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78(2 / 2)

至于国内反间谍机构,则交由国土安全局负责。

陈静南听出了李卫国的意思,立刻道:“陛下,臣等建议在国内大肆搜捕欧美各国的间谍成员,然后跟他们进行交换间谍,营救出中华神盾局被俘的特工人员。”

李卫国微微一笑。说道:“朕的确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从海外的情况来分析,最近欧美各国陆续抛出了东方威胁论,相信有幕后推手导演。帝国的国际形势看起来平和安宁,实际上暗流汹涌,一旦让欧美各国取得一致意见来对抗帝国,那么帝国将会被全世界孤立。”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除了因为西方世界对中国军力迅猛提升的担忧,还有就是违钞问题。目前整个欧洲已经被违钞充斥着。不仅仅是英国货币贬值英镑缩水接近一半,其他欧美国家也不同程度货币贬值。

为了发展中国工业建设、国防建设,以及快速提升中国公民的生活、医疗和教育水平,李卫国可以说不遗余力的大肆印发违钞。然后在欧美各国套现黄金、白银回国。无形中造成整个欧美世界金融动荡,经济危机变得越来越频繁,随着英国警方破获第一起违钞交易案,种种迹象都指向中国。尽管英国人没有确凿的证据,可是他们也会暗中使绊子,透露给欧美其他国家政府。于是欧美各国政府加强了对中国输出违钞的监管力度,同时各国厚黑的政客们少不了要把经济倒退和经济危机的全部责任都莫名其妙的指责给中国,造成欧美各国人民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差。

一个国家想要不断发展,绝不可能离开全世界的市场,就连日后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也不得不跟全世界各国进行贸易才能维持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后世的中国更是改革开放才摆脱贫穷落后。

因此,如果被欧美各国孤立,那绝不是好消息,对中国经济发展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比如,中国的特效药暴利,一旦全面放开出口限制,整个欧美各国消费这种特效药,将为中国赢得堆积如山的财富。可一旦被欧美各国孤立,那么特效药的海外暴利就不存在了,甚至欧美各国直接仿制生产,中国在这方面的损失就更大了。

特效药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还有很多可以大量赚取外国财富的民营商品,军工产品,甚至中国也需要进口一些必要资源,比如石油,再比如制造舰炮炮管必须的镍资源,如果被孤立,那绝对大受影响。

不过,中国的大部分官员们却没有李卫国的这种担忧,他们深受上国的传统思想影响,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就算被孤立也无所谓。

就连吴庸、陈静南这些智者,这些年来随着中国日益强大起来,很多技术都领先欧美,他们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和高傲了,并不愿意跟欧美合作。

只有李卫国清楚,中国在人才方面的培养才刚刚起步,欧美各国却领先几百年了,人才创新能力强大,中国虽然人口基数大,人才增加速度快,但只是在模仿欧美现有的科学技术,若轮创新能力则还差一大截,就连后世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三十年之后才偶尔出现几个有创新的人才,可见这个教育差距之巨大,需要长久积累才能爆发。

所以,基于这些原因,李卫国还不想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的敌人,在中国没有完全强大起来之前,中国还需要全世界的帮助。

“朕准备暂停在欧美的一些行动,暂时缓和一下跟欧美各国的关系。在这期间,你们必须抓住更多的间谍,尽快将我们的被俘特工换回来,否则若是让欧美国家掌握了我们的把柄,整个世界都会大乱的。”

见李卫国如此重视,吴庸、陈静南等大臣们也不敢违背。

“臣等不敢懈怠”

这次会议之后,中国警察和国土安全局在全国境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反间谍行动,破坏大量欧美各国间谍机关,抓获数百欧美间谍和数千为欧美工作的中国公民,顿时震惊全世界。

当然,欧美各国也在严打中国间谍,双方顿时展开激烈暗战。

好在李卫国下令撤走了大批中华神盾局特工回国,损失并不大,倒是抓捕了大批欧美各国间谍,这将为日后双方交换间谍创造了条件。手机用户请访问

第306章前无畏时代降临

随着德国首相俾斯麦访华,全世界的眼球迅速转移到了中国。

这是几千年来,欧洲第一位首相级别的大官访问古老的东方帝国,将成为东西方政治交流的导航灯。

李卫国在皇宫接见了俾斯麦,并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李卫国为俾斯麦介绍了中国的国情、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取得的巨大辉煌成就,俾斯麦感到震惊和羡慕,表示德国也要追随中国的经济建设模式,发展德国经济。

随后,俾斯麦也向李卫国介绍了德国的国情、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并转达了德皇威廉一世对李卫国的亲切问候,附带还有一封新笔信转交给李卫国。

晚些时候,李卫国在皇宫设国宴邀请俾斯麦以及德国访问团成员,各国大量记者获准进入宴会现场进行拍照和报道。

第二天,中国三省六部大臣先后接见了俾斯麦及其德国代表团一行人,双方展开交流。

对于俾斯麦来说,重点在于政治意义,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他觐见中国皇帝李卫国,得到了李卫国的点头,原则上允许德国采购中国的各种高科技产品和引进相关技术等。

这其中对于目前的德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引进中方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

这一次访华,俾斯麦带来了庞大的德国随行人员,都是德国著名的财阀掌舵人,他们一起访华,重点就是跟中国各大企业、工厂进行商业和军事合作。

尽管中英第四次雅片战争已经结束,表面上和平了,但实际上英国在处处防备着中国,暗中使绊子影响欧美各国不跟中国进行贸易合作,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暗指中国制造违钞扰乱欧美经济,很多欧美国家都信了,只是没有证据罢了,但却可以不跟中国进行商贸合作。

而俾斯麦率领德国财团们访华。却帮助中国重新打开欧洲的大门,将德国变成二级分销商,将中国商品向欧美各国销售。

这需要互惠互利,所以李卫国才会原则上同意德国财团采购中国的各种高科技产品和技术。

兵部、礼部和工部是最忙的。因为德方向中国兵部提出了大量的采购清单,包括先进的火炮、战舰、潜艇、军用卡车、水镭、地镭、鱼镭等。而德国民间财团则纷纷向中国礼部的膳部司卫生部、中国工部的工部司建设局、屯田司农工商部洽谈从中国进口医药、医疗卫生器械、高强度精良钢材、石油化工产品、茶叶、瓷器、丝绸等中国著名的商品。

中方在向李卫国请示后,最终同意和德方签署总价值5500万金马克约合人民币2750万的军购大单,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向德方陆续供应清单上的武器和装备。

首先是德国陆军采购清单,重点是155毫米50倍径的陆军重型加榴炮108门。单价112万人民币门。

目前德工还无法加工155毫米口径50倍径的高温高膛压加榴炮炮管,乃至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有这个技术能力,需要中国的特种钢材,以及万吨级水压机和精密车床才能加工出来。

同时,中国神策军陆军使用的155毫米重型加榴炮所用的一体式炮弹,也是德国