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40(2 / 2)

“现在华筝虽然还算不上王者归来,可是现在这篇小说的确是很有水准,也算是一次很有质量的回归,希望大家都别每天只知道李阔,现在的华筝他们同样拥有最强的竞争力。”

在这个情况之下,以前很多华筝还有班银海的支持者们都跳出来了。

此时,有更多的人被这种观点给影响,甚至有些搞不清楚对象的人还在攻击李阔。

不过有人能感觉到这些观点好像有人在煽动,有了点炒作的意思在里面,但这点普通大众肯定是看不出来。

李阔他们也感觉到了,不过没有太理会,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把作品写好,就不用考虑太多。

就在这件事情的同时,班银海也发布了自己的作品,也是小说,这次写的也是下层人民的生活。

下层人民加上略悲剧的结尾,是很多书能够得奖的原因之一,班银海显然是比较明白这些的。

班银海的这篇小说看起来不如华筝的,没有那么惊艳,不过班银海的小说胜在四平八稳,里面各种小说技巧地掌握达到了一个特别高的程度。

正因如此,班银海的这篇小说才刚出现就被许多人追捧。

“比起华筝的小说,班银海的有一种真正传统小说的意思,里面对各种小说文学技巧的掌握,让人看到了什么叫做学院派,这次年度作者大赛的所有作者里,班银海就是其中最能够看到文学理论基础的,这点无可更改。”

“又是一篇好的小说出现,让人更加相信之前说大家过于忽视班银海华筝的说法。”

班银海的小说出来之后,他和华筝两人的确引领了一阵讨论潮流,有些激进的人甚至已经开始说李阔小说其实并不如这两人。

在这个时候,李阔书迷们反而没有生气,而只是有一些期待,期待李阔能够用自己的小说来反驳这些观点。

于是,他们反而是李阔越被人说他们就越期待。

李阔的最后一个作品是什么

现在,这已经是许多人都期待能够尽快得出的答案,大家隐约感觉李阔会用一个大作来结束这个大赛。

第四六九章新书预热依然传统小说

“李阔会写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个问题盘旋在很多人的脑海之中。

现在华筝和班银海都有了一点崛起的迹象,正在找回昔日的荣光,而且他们曾经的拥趸者们也逐渐回来了,有一些李阔黑或者是别有目的的人,此时也会在这件事情上借题发挥,让更多的人开始黑李阔反正他们在华筝班银海这件事情上,找到了攻击李阔的一些黑点。

李阔的书迷们当然是有一些话说的。

“难道当初李阔写出来的许三观卖血记是假的吗他之前的变形记是别人写的说真的,华筝和班银海的新小说的确还算可以,但是比起李阔的这两篇小说,基本上还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吧”

这的确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李阔搬上来的这两篇小说毕竟是前世那个时空里的经典,所以肯定是要比班银海以及华筝的好了不少,现在他们一时间头脑发热就开始夸华筝和班银海,并且觉得李阔不行了,这肯定是没有多少道理的。

所以,这个反击其实也比较有力度。

不过别人也有一大堆话等在这里呢

“的确是这样但是你也应该想一想李阔现在身上的光环在招商大会上,他出尽风头不假,多少赞助商都说了只是支持李阔,这几乎是年度作者大赛的第一次,对于这样一个作者,难道对他要求高一些,不应该吗而且这还是最后一个月的作品”

两方之间开始争吵,只不过现在李阔的书迷肯定是占据上风的,并且哪怕不是李阔的书迷,也能够搞明白这件事情孰是孰非,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支持李阔。

所以在短时间之内,李阔这一派暂时占据了上风,只不过这个上风也需要李阔的新书作为支撑。

李阔的新书到底是什么

包括了李阔的书迷他们也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李阔最后一个月的书是在经过慎重挑选之后才决定的现在的李阔在找自己要写的小说或者其他作品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才行。

这其中有一点就是他觉得自己不应该继续在中国这边写外国小说,所以他最后的收官之作肯定应该是中国小说,中国小说经典的多了去了,但是他必须从中挑出最适合的其实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李阔在千挑万选之后才选出了自己觉得最适合的。

经过之前的谈判之后,李阔和叫做“新阳文艺出版社”的出版社达成了协定。

其实这一次,李阔的新书即将出版,有很多的出版社都盯着呢,而且是很早之前就和李阔联系了。

李阔和邹品清两个人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到底哪个出版社比较合适。

其实兴东出版社和李阔他们也合作过那么几本书了,大家也比较有默契,很多事情操作比较纯熟,如果只是用来继续出版李阔的小说那肯定是可以的

但李阔和邹品清两人之前也商量过,觉得就是不能老是把所有的利润都给一个出版社,那样会让其他的人不爽,最后有可能会被群起而攻,所以李阔他们这次还是打算都把利益匀一匀,把一些利益给其他的出版社。

这样一来,他们手头上就有几十家出版社可以挑选,这些出版社都是相对来说比较有实力也拿得出诚意的。

最后他们选择了新阳文艺出版社,这是一个坐落在中海的出版社,他们给出的条件也相当丰厚直接花200万买断李阔新书的出版版权,不过之后还会有利润分红,利润分红也还是能够达到30,这个数字的确特别优渥。

这种合同如果是其他的作者,其实真的完全不敢想象,因为实在是太大太丰厚了,但是这个合同放在李阔的身上却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可是李阔是几本小说都创造了销量奇迹,而且还是利润口碑同时大胜的销量奇迹的李阔。

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