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里,李阔开始专心的写万万没想到的剧本,他只是在写的过程中尽量考虑拍摄时候的感觉,但是肯定不会有专业编剧写出来的那么好,现在只能说是凑合。
因为脑袋之中毕竟有着万万没想到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只是把这些细节誊写出来其实并不是一件工作量很大的事。
所以李阔的速度很快。
也只是刚刚过了一周,李阔就把万万没想到第一季的每一集都写了出来,写在了本子上。
现在也就到了李阔和肖启凡他们商量下一步的时候,之前李阔和肖启凡说的就是给自己一段时间,让自己能够在家里闭关写东西,而现在需要交差。
这段时间虽然李阔在写东西,但是中间他和肖启凡还是完成了股权变更,并且公司也改名字了。
股权变更也就意味着李阔真正加入到了这个公司之中,之前他和肖启凡说的话现在也开始兑现,此外,李阔在这段时间也和肖启凡完成了改名。
最开始的时候,肖启凡想把他们的公司名字称之为“阔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但是李阔总感觉这个名字有点怪怪的
虽然说这名字已经同时兼顾了他和肖启凡的名字,可是这样的两个人名字写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总给人一种搞基的感觉。
而且李阔也感觉这个民资好像是有点与影视之类的东西不太沾边,于是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李阔还是拒绝了肖启凡最开始的提议。
两人经过一番友好的磋商之后,最终还是确定了一个名字,名字有点大众化,但好歹听起来像是一个电影制作公司了公司的名字叫做焰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确这个名字并没有特别高大上清新脱俗,但李阔觉得比之前的阔凡要好一些。
很快,李阔的本子就摆在了肖启凡他们所有人眼前。
虽然说这并不是一个相当专业的剧本,但对于肖启凡这样的人来说,反而是李阔这样带着一点小说味道的叙述鼻角对胃口:毕竟他也并不是导演出身。
然后,大家果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我叫王大锤”
开场这个名字,就把看本子的几个人都给雷倒了:这是什么破名字谁会叫王大锤的
不过,也不得不说,就是这个名字,也就吸引了他们的一部分兴趣。
李阔好整以暇,并不急着看到他们的反映,李阔只是就着一杯茶一口一口地喝着,毕竟他对这个东西还是有信心的。
第二四七章万万没想到
李阔的剧本写作的确很不规范,很多东西并没有达到剧本的要求。
但是他还是能够把故事讲清楚,还有把好笑的地方都能够讲明白,让大家知道他的这个剧本打算卖什么东西。
然后,第一集的剧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很奇怪的东西。
这个时空里并没有星爷那样特别强烈的无厘头的概念,所以他们对这种感觉说不上来应该怎么形容。
想了一会儿,应该是属于荒诞的感觉。
的确这个第一集很荒诞。
这个时空虽然没有正式可以替换另外一个时空里无厘头那样的用词,但是类似的概念并不缺乏。
所以他们差不多也弄明白了。
这是一个很荒诞的剧本,不过,中间的确能够产生笑点。
尤其是稍微想象一下那个画面
而且这还很符合中国的文化。
要知道,这个时空的中国,虽然电影工业什么的要更强一些,但整体上依然还是良莠不齐的状态,依然有许多苦兮兮的剧组,依然有很多五毛特效的东西在污染视线。
所以这种东西出来,应该是可以吸引到很多人共鸣的至于里面的那些搞笑的部分,拙劣特效的感觉应该也能弄出来,到时候应该也会很搞笑。
只不过,这种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看着好笑的东西未必拍出来也真的好笑,而且这些内容并没有达到让人一下子就觉得精妙绝伦,恨不能笑破肚皮的地步。
但有一点是他们不得不承认的:这个方法实在是太新颖了这种不到十分钟的小短剧,而且采用这样的叙述方式,想想到时候那种快节奏的东西出现在屏幕上就会觉得很好玩。
“我觉得可行”
看了一会儿之后,肖启凡就微笑着说道。
他现在对李阔甚至有一种盲目的相信,仿佛李阔的东西就一定会火起来,一定就能够让人开怀大笑一样。
而且李阔这个本子也的确不错,反正他是觉得能够想象得到那种笑点了。
“我也看完了,但我现在有一个疑问,想问一下。”说话的是之前肖启凡公司里的编剧。
肖启凡他们之前实行的是编剧坐班制度,就是他们并不和编剧进行外围合作,而是直接让编剧来坐班。
他们之前一共有坐班的5个编剧,这个是他们编剧组的老大,名字叫艾玉林。
李阔这个东西,和他们真是利益相关。
毕竟他们编剧是要拿出作品来的
而且,理想状态之下,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挑起大梁,证明自己的能耐,然后才能够得到这种创业公司的期权,这将来会很值钱。
还是他们之前制作的网剧,现在有些反应很平淡,甚至几乎是没有多少反应,让人感觉就是浪花都不起一朵。
当然,艾玉林他们的说辞是天然存在的:因为之前公司没有下大力气去宣发,拍摄仓促什么的
但现在他看到李阔的到来,看到李阔的本子,这心里的危机感也一下子就冲上来了。
所以他现在也不自觉地产生了要阻止李阔这剧本的想法虽然他也感觉这剧本似乎还挺不错的。
“你说吧”李阔说。
“嗯”艾玉林点点头:“这种东西会不会有点太恶搞了其实大家不一定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