御敌人,现在以我们在和叶的力量,要抵抗吴国百万精锐,谈何容易啊”

投降派和抵抗派,在朝廷之上争论着,老迈的君王眼角垂泪,因为假如将公主送出去的话,牺牲的是他的骨肉,假如抵抗的话,牺牲的是他的子民,他的军队,他的城市。

无论如何,他都要被牺牲掉一样。假如不果断的悬着,或许,他会失去所有的东西。

城外的军士,一个个盔甲明亮,精神焕发。

他们大声呐喊,在向城市内的人在示威。

他们知道,攻破了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中的财富和女人,都会是他们的战利品。他们也知道,太子绝对不会放过这吃到口的肥肉的。

他们在城外高声呐喊。

城内的人,都在战战兢兢,就连在深宫之中的君王,也听到了他们的呐喊。他的脸色,变得有如死灰。

“良辰吉时已到”

深宫之中,那位司礼太监,用自己尖锐的声音在唱礼,这并不是什么良辰吉时,而是吴国使者多次催促出来的良辰吉时。

一套鲜艳的红色的婚礼服出现在青曼公主的前面,她的母亲就在边上。

“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啊”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絮絮叨叨的说,“孩子,但是不这样也没有办法啊,孩子,东吴太子长得一表人才,其实人也很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